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8图说明! 中国年轻人得了“首尔病”?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中国年轻人得了“首尔病”?

中国年轻人得了“首尔病”?

观察者网底线思维

图为韩国首尔街头

" 首尔绝对不是完美城市,但它把人的感受缝进细节里,让你一边骂垃圾分类好烦,一边却默默怀念它的秩序与温柔。最后还是甘愿患上首尔病,因为这种温暖的城市病,根本不想治愈好吗?"

看到这段话你是不是有点摸不着头脑," 首尔病 " 是什么病?咋就得这病了?

9月16日,韩国三大电视台之一的 KBS 播报了一条关于 " 首尔病 " 的新闻。主持人在节目中称,这是一种在中国年轻人中流行的 " 疾病 ",指的是去韩国旅游后归国,仍对首尔念念不忘,以至于感觉自己像是得了严重的思乡病。具体的病症夸张到,光是看到手里存储的首尔天空的照片和路边摊的照片就会忍不住想哭。

KBS 报道 " 首尔病 " 的视频截图

为了证明 " 首尔病 " 确实存在,节目还特意播放了几段中国网友制作并上传的 " 首尔病 " 短视频:在仁川机场因为即将离开韩国而悲伤哭泣的中国女性自拍,配上悲伤背景音乐的首尔夜景录像短片。一位中国出身、就职于韩国某证券的名叫崔设华的研究员在节目中一本正经地说:" 我没想到这么受欢迎,确实抓住了新的趋势。"

三天之后,韩国三大电视台中剩下的两家—— MBC 和 SBS 也迅速跟上,对 " 首尔病 " 在中国年轻人中的风行做了报道。相较于 KBS 将 " 首尔病 " 和中国人的赴韩旅游热情直接联系起来,MBC 则认为这是由 K-pop 引发的文化韩流带动的旅游韩流。任何在韩国旅游的片段,不论是吃吃喝喝,还是看风景拍照,都能被狂热的中国游客用手机记录,然后当作炫耀的资本分享到互联网上。

而 SBS 选择剑走偏锋,进一步扩大 " 首尔病 " 的解释范围,首次将中国游客和中国留学生同时纳入了 " 首尔病 " 的发病范畴。报道认为,这些中国人离开韩国后回归的日常生活过于平淡且空虚," 首尔病 " 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旅游后遗症,蕴含着他们对韩国社会和韩国文化充满理想化的憧憬。

之后,韩国媒体开始集体跟进,对 " 首尔病 " 进行大规模播报,言之凿凿地说 " 首尔病 " 在中国的年轻人中十分风靡。正值9月29日韩国对中国团体游客施行免签入境,又刚好碰上十一国庆长假,媒体预计赴韩旅游的中国公民数量会大幅增加。这波炒作原是为提振韩国旅游业所做的预热,只是在韩国媒体习惯性的添油加醋下,逐渐演变成了论证 " 中国年轻人对韩国的一切从文化到社会全方位的热爱 "。

中国年轻人得了“首尔病”?

在此背景下,关于 " 首尔病 " 的报道方向逐渐偏离为韩国旅游业造势的原意,开始扭曲成为韩国媒体弘扬韩国文化的外宣。

韩国教育广播公司 EBS 在一档名为《Evening Special》的节目中,用英文向全世界宣传," 首尔病 " 在中国各地蔓延,中国游客从首尔旅游回来后,在韩国流行音乐和韩流文化的推动下,对韩国的喜爱已经从普通旅游进化成为深入的情感体验,并称 " 首尔病 " 一词已经成为了中文互联网的热搜。末了,两位主持人在节目结尾处还不忘 " 提醒 ",大量涌入的中国游客可能会产生不文明的行为,这让人担心会对当地的居民产生何种影响。

EBS 报道 " 首尔病 " 的视频截图

先说结论," 首尔病 " 并非是韩国媒体的自造词,它在中文互联网上确实存在,但真实的含义、适用范围和使用语境跟韩国媒体的报道天差地别。而在传播度上,也算不上流行,仅是在特定圈子内有一定的讨论量。

" 首尔病 " 一词最早的使用人群是一部分韩国流行文化爱好者,因为喜欢韩国的电视剧、明星偶像而对韩国产生了一定的向往。前往韩国首尔的电视剧取景地朝圣、听现场演唱会或打卡明星曾经到访的街边小店,是他们一种追星的方式,期待同偶像产生某种情感上的联结。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并不是对韩国才有的特例,例如动漫爱好者造访日本也会给自己安排去原画取景地观光和秋叶原的游览。

近些年,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一部分韩国流行文化爱好者在旅游归来后,会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同其他人分享自己在韩国的旅游感受。通过与偶像所处同一地理空间而产生的联结就这么断开,心中便涌上了一股虚无之感,迫切地需要抒发。所谓戒断而生的 " 首尔病 " 就这么被创造了出来,它所指向的浓烈情感依托于粉丝和偶像,而非游客和旅游城市。因此早期中文互联网上的 " 首尔病 " 小视频,大多都是网友在韩国旅游的随手拍,传播范围也非常有限,属于小圈子的自娱自乐。

后期陆续出现过一些其他类型的 " 首尔病 " 视频,比如表达自己在首尔街头感到前所未有的自在和幸福。本质上,这种感受仍然是偶像滤镜下的 " 光晕效应 ",因为喜欢一个偶像,所以连带着喜欢他生活过的城市。其间,一些过度吹捧韩国社会发达的留学中介和 MCN 账号也加入进来,他们对于 " 首尔病 " 背后的情绪源泉并不了解,只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曝光,才带上了 " 首尔病 " 的标签——正是这部分视频被韩国媒体精心挑拣出来,作为宣扬中国年轻人热爱韩国的证明。

标准 " 首尔病 " 视频,在汉江公园荡秋千

" 首尔病 " 真正的走红起始于一个荡秋千的短视频,创作者上传了自己在韩国首尔汉江公园玩索道秋千的视频,配有非常感伤的背景音乐并打上了 " 首尔病 " 的标签。

由于视频呈现出的效果过于煽情,在破圈走红后被很多人吐槽纯属无病呻吟,迅速招致了诸多恶搞。网友们积极上传各种各样的荡秋千的视频,使用同样的悲伤配乐和标注 " 首尔病 " 的标签,如在深圳的公园荡秋千是 " 首尔病 ",按摩师傅吊起来给顾客踩背是 " 首尔病 ",一根火锅宽粉从筷子上滑下去也是 " 首尔病 "。韩媒口中的抖音过亿的播放量里,一大部分都是类似的恶搞桥段,并非都是抒发自己对韩国真情实感的迷恋。

中国年轻人得了“首尔病”?

在抖音上热传的 " 首尔病 " 视频,大都是这种搞笑创作

稍微说点题外话,韩国流行文化爱好者曾经试图捍卫 " 首尔病 " 一词的纯洁性,认为这些都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并不应该被其他人当作嘲笑的把柄。但长期处于对立状态的内地流行文化爱好者则趁势反击,昔日允许你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玩梗我的偶像,现在竟然不允许我玩梗你对偶像的矫情,真是双标。

双方经常为此在带有 " 首尔病 " 标签的帖文和视频下面爆发大战。但随着大量路人的涌入,目前," 首尔病 " 一词在中文互联网上基本已经被定性为无病呻吟的矫情,用于表达对崇洋媚外者的嘲讽。

历史上,这种 " 地名 + 病症 " 的造词组合,最出名的大概是 " 巴黎综合征 ",由心理学家发现,用以描述游客对旅游地点的浪漫幻想和实际的旅游感受完全不符而产生的强烈的落差感。多见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日本游客身上,当时的日媒不遗余力地将法国巴黎描述为浪漫之都,结果日本游客实地旅游后却发现并非如此,巴黎的卫生不好,基础设施老化,盗窃抢劫案件频发,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心理阴影。

韩国媒体关于 " 首尔病 " 的报道传回中文互联网后,很快就引起了更多的质疑。有网友感慨,这种梗也能上新闻,被其他人回复因为韩国没有什么好报道的。有网友调侃,其实 " 首尔病 " 是因为去过之后发现首尔太破,感觉钱白花了。

还有网友直接言明,青岛、烟台、威海和首尔在同一纬度上,环境、气候,都大差不差,还有很多的韩国企业,甚至连首尔爬坡,在青岛都能复刻,去韩国玩就是一次简单的旅游,没有必要强加那么多的滤镜。甚至有追星的网友现身说法,我只是思念自己喜欢的明星,和首尔这个城市没有关系。

中国网友在韩国媒体报道 " 首尔病 " 新闻下方的前排评论

9月26日,我国使馆发布赴韩游安全提示,其中明确提到,韩国多地时不时发生针对中国人的示威,提醒中国游客要保持高度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与其在舆论上制造中国热爱韩国文化、利好韩国旅游的错觉,韩国媒体如果真想拉一把韩国经济,倒不如脚踏实地地为中国游客赴韩旅游做一些切实可行的工作。最简单的,可以从减少反华报道、渲染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开始。

📸 范长江记者 李四光 摄
🚅 2024 年 4hu 最新地域网名大揭秘-你绝对想不到的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建东】据路透社报道,知情人士披露,特朗普政府正寻求国会批准向以色列出售价值约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包括30架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和3250辆步兵突击车。当地时间4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图源:视觉中国
中国年轻人得了“首尔病”?图片
👩‍💻 红猫大本营正式面向18岁以上玩家 开启无限欢乐之旅!(原标题:中国获全票接纳,“美国关门,中国敞开大门”)原创 熊超然 观察者网 上海► 文 观察者网 熊超然据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9月30日,第31次安第斯共同体(安共体)外长理事会例行会议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举行。会议表决一致通过决议,正式接纳中国为该组织观察员国。
📸 阿里·修森记者 贾德善 摄
🏭 如何去掉女性角色小内皮肤,才能更好展现身材线条?戏(原标题:特朗普威胁“惩戒”,印度决定“硬刚”)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31日签署的行政令,美国将从8月7日起对全球69个贸易伙伴征收10%至41%的“对等关税”。在白宫网站公布的列表中,印度的“对等关税”税率为25%,在主要经济体中属较高水平,高于欧盟的15%、日本的15%和英国的10%。
27快报corportaint(原标题:特朗普下令向波特兰派兵:必要时将动用全部武力)财联社9月28日讯(编辑 夏军雄)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应国土安全部长诺姆的请求,他已指示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向美国城市波特兰派遣所有必要的部队,以保护“饱受冲突影响”的波特兰以及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设施。特朗普表示,必要时将授权使用全部武力。
甘雨被盗宝团俘虏,拯救行动紧急展开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高祥 王晶 实习生 陈雨昕 马彩霞 汤琦轩 蒋姝怡 叶佳慧8月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侵袭郑州,“郑州暴雨”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网络热搜。当日下午,郑州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预计局部降水量将达150毫米。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13时将防汛应急响应由四级提升至三级,全市实行强制管控措施,立即停产、停业、停课、停运并暂停集体户外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