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权前夜,高市没想到,先等来的不是北京贺电,而是中方迎头一棒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前言
日本政坛新上来这位女首相,屁股还没坐热就先挨了北京一记"软钉子",中方贺电没等来,反倒等来一句"望日方信守承诺"的敲打。
高市早苗那些反华老底咱们门儿清,她要是识相就该老老实实搞经济,别跟着美国瞎起哄。
要是不知轻重,日本企业那几千亿的对华生意,怕是要变成她首相位子下的火药桶。
高市早苗讲话
日本新首相啥来头?对华态度不简单
高市早苗在日本政坛混了可不是一天两天,她是自民党里头“安倍派”的核心人物,政治主张跟安倍晋三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比如她老早就嚷嚷着要修宪扩军,还经常在历史问题上说些糊涂话,更别提在台湾问题上指手画脚了。
安倍晋三生前讲话画面
这么个人物上台,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中日关系恐怕要迎来一场考验,日本老百姓选她上台,说到底还是因为国内右翼风气越来越盛。

再加上她最近和极右翼的“维新会”勾肩搭背,这组合拳打出来,摆明了是要往更保守的路子上走。
不过话说回来,日本政治也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后头还站着美国呢,美国巴不得日本跟中国闹别扭,自己好坐收渔利,这套路咱们早就门儿清。
中国回应软中带硬,两句客套话藏深意
高市早苗当选当天,中国外交部就表了态。
发言人郭嘉坤先是客客气气说“注意到日本内阁变动,这是内政”,听着挺常规是吧?但下一句就直接划重点了:“希望日方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尤其在历史和台湾问题上说到做到。”
这话乍听是外交辞令,实则绵里藏针,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该提醒的我们都提醒了,接下来咋办,你自个儿掂量。”为啥这么说话?因为中国太清楚高市早苗那套把戏了,先礼后兵,既是给双方留面子,也是把底线亮明白。
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
要知道,中日贸易一年好几千亿美元,日本车企、科技公司全靠中国市场吃饭,真要撕破脸,谁疼谁知道。
日本为啥硬要跟中国过不去?
其实日本企业界一堆人想跟中国好好做生意,比如日本经团联会长十仓雅和就公开说过“中国市场搬不走”。
但政治这玩意儿吧,往往不按常理出牌,一方面,日本政客老想借着“中国威胁论”给自己扩军找借口,去年军费预算涨到历史最高,西南诸岛的军事基地一个接一个修;另一方面,美国在背后使劲撺掇,搞什么“印太战略”,逼着日本选边站。

美国搞“印太战略”,逼着日本选边站
结果呢?日本这边跟着美国瞎折腾,那边俄罗斯的军机绕着日本飞,朝鲜的导弹嗖嗖过顶,安全环境反而越来越差,这就叫“捡了芝麻丢西瓜”。
中日关系未来会咋样?关键看三点
第一,台湾问题是红线中的红线,高市早苗要是学某些政客跑去台湾窜访,或者卖武器给台湾,那中日关系准得崩盘。
第二,美国的态度会搅局,明年美国大选结果一出,保不齐又要拉着日本搞小动作。但日本得明白,中美博弈不是小孩子打架,它这小身板经不起折腾。
第三,日本企业界的压力,丰田、索尼这些大厂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政客要是把饭碗砸了,企业家第一个不答应。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中日两国搬不走做邻居,吵架归吵架,日子还得过,中国现在的态度很明确:谈,大门敞开;闹,坚决奉陪。
高市早苗要是聪明,就该学学德国总理朔尔茨,带着企业家代表团来中国谈合作,毕竟疫情后日本经济复苏乏力,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可不是说换就能换的。
说到底,国家相处跟邻里关系一个理儿——互相尊重才能长久,日本新政府要是能想通这点,对大家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