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加速部署AI武器,"为与中国冲突做准备"
(原标题:美军加速部署AI武器,"为与中国冲突做准备")
原创 阮佳琪 观察者网 上海
► 文 观察者网 阮佳琪
2023年8月,美国拜登政府时期,为快速采购低成本自主武器以对抗中国不断增强的军事实力,五角大楼启动了一项名为“复制者”(Replicator)的军事计划,目标在两年内部署数千套空、陆、海基人工智能系统,通过促进低成本无人装备规模化生产,为太平洋地区的潜在对华冲突做准备。
然而,两年后,美军这项野心勃勃的计划并未达成目标。当地时间9月26日,美媒《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由于担忧计划推进速度过慢,目前“复制者”计划的相关工作正被移交至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下属的新部门——国防自主作战小组(DAWG)。
报道指出,此次将项目移交DAWG,首要目标是加快项目进度,并集中力量研发“最适用的武器”。该知情人士透露,DAWG目前仅有不到两年时间来交付美国国防部所需的无人机。如此紧迫的时间表,凸显出美方的迫切心态, 他们认为美国必须尽快为太平洋地区可能爆发的冲突做好准备。
报道称,近年来,中方迅速扩充了舰船、战机及高科技武器库。美方官员担忧,中国大陆最早或将于2027年就具备对台湾地区采取军事行动的能力。
对于美方频繁挑动台海军事紧张,5月29日举行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不容任何外来干涉。当前,台海局势最大挑战来自“台独”分裂挑衅和外部势力干扰破坏。中方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动完全正当必要、合理合法。我们要求美方停止在台湾问题上拱火滋事,否则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此次项目转移,是在“复制者”计划遭遇挫折、相关方面对此感到沮丧的背景下发生的。
报道提到,“复制者” 项目目前由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副司令弗兰克·多诺万(Frank Donovan)中将负责。今年8月,多诺万接手该项目时,曾出席在加利福尼亚州举行的一场活动。这场活动本应展示“复制者”计划已获取的部分先进技术,但据参与演习的人员透露,活动反而暴露了这些系统尚未具备实战部署条件的问题。
据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展示过程中,美国黑海科技公司制造的一艘无人艇出现方向舵故障,最终失控漂移;安杜里尔工业集团研发的一架空中无人机,因发射管可能存在故障而推迟发射;此外,多艘无人艇搭载的软件未能按预期识别目标,或出现了目标误判情况。
今年早些时候,一名美国海军高级军官在巴尔的摩参观了黑海科技公司的无人艇。美国海军
总部位于硅谷的美国国防部国防创新单元(DIU)在今年8月前一直负责“复制者”项目,该机构发言人没有回应置评请求。而部分参与者则向美媒坚称演习取得了成功,并辩称在技术研发中承担风险、出现失误是正常现象,而非项目缺陷。
该知情人士则指出,尽管DIU有助于将商业技术引入军方,但该机构仍需应对美国国防部长期存在的诸多官僚主义问题。例如,缺乏技术专业知识的现役军官在大量无人机采购决策中拥有主导权,而且一些平台需要大量的额外改造才能实现自主运行。
另据了解该项目的人士称,在为“复制者”项目采购的十几套自主系统中,有3套在选定之时仍未完工,或仅处于概念阶段。部分官员指出,“复制者”项目的缺陷还包括:DIU受命采购的无人机采用落后技术,且在采购前未对平台及软件进行严格测试。
知情人士披露称,其中一个失误就是购买了数百艘黑海科技公司的“全球自主侦察艇”(GARC)。该型无人艇并非为太平洋地区复杂的远程任务设计,而美国海军军官在未充分了解其技术局限性的情况下,仍执意推动采购。他们还指出,军方反复更换软件系统并增加功能复杂度,导致成本不断攀升,还造成了不必要的延误。美国海军未回应置评请求。

“复制者”项目最大规模的采购项目之一是“弹簧刀”600无人机,然而这款无人机在乌克兰战场上表现不佳。知情人士称,美国陆军情报中心的分析显示,在通信被干扰的环境下,“弹簧刀”无人机很容易受到攻击。
“弹簧刀”无人机的制造商美国航空环境公司对此解释称,基于在乌克兰数年的实战经验,该公司已对这款无人机进行了大幅改进,使其在电子战环境下的性能显著提升。但知情人士告诉美媒,由于担心项目延期,美国陆军拒绝为“复制者”项目采购这款改进型机型。
此外,由不同公司制造的无人机,需协同定位潜在目标并执行打击任务,但美国国防部也始终没能找到可成功操控大量无人机的软件。
知情人士提起,在去年太平洋地区举行的“卡胡纳计划”(Project Kahuna)演习中,由安杜里尔公司软件连接的不同厂商无人机,在超出操作员视线范围后,就发生了经常难以协同执行任务的情况。
不过,“复制者”项目的参与者都宣称该项目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对项目延期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一些人将问题归咎于军方急于采购尚未具备部署条件的系统,而另一些人则淡化影响称,这些挫折只是任何雄心勃勃的快速技术研发尝试中必然会遇到的正常现象。他们还称,这种模式目前已被美国国防部的其他项目采用。
DIU前首席副主任阿迪蒂·库马尔(Aditi Kumar)也声称,“我们的目标是填补能力空白,打造一个更具竞争力的市场。对于可规模化的技术,我们就扩大其应用范围。同时,积极发掘其他具有潜力的技术。我认为,目前将项目移交特种作战司令部是顺理成章的事。”
延伸阅读
美前驻华大使驳斥"解放军40多年没打过仗":我见过他们
“我们不能忽视中国的实力。”近日,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在非营利组织“世界波士顿”(World Boston)举办的活动中“警告”称,中国的科技、军事和经济实力远比美国想象的更为强大,美国不能继续低估中国了。
在伯恩斯看来,中国领导层具有战略眼光,在战略布局这一层面上,美国难以与中国竞争。他还驳斥了有关“解放军四十多年没打过仗”的质疑,称这是低估了中国的军事实力和技术实力。
伯恩斯出席本次活动现场画面
美国公共媒体机构GBH于17日发布了伯恩斯出席活动的视频。对于一些人认为的“中国已经达到顶峰”的看法,伯恩斯说:“我们低估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实力。”
他表示,中国确实面临一些挑战,但不能因此忽视中国的实力。
他提到了自己在中国乘坐高铁的体验。
“首先是基础设施,中国的高铁太棒了,从北京到上海1000公里只需四个半小时,这是美国铁路无法比拟的。”
去年10月,伯恩斯乘坐高铁前往甘肃

“第二个优势是科学技术能力,这是未来几十年的关键领域。中国大学一年级学生里有34%学习工程或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而美国只有5.6%。要知道,中国的人口基数更大……这意味着我们在关乎未来的技术领域缺乏真正竞争力。”
伯恩斯谈到中国的军事实力时称,有人说解放军四十多年来没打过仗了,不值一提,“可我亲眼见过解放军,我认为我们低估了他们的军事实力和技术实力。”
9月18日,国防部长董军在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上发表讲话。董军部长表示,经历侵略、欺凌压迫的人民对军队充当霸权主义的帮凶,成为滥用武力的工具深恶痛绝。作为和平之师,中国军队越强大,制约战争的力量就会越壮大,世界和平与发展就会越有保障。
伯恩斯在活动中还表示,中国领导层具有战略眼光,可以进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长期布局。比如连续35年,中国外长每年1月的第一次出访都选择非洲,向非洲人表明他们是中国的优先事项。相比之下,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任期从未去过非洲,前总统拜登只去过一次安哥拉。
伯恩斯感叹,在战略布局这一层面上,美国难以与中国竞争。
“我认为,中国的科技、军事和经济实力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强大,我们不能再继续低估他们了。”他说。
伯恩斯表示,美国要与中国继续保持民间往来。他称,2019年中美之间有500万人次的旅游往来,2022年只剩19万,因此需要恢复旅游和人员交流。
“学生也是重点。”他说,十年前有1.5万美国学生在中国,到2022年只有350人。
“我努力推动杜克、斯坦福、耶鲁、加州大学等学校恢复中文项目和交换项目。我在大使馆有个优势,我的外交官和军官很多都会中文,因为他们大学学过、去过中国。如果我们继续减少交流,下一任大使就没有这样的人才储备了。”
伯恩斯对特朗普政府大肆裁撤政府雇员颇为不满。
“我在政府工作多年,见过两党政府的运作,我理解有时需要缩减开支。但过去几个月的裁员非常粗暴,直接解雇了3000名外交官,占总数五分之一,没有面谈,也不给缓冲期,有人正准备出国就被裁掉。他们给三小时打包走人,非常不尊重人。”
他说,美国未来无论哪党执政,如果有总统重视联邦官僚体系,就必须重建这些机构。“这损害了我们的外交能力,而中国正在这方面远远超过我们。”
2022年4月至2025年1月,伯恩斯出任第13任美国驻华大使。卸任后现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
在本月早些时候的一次采访中,伯恩斯表达了对特朗普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的不满。
“这一决定是种倒退。”伯恩斯抨击称,改名“正中中国下怀”,“中国会将此作为证据,表明美国是国际秩序的威胁,而中国才是和平的捍卫者”。
对于中美竞争,中方态度始终明确,渲染竞争有百弊而无一利,寻求合作是必需而不是选择。事实反复证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要跳出竞争对抗逻辑,照顾彼此利益和关切,寻求交流合作的最大公约数,画出合作共赢的最大同心圆,为中美两国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为全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贡献大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