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1秒带你冲进现场! “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震撼亮相,台退将:解放军“核三位一体”最后一块拼图拼上了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震撼亮相,台退将:解放军“核三位一体”最后一块拼图拼上了

“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震撼亮相,台退将:解放军“核三位一体”最后一块拼图拼上了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台湾中时新闻网9月3日报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9月3日在北京举行,其中展示了包括“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在内的多款新型战略导弹。台退役陆军少将栗正杰分析,“惊雷-1”的出现,代表解放军“核三位一体”最后一块拼图拼上了。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核导弹第一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报道称,本次阅兵分列式包括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其中在装备梯队的高超声速导弹方队和核导弹第一、第二方队中,展示了包括:“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等新型导弹,以及“东风-17”、“东风-26D”等导弹。

栗正杰3日在岛内政论节目《中天辣晚报》中称,“惊雷-1”应搭载在“轰-6N”战略轰炸机上,可以进行空中加油。“轰-6”系列机未经空中加油,作战半径为两千公里,如果进行二次空中加油,作战半径可上升至五六千公里,要是再带上配备“惊雷-1”导弹,即可构成空中核打击能力。

栗正杰表示,“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的出现,代表解放军“核三位一体”(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3种核打击方式)最后一块拼图拼上了。

延伸阅读

东风-5C核导弹压轴出场 导弹专家:性能参数是核心机密

据新华社报道,核导弹第二方队3日上午通过天安门广场,光荣接受检阅。12台大型导弹运输车载着“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浩荡而来。核导弹第二方队是装备方队压轴出场的方队。

“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是我国战略反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方队由火箭军某基地牵头抽组。

当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登场时,现场观众爆发出欢呼声,压轴出场的东风-5C也成为网络上的热议话题。那么,这款导弹在我国核反击体系中的地位如何?该导弹的现身有何意义?

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

“大家应该可以从几个词

知道该导弹的地位”

“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震撼亮相,台退将:解放军“核三位一体”最后一块拼图拼上了

“作为‘杀手锏’,东风-5C的性能参数肯定是核心机密,但官方解说的几个词大家可以关注: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大家应该可以从几个词知道该导弹的地位。”导弹专家李文盛向澎湃新闻介绍说。

从阅兵公开的名称来看,东风-5C是东风-5导弹家族的一员。8月26日,央视CCTV-4《今日亚洲》系列报道“砺剑荣光”,揭秘多款中国自主研制的洲际弹道导弹,其中提到东风-5和东风-5B。

报道称,1980年,东风-5圆满完成全射程试验,标志着中国拥有了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东风五号洲际弹道导弹全长32.6米,弹径3.35米,起飞重量183吨。采用二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由发射井发射,可携带一枚威力为300万至4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

据报道,作为东风-5的改进型号,东风-5B曾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公开亮相。当时阅兵官方解说称,东风-5B导弹突防能力强、毁伤威力大,全面提升了导弹系统的综合作战能力。该型导弹使用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携带分导式多弹头。

资料显示,多弹头技术主要包括集束式多弹头和分导式多弹头,前者是多个弹头攻击一个目标,后者则可分别攻击不同目标,故后者更加先进,其突防能力和打击能力相较前者都有大幅提升,也是当下大国先进洲际导弹的标配。

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是我国战略反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图源:新华社微博

“液体洲际导弹的优势具有射程远、投掷重量大等优势,在洲际导弹家族中占有重要位置,”李文盛向澎湃新闻表示,“液体洲际导弹一般采用发射井固定部署方式,如果解决了液体燃料长期贮存的技术,液体洲际导弹也可以像固体洲际导弹那样全时戒备。”

目前,有多个国家研制和部署了液体洲际导弹,其中包括近年来经常在媒体上出现的俄罗斯“萨尔马特”洲际导弹。据新华社2023年6月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21日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俄军校毕业生时说,首批配备重型洲际弹道导弹的“萨尔马特”导弹系统将很快进入战斗值勤。

俄国防部的消息人士透露,战略火箭兵首个配备“萨尔马特”的导弹团在2023年12月投入战斗值班。这个团隶属于战略火箭兵乌茹尔导弹兵团(驻地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总裁罗戈津此前透露,该公司将建造46套“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系统。

俄方称,其第五代重型洲际弹道导弹“萨尔马特”重量超过200吨,可搭载包括高超音速弹头在内的多种核弹头,将取代苏联时期研制的“撒旦”洲际弹道导弹。

“萨尔马特”导弹研发单位马克耶夫设计局总设计师、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弗拉基米尔·杰格佳里曾表示,“萨尔马特”将在未来40至50年里“加强俄武装力量的战斗力,确保俄罗斯的安全不受外部威胁”。他认为,“在当今地缘政治条件下,这是我们的坚固盾牌、主要核威慑手段和维护和平的保证。”

“东风-61”导弹。

首次集中展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

根据新华社报道,受阅的“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首次集中展示我军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

“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震撼亮相,台退将:解放军“核三位一体”最后一块拼图拼上了

在空中梯队中,作为国产新型远程战略轰炸机,轰-6N可进行空中受油,能够实施远程奔袭、大区域巡航和防区外打击,是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力量。

“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

上述三款导弹都是首次亮相阅兵式,引发热议,东风-61导弹更是成为国内社交平台热搜第一。

“首次集中展示我军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表明我国核反击力量进一步增强,对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具有战略意义。”李文盛指出。

《解放军报》曾发文介绍,潜射弹道导弹是指由潜艇搭载和发射的弹道导弹,通常配备核弹头。较好的发射隐蔽性和巨大的毁伤力,使潜射弹道导弹成为二次核打击的主要力量。

报道称,二次核打击能力是指一个国家在遭受敌方核打击后,仍然具有使用核武器进行反击的能力。按照相关理论,一个国家如果具备二次核打击能力,就可有效威慑和遏止敌方,让其不敢实施战略核打击。

“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

“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

军事专家张军社介绍说,相比陆上和空中,战略导弹核潜艇在水下隐蔽性比较高、生存能力比较强,而且其在水下潜航时间比较长,可以保持很强的战略威慑能力。

去年9月25日,中国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成功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消息引发了大众对这种武器的关注和讨论。

在发射成功第二日,中国军网向外界公开了发射洲际导弹的照片,这是解放军近40年来罕见公开现役新型洲际导弹发射照片。但这次发射官方也没有公布导弹型号和射程。中国曾在过去多次阅兵式展示过三种洲际导弹:东风-5系列、东风-31系列和东风-41。

央视“玉渊谭天”当时刊文称,综合现场报道,这次洲际导弹发射采用无依托野外发射——随到随走,打了就走。

📸 杨惟义记者 钱运高 摄
桃红色世界官方进站-全新虚拟体验引爆玩家热潮五星级酒店长沙富力万达文华酒店即将被拍卖。据京东资产交易平台信息,近日,长沙富力万达文华酒店由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挂牌,将于9月8日正式拍卖。8月5日,酒店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酒店正常运营,他们并未收到其他相关消息。
“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震撼亮相,台退将:解放军“核三位一体”最后一块拼图拼上了图片
🧑🏽‍❤️‍💋‍🧑🏻 性巴克免费MBA”现象-教育与性文化的9月6日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11名在校大学生在这一天相约爬野山,结果全部被困。北京房山蓝天救援队接到学生求助后,连夜营救,于7日凌晨3时许将11人安全护送下山。“接到求助电话那一刻,脑海里闪过一丝纠结,因为日子特殊,队员们遵循传统,大都早早回家,但11名大学生被困野山,背后关系着11个家庭,必须得去。”房山蓝天救援队队长陈海军说,救援队立即启动救援程序,火速集结15名救援队员。
📸 林莽记者 吕德榜 摄
希岛爱理空调修理工背后的故事前几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约谈英伟达公司。英伟达在随后的自辩声明中提到,芯片没有“后门”,他们还专门提到了“Clipper芯片”事件。△英伟达公司于2025年8月5日发表声明称:芯片不存在“后门”、终止开关和监控软件。
正能量网站的魅力你会回来感谢我的SHAOYANGNEWS近日,上海一小区的外卖配送规定引发骑手吐槽。多位骑手反映,进入该小区必须乘坐摆渡车,同行需按顺序逐个配送,送单时保安全程陪同,其余骑手需在车内等候,送餐平均比其他小区多花十多分钟,导致订单频繁超时。保安全程跟随外卖员送外卖
👷 品产品久精国精产拍999”的独特魅力与市场影响-焱索据参考消息,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19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19日说,他希望普京能推动俄乌冲突走向结束,但他承认,普京可能不想达成协议。特朗普和普京在机场握手热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路透社报道,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频道采访时说:“说实话,我认为这不会是个问题。我认为普京已经厌倦了。我认为他们都厌倦了,但谁也说不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