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20岁的小文(化名)抵达马来西亚开启留学生涯。
3月22日下午2时许,远在山东的母亲收到小文发来的信息,小文称有上海那边的警察给她打电话,说她参与的一次诈骗导致一名老妇人失去了生命,需要她配合调查。母亲提醒小文谨慎,大概率是电信诈骗,不要轻易听信。
22日傍晚6时许,父母发现联系不上小文了。当晚10时许,他们从留学项目那边的老师打听到有一名学生从39楼上跳下,让他们买最快的航班过去确认。
后来他们从女儿的遗物中发现,早在3月18日,小文就已经接到这名假警察的诈骗电话,并在此后被对方以手机软件等方式实时监控其行动,要求其尽快支付25.8万元的“自证金”。
8月18日,潇湘晨报记者从小文家属处获悉,山东诸城市公安局已就小文被诈骗一案立案。
图为小文
“她知道拿不出这笔钱,又害怕去坐牢”:假警察既关怀又威胁,要求女生支付25.8万元自证清白
小文的父亲李先生告诉潇湘晨报记者,2024年高考后,小文的成绩不太理想,一家人便想到让她去国外念本科。他们先是通过诸城市方正教育机构联系上了一个学校,临近开学时被告知该学校学生没招够,临时转至山东艺术学院。
3月22日下午,小文和母亲说,上海虹口区一名叫杜锋的警官联系她,说她是一个犯罪集团的重大嫌疑人,她说自己不是,这名杜警官就发来一张有犯人被关押的照片,说她是被同伙供出来的,她贩卖信息,导致一个老妇人被诈骗高额钱财,老妇人承受不住自杀了。小文称自己不认识照片上的人,对方表示听了解释后相信她,但需要她先交一笔25.8万元保证金自证清白。在沟通过程中,小文会给母亲发去对方给的相关文件,但马上就撤回,说签了保密协议,不能外发。
更多细节是小文坠楼身亡后父母赶到马来西亚整理遗物时才知道的,比如小文3月18日其实就接到了对方电话;他们让小文在手机上下载一个软件,通过软件实时监控小文的动态。
除了一名叫杜峰的假警察,还有一名自称检察官的人联系过她,以理解她、相信她的口吻,表示他们都是冒着被撤职的风险在帮她处理,与此同时警告她将面临跨国追捕和监禁,她必须尽快缴纳保证金。小文十分恐惧,又担心连累家人,最后选择自杀身亡。
“她知道拿不出这笔钱,她又害怕去坐牢,她就是精神崩溃了。”李先生哽咽道。
小文(左)和母亲合影
学校和警方回应:有老师在负责处理;诸城警方以女生被诈骗立案
8月19日,潇湘晨报记者就此事致电诸城市方正教育机构,工作人员表示其机构只负责咨询、对接,不负责具体出国留学项目。
据山东艺术学院官网发布的国际本科项目招生简章,学校有“艺术本科2+2项目”(国内两年加国外两年)和“国际本科1+3/4项目”(从第二年起达到出勤要求且测评达标,赴马来西亚或韩国继续就读本科专业课程)。
8月19日,该留学项目咨询电话接听人员告诉潇湘晨报记者,在国外留学阶段,当学校会负责帮忙对接学校、申请学校,后期实际住宿等方面的生活问题都可以咨询。参与该项目的学生是山东艺术学院的国际本科生,第一年会给学生颁发学生证,但学生不会有学籍,“只有统招生才有学籍,出国的都没有。”
对于小文一事,该工作人员表示,此事有专门的老师在处理,其不了解详细情况,“她住宿都是自己在找,不是学校这边找的。”
潇湘晨报记者也多次致电小文家属提供的学校相关负责人联系方式,未获接通。
李先生提供的一份立案告知书显示,诸城市公安局在4月就小文被诈骗一案已立案。不过目前尚无结果。8月19日,潇湘晨报记者从诸城市公安局获悉,此案目前系反诈中队在处理,进展尚不便告知。
“我们实在受不了了,就是想快点结束这个事情,到现在都没有任何结果。”李先生表示。
假警察杜锋与小文的对话纪录
留学生频繁遭遇电诈,被骗期间通常会被对方通过软件实时监控,大使馆发布提醒
潇湘晨报记者注意到,此前媒体曾有过多则关于中国留学生遭遇诈骗的报道。
三联生活周刊2024年1月报道,上海市反诈中心曾对2022年以来涉及的境外留学生被骗案件分析,发现受害留学生平均年龄仅为22岁,最小的仅17岁,年龄段主要集中于“00后”,“出境到首次被骗”的最短间隔时间为1天。
北青深一度2025年1月报道,多名受访的学生提到,诈骗团伙实施诈骗的过程会持续几周,甚至数月。对方会在建立信任之后,一步步达到“变现”的目的。
据受访对象讲述的受骗过程,对方先是称其名下的电话卡涉嫌诈骗,并强调情况紧急,会威胁到他们的学业和前程。这让他们决定继续配合,渐渐进入对方设计的剧情。他们会被要求下载软件,被远程实时监视,同时对方又表现出“关怀”渐渐赢得他们信任、对他们进行精神控制,在逮捕的威胁下慢慢“变现”。
三联生活周刊2025年5月报道的一名在丹麦留学被骗上百万的受访对象称,自己在2024年11月接到一通自称是中国驻丹麦大使馆的电话,对方称她的个人信息被泄漏,要向上海虹口市公安局报警才能解决。受访对象出于对“个人信息安全”的警惕,而一步步走进对方的电诈骗局,被实时监控4个月累计转账上百万元。
事后受访对象收到朋友的善意提醒“你太天真了,根本不知道遇到这个事,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但这也是骗子会跟受访对象说的话,“你太天真了,根本不知道面对这个险恶的社会,到底应该做什么”——骗子的剧本一直在升级。
2025年8月2日,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发布暑期安全提醒,其中提到,要警惕陌生来电,“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领馆、国内公检法机关或马来西亚政府有关部门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事人涉嫌‘洗钱’、涉及刑事案件或需领取包裹或文件,更不会以‘支付保证金’等理由要求当事人提供银行账户信息或转账汇款等。遇陌生可疑来电,请务必保持警惕,及时挂断并向马警方或使领馆反映核实。如不慎被骗,请冷静保留证据,第一时间通知账户银行冻结汇款,并尽快向马警方和国内户籍地公安机关报案,尽可能挽回损失。”
家属称事发时留学项目校方服务还未结束,律师解析校方是否应承担责任
李先生向潇湘晨报记者提出,当时女儿还未入学,学校提供的服务还未结束,是否应负有一定责任?
山东艺术学院官网发布的国际本科项目招生简章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凯:从报道内容来看,该留学项目宣传称“实时跟踪”“行前指导”“定期与家长沟通”,但实际留学生在境外后缺乏有效安全防护与预警。如果能证明学校或中介在宣传与实际服务之间存在重大差距,家属可考虑通过民事诉讼追究其合同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
家属与学校、中介之间有留学服务合同关系,招生简章、宣传资料、缴费凭证都可视为合同内容。如学校的招生简章中明确承诺“行前指导、留学签证办理、全方位服务、建立学习档案、实时跟踪、与家长沟通”,这些表述可能构成合同义务或至少是合同附随义务。如果实际执行中学校完全没有履行“实时跟踪”“及时沟通”的承诺,家属可以主张其存在违约行为。
此外,如果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致使受教育人受到人身损害的,应承担侵权责任。若能证明校方对其学习生活有持续管理、监督责任,招生简章强调“实时跟踪掌握学生情况”,那么法院可能认为学校对学生境外安全负有一定注意义务。
小文被诈骗案并非没有犯罪主体,而是需要时间、技术、国际协作的综合推进。结合我国公安机关近年来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的实践经验及本案具体情况,小文被诈骗案的调查结果存在明确的法律依据和现实可能性,并非不了了之。
家属如果想维权的话,有哪些权益是可以争取的勒?对于留学生们警惕这种类似的电诈,有什么建议不?
刘凯:结合目前的新闻情况,家属的维权主要有三个可能方向:
一是,向学校留学项目追责。学校和家属之间存在一定的合同关系(留学服务协议、招生简章承诺)。如果宣传中写明“全方位服务”“行前指导”“境外全程服务”,但实际未提供或严重不到位,家属可主张违约责任。如果能证明学校、中介存在重大疏忽,如未尽到必要的安全提醒、风险防范义务,则可尝试以侵权责任维权。
二是,追究教育中介的责任。教育机构如果未取得资质或超范围经营,家属可向教育主管部门投诉,要求查处。可主张中介因虚假宣传、未履行应有服务义务,对后果负有部分责任。
三是,小文被诈骗案侦破后,家属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单独民事诉讼,要求诈骗分子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结合“小文案”的诈骗手法,总结留学生防骗的核心是“不要怕公检法吓唬、不要交保证金、不要装软件、不要独自承受”。具体来说:
一、牢记公检法机关不会远程办案。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视频让你“协助调查”。不存在“保证金自证清白”,一旦听到这类要求,100%是诈骗。
二、绝不下载陌生软件。诈骗分子常以“远程取证”“保密沟通”为名,要求下载APP。一旦安装,对方就能实时监控,受害人会陷入完全受控状态。
三、保持与家人、学校畅通沟通。遇到可疑情况要第一时间告诉家人或留学办老师;不要因为“签保密协议”就隐瞒,诈骗团伙就是利用孤立感下手。
四、记住大使馆提醒。中国驻外使领馆不会通知“你涉嫌洗钱诈骗”,更不会要求转账;出现此类电话,应立即挂断,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五、建立心理防御机制。很多留学生被骗不是因为“贪钱”,而是被“恐吓+伪关怀”控制情绪。学校、家长应提前给学生做心理教育,让他们知道:宁可信其有的“危险”,也不能随便交钱或服从陌生人控制。
潇湘晨报记者 吴陈幸子 实习生 曹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