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少年无证驾驶撞死六旬女子,车主获刑22个月,监护人拖欠26万余元赔偿款,当事人回应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
9月9日,来自辽宁省营口市的陈女士在网上发帖求助称,2023年5月25日,她60岁的母亲被一名14岁的少年开车撞倒后抢救无效离世,法院判处车主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赔偿51万余元,少年的监护人民事赔偿34万余元。但时至今日,监护人不仅没有一句道歉,剩余的26万余元赔偿款也一直拖欠。
陈女士在网上发帖求助
9月10日,极目新闻记者联系到陈女士。她表示,2023年5月25日下午3时40分左右,她60岁的母亲赵女士手扶自行车,经过营口市大石桥市南楼步行街时,一辆机动车从旁边坡下驶来,正好撞到了她母亲,司机慌乱之下想停车,却一脚踩在了油门上,“我母亲大腿的大动脉当时就被撞破了,血不停地往外喷,整个自行车全变形了。”附近好心人报警后,赵女士被紧急转到了营口市中心医院进行抢救,但一个多小时过后,还是由于伤势过重不幸离世。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受访者供图)
辽宁省大石桥市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受访者供图)

陈女士称,事后她才知道,开车的司机竟是一名14岁的男孩,没有驾照,在一家修理店当学徒。当天他可能是受老板指派,开着车出去买东西。据陈女士提供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显示,当事人杨某彬出生于2009年4月,肇事的丰田牌小型轿车实际所有人为杨某桥,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和商业险投保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事故经过中明确写道:杨某桥指使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杨某彬驾驶丰田牌小型轿车上路行驶。事故原因分析表明:经现场勘查、调查取证,有证据证明杨某彬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上路行驶,操作不当,造成道路交通事故,其过错及作用是形成本起道路交通事故的全部原因。
随后,陈女士将杨某彬及其监护人告到了辽宁省大石桥市人民法院。庭审时,杨某彬的母亲鲁某称,她与杨某彬的父亲杨某清在其三周岁时已经离婚,后杨某彬随同其父共同生活,她也不是杨某彬的监护人,不同意承担赔偿责任。据陈女士提供的大石桥市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显示,被告杨某清、鲁某赔付陈女士及其家属各项经济损失345992.03元;被告杨某桥赔付陈女士及其家属各项经济损失518988.04元,并于本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十日内付清,时间为2023年10月25日。
陈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后续杨某彬的母亲鲁某于2024年2月份付给了她6万元赔偿款,还有2万元于2024年12月份前付完,双方也签署了执行和解协议书。而肇事车车主杨某桥因涉嫌交通肇事罪,于2023年8月7日被大石桥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后于2023年11月29日被大石桥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由于杨某桥还未出狱,因此陈女士也没有收到过他的赔偿款。
执行裁定书(受访者供图)
令陈女士感到气愤的是,杨某彬的父亲杨某清一直拖欠剩余的26万余元赔偿款。陈女士说,她和家属曾上门去要过两次,但杨某彬的继母态度不太好,表示只愿意赔偿7万元。陈女士因此也向法院申请过强制执行,据陈女士提供的大石桥市人民法院执行裁定书显示,法院认为,申请人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裁定如下:冻结被申请人杨某彬、杨某清、鲁某、杨某桥等名下存款1178285.58元或查封等同价值的财产。
2024年9月6日,大石桥市人民法院电话约谈了陈女士,告知她法院已对被申请人杨某清下达了限制消费令,并表示经查询,被执行人杨某清仅有少量银行存款,经线下查控暂未查到被执行人名下有房产、住房公积金、收益类保险等,依法终结此次执行。陈女士表示,她父亲患有精神类疾病,常年需要住院吃药,妹妹也才刚从大学毕业,工作还没稳定,母亲的离世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我现在唯一的诉求,就是希望对方能把该赔的钱尽快赔给我们”。
10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联系到杨某彬的父亲杨某清,他表示,当时事发后,他就给了陈女士2万元丧葬费,但法院判决时并未将这笔钱纳入赔偿款,此外法院判决的是杨某清、鲁某共同赔付34万余元,孩子的生母鲁某已赔偿了8万元,剩余的赔偿款他也无力全部付清,“我此前提出赔偿给她(陈女士)7万元,但她没有接受”。
杨某清称,陈女士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他向法院表示,他目前经济困难,收入有限,“如果申请人能放弃一部分,我愿意积极赔钱”,但陈女士并未同意,要求法院采取司法拘留措施。2025年1月20日至2月4日,杨某清因此被公安局拘留。
极目新闻记者就此咨询了广东哲清律师事务所马俊哲律师,他认为,法院经调查确认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可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申请人发现被执行人有新财产线索时,可随时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且不受时间限制。有些法院会定期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发现财产后可依职权恢复执行。由于本案中其中一个是未成年人,暂时没有收入,但是总不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收入和财产,所以待其成年后即可以封控其名下财产。若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但拒不履行,可申请法院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最长15日)。若被执行人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还可向法院或公安机关报案。
此外,近年针对拒执罪出台了新的规定,即《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明确,如果被执行人有收入,有财产,但是隐匿或转移收入和财产,不仅是被执行人本人会构成拒执罪,协助实施隐藏、转移财产的案外人也会构成共犯,一并论处。所以,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有收入,但是恶意隐藏和转移的话,可以到司法机关控告其构成拒执罪。
(来源: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