中国海军两次警告射击,日媒爆料凉月号驱逐舰擅闯中国领海事件
2024年7月,日本海上自卫队“凉月”号驱逐舰在中国东海实弹演习期间接近演训海域,连续收到中方多次警告后仍未撤离,中国海军随后实施两次实弹射击。
舰艇短暂停留后离开,事件未被公开。直到一年多后,日本多家媒体突然披露相关细节,涉及人员高达218人被追责,多位高层引咎辞职。
媒体选择此时曝光,引发外界关注。这起沉默一年多的事件,为何突然被翻出?
日舰闯入中国领海,中国海军实施两次实弹射击将其逼退
中国东海浙江省外海域,是中国海军划定的实弹演习区域,官方早已发布禁航警告。可2024年7月,一艘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凉月”号导弹驱逐舰进入相关海域。该舰配有“爱国者-3”导弹和FCS-3相控阵雷达,任务为在国际海域监视中国演习。
然而,它的航迹却诡异地偏离了轨道,直指中国领海。该舰长,是一名刚刚上任两个月的新指挥官。或许是初生牛犊,或许是另有图谋,他似乎对前方的危险浑然不觉。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凉月”号导弹驱逐舰进入中国领海
中国海军通过无线电先后七次发出警告,要求日舰改变航向,均未收到回应。
“凉月”号的舰桥上,气氛想必是紧张的。但它依旧像一头执拗的公牛,埋头冲向那条无形却神圣的红线。就在它即将越界的瞬间,一声沉闷的巨响划破夜空!
中方执行警告任务的,据信是素有“航母杀手”之称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其装备的AK-130毫米双联装舰炮,是世界上火力最强的舰炮之一。
中国海军实施两次实弹射击 资料图
中国海军随后进行首次警告性射击,炮弹落入“凉月”号附近海面。执行射击任务的疑为“现代”级导弹驱逐舰,配有AK-130毫米双联装舰炮。尽管警告明显,“凉月”号仍继续前行,进入中国12海里领海线,距离海岸仅22公里。
中国海军随后进行了第二次更为靠近的警告射击。据报道,“凉月”号在中国领海内停留约20分钟,其间一度与后方失联。最终,该舰撤离相关海域。
事件发生后,中方立刻通过外交途径向日本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日方给出解释并道歉。
东京方面给出的“非正式”解释,听起来像一个蹩脚的笑话。他们声称,这是一次“技术性失误”。
理由是舰上的电子海图系统,一个关键的开关没有被打开,导致舰员未能看到领海分界线。
这个说法,无异于对现代海军专业素养的公然侮辱。

一艘担负敏感监视任务的先进战舰,在拥有多重导航系统、并已收到对方七次无线电警告和两次实弹炮击警告的情况下,会因为一个“未打开的开关”而迷航?
这显然是欲盖弥彰。
日本内部的反应,远比这个借口要诚实得多。
事件引发了防卫省和海上自卫队高层的剧烈恐慌。
那名“不知道”自己闯入禁区的舰长,于同年9月被迅速解职,罪名是玩忽职守。
一场问责风暴席卷了自卫队高层。
时任防卫大臣木原稔,以及包括海上自卫队最高长官——幕僚长酒井良在内的五名海自最高干部,连同其他人员,总计218人受到了严厉处罚。
日本防卫省称已撤换舰长 媒体报道截图
酒井良更是引咎辞职,为这场失控的冒险付出了职业生涯的代价。
日本政府将调查报告列为机密,对警告射击的关键细节更是讳莫如深,试图将这起奇耻大辱彻底掩盖。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
一年多后的2025年8月,日本共同社、《朝日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突然援引“外交消息人士”的话,将“中国海军两次警告性炮击”的惊人细节公之于众。
这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日本政坛。
为何选择此时爆料?答案直指日本国内暗流涌动的政治斗争。
这被普遍解读为,是针对当时支持率低迷的现任首相石破茂的一场政治攻击。
图为日本首相石破茂 资料图
石破茂相对缓和的对华政策,早已引起党内亲美强硬派和军方势力的不满。

他们选择在此时抛出旧案,就是要制造舆论压力,破坏中日关系,将石破茂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同时,在日本经济低迷、美日贸易协定又引发国内不满的背景下,炒作“中国威胁论”,也是煽动民粹、转移国内矛盾的惯用伎俩。
这一系列操作,将日本政府内部的矛盾与分裂,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面对日媒的爆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则显得从容、坚定且有理有据。
他重申,外国军用船舶进入中国领海,必须经过中国政府批准。对于未经批准的闯入者,中方会依法依规处置。
无论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沿海国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非无害通过的权力,还是中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的明确规定,都为中国的果断处置提供了坚实的法理支撑。
中国的应对,堪称教科书级别。两次炮击,打得准,却不打中。
这既展示了中国海军日益精进的火控技术和专业能力,也体现了避免事态失控、管控危机的克制与智慧。
这种“威慑与克制”并存的模式,清晰地向外界宣告:中国的“口头驱离”时代已经过去,“武力示警”将成为捍卫主权的新常态。
曾几何时,日本海上自卫队凭借单舰质量和与美军协同作战的经验,在东海拥有心理优势。
但如今,中国海军在舰艇数量、总吨位、垂直发射单元和反舰导弹射程上,已经实现了全面超越。
此次事件中,中国强大的区域监视网络和快速响应能力,彻底终结了日本长期以来奉行的“模糊挑衅”战略。
日本一些专家也不得不承认,所谓中国海军“低技能”的陈旧观念早已过时,其装备和训练水平,已对日本构成实实在在的挑战。
这一炮,不仅打退了“凉月”号,更打醒了那些依然沉浸在旧日迷梦中的人。它毫不含糊地为所有潜在的挑衅者,划下了一条清晰、明确且不容逾越的“红线”。
炮声虽已散去,但它在东海上空激起的涟漪,仍在长久地震荡。一个依赖口头抗议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个用实力和行动捍卫核心利益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