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部改名“战争部”,解放军报发文

王梦杰/解放军报
9月5日,在美国总统签署将国防部改名“战争部”的行政令后,工作人员在五角大楼拆除旧标识(图/美联社)
美国总统特朗普9月5日签署行政令,决定恢复美国国防部历史旧称,将其更名为“战争部”,并把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等人的职衔相应改为“战争部长”等对应称谓。这一举动不仅在美国国内引发争议,更在国际社会激起广泛忧虑。
美国军事机构名称的变迁见证着美国的扩张。1789年设立的“战争部”曾主导美国不断通过军事手段扩张领土和影响力。随着1947年《国家安全法》的颁布,杜鲁门政府将军事指挥权统一交由新成立的“国家军事机构”。1949年,该法修正案将“国家军事机构”更名为“国防部”。虽然这一调整被认为是对二战后国际局势的回应,但并不意味着美国真正走上和平的道路。有数据显示,从二战结束到2001年,全世界发生了248次冲突,其中201次与美国相关,占比高达80%以上。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挑起或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用军事霸权为扩张开路。
恢复“战争部”名称,折射出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实际是将军事扩张的叙事重新包装,为单边主义战略披上“合法外衣”。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延续其第一任期内的“美国优先”主张,虽然美国在欧洲等地有战略收缩的迹象,但军事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大幅提升国防预算,推进部署“金穹”系统,公然轰炸伊朗核设施,都是具体的表现。特朗普公开叫嚣“夺取格陵兰岛”“吞并加拿大”,要求北约其他成员承担更多军费,早已令盟友心生不满。从“国防”到“战争”的叙事转变更表明,美国正试图以武力进一步挑战国际安全秩序与规则,暴露出极端利己主义本质,引起国际社会强烈担忧。
此次更名还有强化政治人设巩固政治地位的考量。当前距中期选举还有一年多时间,美国两党围绕选区重划等问题展开了激烈博弈。通过为国防部更名,特朗普可以展示“改变华盛顿建制”的决心,强化其“颠覆传统”的人设,巩固并扩大支持者群体。自今年1月上任以来,特朗普肆意挥舞“关税大棒”,强推移民驱逐计划,大幅裁撤联邦雇员,大量关停政府机构,面临多项司法诉讼和巨大反对压力。此时抛出极具争议的军事改革话题,可吸引社会和媒体注意力,转移舆论焦点。此外,更名还可为美持续扩大的军事开支提供合法性支撑,将“战争常态化”植入公众认知,消解美国国内反战舆论对扩张军备的阻力,更好地争取军工复合体的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正式改名需要国会批准,这道行政令只是将“战争部”作为国防部的“次级称谓”使用(相当于代称)。不过,行政令要求赫格塞思采取措施以推动国防部实现永久更名。目前,已有多名共和党议员向国会提出相关更名议案。在政治极化加剧、财政负担沉重的背景下,美国政府这一做法在其国内引发巨大争议。据美政府机构估算,更名将导致包括文件、标识、系统更新等数十亿美元的直接支出,间接成本更高。
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倡导多边主义安全合作,美国防部的更名明显与这一主流趋势背道而驰。在“霸权成本”高企、全球力量格局加速演变的背景下,这种妄图通过名称变更重振霸权地位的做法,不仅无法挽回其国际信誉的持续下滑,反而会加剧世界各国对美式霸权主义的警惕与抵制。
本 期 编 辑 邹姗
延伸阅读
特朗普威胁要让芝加哥见识"战争部"厉害 多地爆发抗议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9月6日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芝加哥即将明白何为战争部(注:特朗普已签署行政令允许美国国防部更名为美国战争部)”,引发舆论猜测。当地时间9月7日上午,特朗普在白宫遭遇媒体有关“是否计划向芝加哥宣战”的追问。特朗普对此予以否认,并称只是要“清理城市,彻底整治这些地方,防止每周末都有多人被杀。”
民主党人主政的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城市。特朗普9月2日曾表示,将派遣国民警卫队前往芝加哥打击犯罪。其边境事务主管向美国媒体表示,国民警卫队和联邦特工可能于本周在芝加哥部署。
数千名示威者9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举行大规模游行,反对总统特朗普以联邦政府名义接管首都警务。同日,另有数千名示威者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举行游行,抗议特朗普威胁向该市派兵。
特朗普威胁要让芝加哥 见识“战争部”的厉害
9月6日早些时候,特朗普在其“真实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张疑似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图片,并配文说:“芝加哥将会知道(国防部)为什么要被叫作战争部。”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帖文截图
特朗普5日签署行政令,决定恢复国防部的历史旧称,将其更名为“战争部”。该行政令授权将“战争部”作为国防部的“次级称谓”使用(相当于代称)。根据美国法律,国会是唯一有权决定美联邦政府部门设立、废除及更名的机构。
这是从空中拍摄的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2020年2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芝加哥是伊利诺伊州最大城市,也是美国第三大城市。特朗普本月2日表示,将派遣国民警卫队前往芝加哥打击犯罪,“我们会去,我没说什么时候去,但我们会去”。民主党籍的芝加哥市市长约翰逊和伊利诺伊州州长普里茨克已多次对此表达反对。
特朗普6日在社交媒体发文,再次把矛头对准芝加哥:“芝加哥将知道为什么(国防部)会被叫作战争部。”
这番最新表态引发伊利诺伊州和芝加哥市民主党人批评。州长普里茨克在社交媒体发文说:“美国总统威胁要对一个美国城市动武。这不是玩笑,这不正常。”他表示,伊利诺伊州不会被“吓唬住”。
芝加哥市长约翰逊谴责特朗普想要“占领”芝加哥的举动违反宪法,并称“总统的威胁有辱国家尊严。”约翰逊还表示芝加哥将捍卫自身民主。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塔米·达克沃思作类似表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6日援引白宫官员的话报道,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等机构已开始向芝加哥派出人员,特朗普政府保留派出国民警卫队的权利。
芝加哥市民当天举行抗议活动,要求“制止法西斯政权”“拒绝部队入驻”。与此同时,美国首都华盛顿同样举行要求“结束占领”的抗议活动。
今年6月,特朗普在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加文·纽森没有请求支援的情况下,多次下令派遣总共约4000名加州国民警卫队人员以及约7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前往洛杉矶地区协助联邦机构执行任务;8月11日,特朗普又宣布派遣国民警卫队协助恢复首都华盛顿的法律秩序和公共安全,同时称民主党主政的芝加哥、洛杉矶、纽约、巴尔的摩和奥克兰等城市为“问题城市”。
就特朗普政府强行部署国民警卫队一事,加州和华盛顿已提起诉讼。加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查尔斯·布瑞尔本月2日裁定,特朗普政府派兵到洛杉矶参与对付民众抗议之举违反了1878年《地方保卫队法》。这项法律禁止在未获国会同意的情况下动用美国军事力量参与国内执法。特朗普政府已提起上诉。
华盛顿、芝加哥
大规模抗议特朗普“增兵”
据美国媒体报道,6日在芝加哥的游行现场,示威者手举“制止法西斯政权”“反对特朗普,拒绝部队入驻”等标语牌,抗议特朗普政府计划动用国民警卫队进驻芝加哥。
组织者表示,示威活动谴责特朗普政府表面以“减少犯罪”为幌子,实质却是种族主义,目的就是扩大驱逐移民规模,并将移民社区列为针对目标。
同日,在华盛顿的游行是目前针对特朗普政府接管华盛顿特区规模最大的示威活动之一。示威者手举红色横幅,横幅上用英语和西班牙语写着“结束对华盛顿特区的占领”,高呼批评特朗普的口号,还举着“特朗普必须立即下台”“还华盛顿特区自由”等标语牌,从子午线山公园出发,行至白宫附近的自由广场,抗议国民警卫队与联邦特工在首都巡逻。

此次示威游行名为“我们同属华盛顿特区”,由当地“地方自治”倡导者及美国民权联盟联合发起。
9月4日,国民警卫队成员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巡逻 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马克·菲茨帕特里克参加了6日的示威游行,他曾任美国外交官,已在华盛顿特区居住约十年。他说,对特朗普政府对待华盛顿特区的做法感到担忧。
另一名示威者塔米·普赖斯说,特朗普政府的接管行为“不为民众着想”。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总检察长施瓦尔布4日宣布,已就特朗普政府在首都地区部署国民警卫队一事向特区联邦法院提起诉讼。他表示,部署国民警卫队不仅削弱了公共安全,还对当地经济造成冲击。
特朗普8月11日宣布派遣国民警卫队协助恢复华盛顿特区的法律秩序和公共安全,同时称民主党主政的芝加哥、洛杉矶、纽约、巴尔的摩和奥克兰等城市为“问题城市”。目前,华盛顿部署的国民警卫队超过2000人。
美民调:特朗普支持率为43%
通胀处理认可度低
当地时间9月7日,一项由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新闻决策中心与问卷调查平台SurveyMonkey联合进行的民调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整体支持率为43%,有57%的受访者不认可其执政表现。通胀和生活成本是民众最关切的经济议题,仅有39%的受访者认可其处理通胀的方式。
此外,尽管政府官员推动限制疫苗接种,美国社会对疫苗仍呈现强烈的跨党派支持,总体支持率达78%。
调查还显示,58%的美国人更倾向支持“有经验的内部人士”从政,而非“体制外的改革者”。
该调查于8月13日至9月1日开展,覆盖30196名成年人。
此外,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7日报道的另一项民调显示,特朗普在华盛顿部署国民警卫队,并威胁扩展到其他城市的做法,在美国社会内部引发明显分歧。
调查显示,支持这一做法的受访者主要来自共和党,他们认为此举有助于降低犯罪,并支持在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执政的城市都部署警卫队。反对者则担忧这会削弱自身权利与自由,质疑总统此举是出于政治目的而非治安考量。
调查显示,整体上看,56%的受访者不认可特朗普的执政表现,44%表示认可。在具体议题上,特朗普在经济和通胀方面的支持度偏低,支持率分别为41%和36%,在移民和驱逐政策上则获46%支持率。
该调查于9月3日至5日在美全国范围内进行,受访者为2385名美国成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