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前妻Kim通过网络平台发文,控诉李阳家暴女儿。李阳否认家暴女儿,认为是正常管教,且Kim的行为导致他遭受网络谩骂和经济损失,因此起诉前妻Kim以及平台侵权。
9月28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李阳及其代理律师周兆成处获悉,一审李阳胜诉。9月22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Kim公开道歉,并赔偿李阳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
对于一审判决结果,李阳对记者表示他感到很高兴,通过法律程序还了自己清白。记者同时尝试联系Kim,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应。
一审Kim未到庭参加诉讼、核对细节
记者了解到,李阳“家暴”风波已持续10余年。公开报道显示,2011年,李阳前妻Kim曾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曝光李阳对她实施家庭暴力。2013年2月3日,法院认定李阳家庭暴力行为成立,准予两人离婚,3个女儿由Kim抚养。2020年1月24日,Kim将两个女儿送回中国由李阳照顾。2021年8月29日,Kim在微博控诉李阳家暴其女儿。
▲2021年8月,Kim微博中控诉李阳家暴其女儿
2022年2月,Kim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李阳等人起诉Kim等人的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案,2021年底北京互联网法院已立案。当时,Kim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李阳通过简讯曾承认对女儿实施暴力行为,女儿也曾向警方描述过自己遭受暴力,是李阳自己实施的暴力行为损害了自己的声誉。Kim还称已经放下了这段经历,她当教师自己抚养女儿长大。
李阳诉前妻案法院一审判决书显示,Kim(中文名李金)未到庭参加诉讼。
关于Kim称李阳存在暴力殴打子女的言论是否构成名誉权侵权,法院认为,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Kim认为李阳的涉案行为属于对子女的暴力殴打行为,Kim应当举证予以证明,“在Kim发布的涉案博文附图中‘美国双语家庭’群内头像为李阳与她人合影的用户承认其存在打子女的行为,但经与李阳核实,李阳明确表示其没有‘美国双语家庭’群,群内该用户并非其本人,群内言论并非其发布,由于Kim未到庭对该截图来源进行说明,结合现有证据,无法认定李阳存在‘美国双语家庭’群所述的行为。”
▲一审判决书截图(部分)
判决书称,Kim发布的涉案博文后附有时长27秒的音视频,Kim虽未证明该音视频的来源,但该音视频与李阳提交的现场音视频内容一致,故对Kim发布的该段音视频的真实性法院予以确认。
法院指出,该段音视频可证实,李阳因教育问题与子女确实发生了言语及肢体冲突,但尚未达到Kim在涉案博文中所描述的冲突程度,Kim在涉案博文中指称李阳“野蛮地殴打我们的女儿”“她们却被自己的父亲袭击”“一个犯罪的人”“1.8米的男人殴打12和15岁女孩”“打一个12岁女孩的脸并撕开她的嘴唇”“重复施虐者”,该部分言论与目前查明事实不符,属于对李阳的诽谤,降低了李阳的社会评价,构成对李阳名誉权的侵害。
此外,法院指出,李阳作为父亲,其教育方式有违《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规定的对未成年子女进行合理管教的义务,不利于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应当予以批评。
对于平台是否侵权的问题,法院认为平台已尽到义务,不承担涉案侵权责任。
▲“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
一审判决判令Kim通过涉案新浪微博账号“丽娜华的Mom”连续72小时公开发布致歉声明,向李阳赔礼道歉,并赔偿李阳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
李阳:一次网络暴力可以毁掉一个品牌
9月28日,“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获知一审判决结果他很高兴,通过法律程序还了他清白。“这其实是家里内部的事情,存在文化区别。我们还是要用法律来解决,否则越涂越黑。”
李阳还提到,“建立一个品牌很难,彻底毁掉一个品牌也就是一次网络暴力。所以我觉得,这次胜利是意义重大。”李阳认为,这个案件也能推动社会思考,公众人物接受监督的边界在哪里,以及杜绝以这种议题为名进行的虚构和诋毁。
李阳代理律师周兆成告诉记者,“疯狂英语”是李阳近30年的心血,侵权事件直接导致品牌经营受到较大影响,法院的判决结果或意味着李阳教育事业的止损与重启。
“作为公众人物,李阳需承受更多社会监督,而该判决清晰界定了‘监督’与‘侵权’的边界——即使涉及家暴、未成年人保护等公共议题,他人也不能虚构事实诋毁其权益;李阳前妻以‘受害者’名义在网络上发布不实言论,仍需承担法律责任。”周兆成称。
周兆成还提到,李阳认可一审判决,表示不上诉。李阳前妻目前尚不清楚是否上诉。由于案件一审判决尚未生效,李阳还没有收到被告执行的判决。如果案件生效后,对方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将申请强制执行。
红星新闻记者尝试联系Kim询问她对案件一审的看法,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应。
红星新闻记者 陈卿媛
编辑张寻
审核 官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