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定了!上台第一件事便喊话中国,看来之前的警告听进去了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没有当选日本首相之前,高市早苗可以称得上是典型的“极右翼”,不但多次鼓吹“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还不顾劝阻多次参与“拜鬼”,更是安倍晋三路线的坚定执行者。
然而,在她于10月21日真的当选之后,中日关系究竟会向哪个方向发展,或许在她最新发表的言论中能够得出端倪,看来中方之前的警告她是真的听进去了。
高市早苗态度转变
一把磨了三十年的鹰刀
高市早苗态度的转变,其实在她10月4日当选自民党总裁后不久,就立即向外界释放了新的信号,她公开表示,希望与中国展开一场“坦率对话”,并进行“坦诚交流”。这番言论,与她过去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反差,仿佛之前的警告,她真的听进去了。
自1993年步入政坛以来,高市早苗就从未掩饰过自己的政治底色。她的支持者们欣赏她的决绝,政敌们则给她贴上了“极右翼”的标签。在很多人眼中,她就是“女版安倍”,一个试图带领日本挣脱战后束缚的旗手。
高市早苗和安倍晋三
在历史问题上,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修正主义者。数据显示,她从政以来多达10次参拜那个臭名昭著的靖国神社,就在不久前的8月15日,日本战败纪念日当天,她也未曾缺席。她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并极力歪曲那场侵华战争的性质。
这套历史观,是她军事主张的基石,高市早苗的目标,是让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为此,她力主修改束缚日本军事力量的和平宪法第九条。她还曾多次放言,要将防卫预算提升至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甚至有说法称她的目标是3.5%。
高市早苗矛头直指中国
具体到行动上,她将矛头直指中国,她曾推动在日本西南诸岛部署针对中国的中程导弹,并反复重申一个观点——“台湾有事等同于日本有事”,试图将台湾问题与日本的国家安全死死捆绑在一起。
在经济层面,她同样毫不手软,她曾是“技术脱钩”的鼓吹者,主张日本企业将核心技术与生产线迁回本土,以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深度依赖。这一切,都为她描绘出了一幅清晰、强硬且极具对抗性的执政蓝图。
理想撞上了现实这堵墙
然而,政治的残酷之处在于,再宏大的蓝图也必须经受现实的考验。当高市早苗真正坐上首相宝座时,她才发现自己面对的,不是一张可以随意描绘的白纸,而是一个由多重压力构成的“现实铁笼”。首先,是来自国内经济和民意的巨大压力。
今天的日本社会,民众最关心的早已不是虚无缥缈的国家地位,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人口老龄化率超过30%,劳动力严重短缺,财政赤字高达GDP的6%,持续的通货膨胀让普通家庭的生活倍感压力。比起修宪扩军,人们更在乎自己的养老金和工作岗位。
日本人口老龄化率超过30%
更重要的是,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个事实谁也无法绕开。日本经济界,特别是经团联这样的大型商业组织,一直在向政府施压,要求政治上的纷争不要波及脆弱的经济关系。
对于日本众多中小企业而言,中国市场就是生命线。无论是汽车零部件还是半导体设备,其出口总量的七成以上都依赖中国大陆市场,“脱钩”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无异于经济自杀。
日本的汽车制造业
其次,高市早苗的执政根基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稳固,她所在的自民党在国会两院并未占据绝对多数席位,这意味着任何重大决策都必须获得盟友的支持。
联合执政的公明党一向以温和立场著称,对激进路线持消极态度。而新结交的盟友日本维新会虽然在某些议题上与她立场相近,但也深知,一旦因外交冲突动摇执政基础,后果将不堪设想。
即便是自民党内部,对她的质疑声也从未停歇。前首相岸田文雄就曾半开玩笑地称她为“塔利班高市”,这句戏言背后,反映出党内温和派对她极端路线的深切忧虑。
钢丝上跳舞的新首相
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外部世界,在高市早苗当选后,中方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发来贺电,取而代之的是直接提出的四点忠告。这无异于一份清晰的警告,明确划定了红线:日方必须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信守在历史、台湾等问题上做出的承诺。
与此同时,日本与另一个邻国韩国的关系也因历史问题而矛盾重重。这让东京时刻担心,一旦在历史问题上走得太远,可能会陷入被中韩联合反制的孤立境地。
日韩国旗 资料图
就连最重要的盟友美国,虽然乐于见到日本在印太战略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但华盛顿更关心的,是日本在贸易上能做出多少让步。对于参拜神社这类可能引发地区不稳定的议题,美国的兴趣并不大。更何况,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月底即将访日,在此之前制造任何外交风波都不是明智之举。
正是在这国内国外的三重铁壁面前,高市早苗的“鹰派”蓝图显得如此不切实际。于是,我们看到了开头那一幕——口风突变。
不得不说,她的务实转向是迅速而果决的,除了高调呼吁与中国“坦率对话”,她还立即采取了具体的“止损”行动。原定于秋季的参拜靖国神社计划被搁置,甚至可以说已经决定放弃。
同时,她团队中的核心成员、原定出任内阁官房长官的前防卫大臣木原稔,也取消了原定的访台行程。这一系列组合拳,意图非常明显:为新政府的开局降温,避免不必要的外交麻烦,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执政环境。
图为木原稔 资料图
结语
即将到来的韩国APEC峰会,将是高市早苗上任后的第一个重要外交舞台,她已经初步敲定“三天两夜”的访韩行程,并可能与韩国总统会晤。
但外界真正的看点在于,她能否与中方高层实现会面,因为这不仅关乎她的外交能力,更直接关系到能否安抚国内经济界,巩固来之不易的支持率。
短期来看,中日关系或许会进入一个“言语上有所缓和、行动上互相观察”的阶段性僵持期。而长期走向,则完全取决于高市早苗在这根钢丝上的平衡能力。
她究竟是为了政治生存而被迫演化为一名现实主义者,还是在压力稍有缓解后就故态复萌,重新回归鹰派本色?如果她无法妥善处理与中国的关系,不能正视历史,那么等待她的,或许就是日本政坛那个“5年换4相”的宿命轮回。
相关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