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围攻红军城,泽连斯基承认“局势严峻”
参考消息网11月1日报道 据俄罗斯军事观察网10月31日报道,在俄军占领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克)以北格里申卡河沿岸区域和罗金斯克西南方向区域后,乌军已陷入被包围的境地,包围圈的口子被大量火力覆盖。
10月31日,泽连斯基在基辅接受采访(法新社)
整个包围圈面积约60平方公里,目前俄军正在消灭这一地区的被围敌军。
有消息称,俄军留下了1.5至2公里的口子,目前使用工程布雷车和无人机进行布雷,同时对试图突围的敌军进行无人机打击。
乌克兰媒体称该方向的“形势复杂”。在包围圈最终形成前,乌军指挥部还向该地区调遣了若干部队。
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10月31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央”军事集群近期多次挫败乌军试图在红军城解围的企图以及城内守军的突围攻势。
声明说,在过去一周,敌军4次试图解除红军城遭到的封锁,城内守军曾23次试图突破俄军的包围。
另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0月31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称,乌克兰禁止记者接近被俄军包围的乌克兰部队,实际上承认了他们所面临的“灾难性局面”。
俄总统普京此前表示,库皮扬斯克和红军城的乌军“已陷入包围圈”,俄方愿意临时停火,让记者进入这些被封锁区域。 但乌克兰外交部一名发言人30日警告记者不要接受俄方提供的安全通道,前往顿巴斯前线报道被俄军包围的数千名乌方军人。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31日在一份声明中说,乌克兰禁止当地和外国记者进入“包围圈”,目的是“隐瞒前线的真实情况”。
据路透社10月31日报道,乌克兰军方消息人士当天表示,本周早些时候,乌克兰派遣特种部队前往东部城市波克罗夫斯克被俄军围困的地区作战。
一名消息人士说,乌特种部队几天前搭乘“黑鹰”直升机进入被围困地区,行动因俄无人机活动而变得复杂。 另一名消息人士说,这次行动由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基里洛·布达诺夫监督。
图为俄乌国旗 资料图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此前承认,局势“困难”,需加强该地区的补给线和防御。
又据西班牙《先锋报》网站10月31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0月31日表示,俄罗斯已在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地区部署了约17万名士兵,试图通过猛烈攻势夺取波克罗夫斯克,从而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泽连斯基在基辅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波克罗夫斯克局势严峻。”但他驳斥了俄方近期发表的这座城市已被包围这种说法,坚称乌军正在将他们驱逐出去。
泽连斯基说:“波克罗夫斯克有俄军。他们正在被消灭,逐渐被消灭,因为,我们需要保护我方人员。”(编译/黎然、许燕红、苏佳维)
延伸阅读
泽连斯基还威胁上了:我们对中国没辙 美国上
据路透社和乌媒“RBC-乌克兰”报道,当地时间10月2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乌方“非常希望”中国帮助结束俄乌冲突。但他同时补充说,他不认为乌克兰有任何直接向中国施压的办法,并暗示希望美国特朗普政府出手。
泽连斯基是在基辅会见来访的荷兰外交大臣戴维·范韦尔时做出的上述表述。
泽连斯基告诉范韦尔,乌克兰已准备好进行和平谈判,但不会首先撤军;他愿意在任何地方举行谈判,但除了俄罗斯本土或白俄罗斯的领土。此前一天(27日),他曾称,尽管他对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一些立场有保留,但他乐于参加和平谈判,包括在匈牙利。
本月早些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布达佩斯举行的峰会计划被搁置。特朗普曾表示,不愿“举行一场毫无意义的会面……浪费时间”,但不排除可能有新变化。
路透社称,美俄双方在停火和领土问题上存在分歧。特朗普支持立即在当前战线就地停火。
泽连斯基28日向记者表示,乌克兰和欧洲官员将于本周五或周六举行会晤,讨论停火计划细节。他说:“这不是结束战争的计划。首先需要停火。这是启动外交的计划……我们的顾问将在未来几天会晤,我们同意在周五或周六。他们将讨论这一计划的细节。”
泽连斯基在会后还向记者表示,乌克兰“非常希望”(would like very much)中国对俄罗斯施压并结束这场战争,“而非以任何方式帮助战争继续下去”。
他同时强调,他不认为乌克兰有任何直接向中国施压的办法。
泽连斯基指出,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盟实施制裁后,已经有了效果。例如,印度已决定减少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这是一个重要的结果”。他随后暗示希望美国向中方施压,“如果特朗普设法与中国谈判,或达成减少俄罗斯能源进口的协议,我认为这将对我们所有人有所帮助”。
泽连斯基近日发表视频讲话 乌克兰总统网站
近来,泽连斯基配合美西方,不断发表有关“中方向俄罗斯提供援助”的莫须有言论。当天,他再次声称,据乌克兰观察,“中方正向俄罗斯提供武器生产机械,并帮助其规避制裁。
外交部曾多次驳斥,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初,美方就造谣中国向俄提供军事支持,但迄今未给出任何实质性证据,连美军负责人也坦承中国并未在冲突中向俄提供军事援助。
发言人强调,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一直致力于停火止战、劝和促谈。中方所做努力国际社会有目共睹。我们将继续坚定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和平一边,为推动局势缓和降温、推动危机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