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68岁丁阿姨每月房租能收2万,为啥还要做垃圾分类员?
10月19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反映,杭州骆家庄有个大妈,68岁了,每天在社区做垃圾分类员,一天工作4小时,收入才20元,她家有20间房子出租,每月光租金就有2万元,可阿姨说她不跳舞不打牌,根本闲不下来,就是劳动最喜欢……
丁阿姨所在的小区骆家庄
记者在骆家庄找到了这位垃圾分类员,丁雪莲,68岁,个头不高,1米49,干练短发些许花白,皮肤偏黑,戴着双层橡胶手套,在分拣垃圾。开口说话就会笑。丁阿姨很健谈,跟记者讲了自己的经历。
正在分拣垃圾的丁雪莲
丁雪莲说,她是安吉人,家里兄弟姐妹7个,她排行老三,上面两个哥哥,下面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从小就在家里干农活,挑水、割猪草、运毛竹、砍柴和照顾弟弟妹妹,一天学堂也没进过。
“六七岁我就带着篮子和刀去野外割猪草,上午一篮,下午一篮,一篮有十多斤,母亲对我很严厉,篮子不装满还会挨批,装满后我再用脚踩,尽可能多装一些。12岁开始上山干活挣工分,安吉竹子多,每天早上7点不到,我就上山报到,去晚了活儿分完就没得干了。分到一堆砍好的竹子,要运到山下
生产大队,我人小,只能一根根往山下拖,一趟得半个多小时,干到下午三四点才能运完,这样干一天,我能给家里挣1个工分,大人一天有12个工分。18岁,我开始上山砍柴,扛到山下,过秤卖给生产队,几毛钱100斤,一个上午我能砍200斤,全部扛下山得忙一天。早上要给家里挑水,我是大姐,中午在家要管4个弟弟妹妹。妈妈对我很严,事情做不好,要挨揍的……”
24岁,丁雪莲成了家,老公也是安吉人,那时候已经分产到户,自家有了竹山。
“自家竹山每年能砍两批竹子,一批能卖上万元,我们两个结婚7年有一儿一女。我老公把卖竹子的钱都输光了,饭都没得吃,每天拿南瓜、番薯当饭,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我就跟他离了。
“离婚的事不敢和娘家讲,怕被妈妈打,不敢回娘家,又没有工作,31岁我开始流浪,晚上睡草棚、牛棚,白天出去找人家要点吃的,走遍了湖州各地,最后几个月走来了杭州。流浪全靠双脚走,现在走路多了就会脚痛。
“来杭州以后,我去找保姆的工作,没人要。有一天,我在城站旁边街上遇上我五妹和妹夫,我认得他们,他们认不出来我,我看着他们哭,他们才发现我就是他们一直在找的大姐。我六妹嫁到杭州,家就在城站边上,那天五妹他们在杭州看六妹,正走去城站坐火车回湖州。五妹和妹夫赶紧开宾馆,买衣服,带我理发,当时我的头发都黏在一起分不开。”回忆起流浪生涯,丁雪莲双眼泛红,眼泪流了下来,她马上背过身用手抹。
左起:六妹、五妹、七弟、丁雪莲
“我还是不敢回娘家,之后去了五妹家,在五妹家生活了两年,帮他们摘茶叶,摘桑叶,养蚕,时间长了感觉不是个事,我还是想独自生活。37岁我又来了杭州,干起了保姆,一个月工资50元,照顾了一年老人,又在翠苑带了一年小孩,38岁那年,别人介绍我认识了现在的老公老胥,他今年80岁了。”
结束流浪生涯后那一年的丁雪莲
重新结婚后,丁雪莲改行做了保洁,在西湖电视机厂干了7年,又在小区做了几年保洁员。
儿子结婚后,先后有了孙女孙子,那些年丁雪莲都在家带孩子,直到孙子上幼儿园,她又去孩子的学校做保洁,最后一份保洁工作是在宝马4S店,有一天干活时伤了腰椎,突然路都不能走,公司派人把她送回家,休养了半年才康复。4S店又叫她回去,丁雪莲觉得已经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就放弃了。
在做垃圾分拣的丁雪莲
3年前,骆家庄开始垃圾分类,钱少活还脏,分类员很难找,最后找到丁雪莲,每天干3小时,早上7点到上午10点,每天20元。
“我每天都提前半小时到岗,一直干到10点,来拉垃圾的师傅都说我分类做得好,地面弄得清爽,垃圾桶盖子盖得也牢,不会垃圾堆起来顶开盖子。我是凭自己良心做事的,村里相信你让你来做,就一定得干好。我不是为了赚钱,一天才25元(丁阿姨说因为她做得好后来涨了5元),家里房租收入一个月就有2万元。”
丁阿姨说,她家的农居房一共4层楼,儿子一家住顶楼,她和老伴住2楼一个小间,其他21间全部出租,每间月租金从500元到1700元不等,前几年房租一年能有三十多万元,这两年也有二十多万元。
生活中的丁雪莲
“我不跳舞,不打牌,不打麻将,就喜欢劳动。如果闲下来,身体不是这痛就是那痛,有活干哪儿都不痛,干活能锻炼身体,赚的这点钱,我给孙子孙女零用,生日、过节、开学,每次给他们几百,儿子儿媳都叫我不要给孩子钱,我还是要给的。
“孙子孙女都是我一手带大的,小时候都是和我睡,孙女在马来西亚读大学,我有点钱就想给她,一碗水要端平,孙子那里也得给。孙女高考那年,我和她说等你考完来找奶奶,孙女考完我给了2000块。我和孙子说,你要听话也给,后来给了孙子好几百。
“我们一家人很亲很亲,孙女的微信在我的手机里永远都是第一位(微信的置顶好友)。家里人都叫我不要做垃圾分类员,我看村里也很难招到人,一区那边还差两个,一直招不到。我想干得动我就再干两年,实在干不动了,也只能让村里另外找人。”
记者采访了丁阿姨的几位邻居,都夸她人好。
63岁王大姐说,和雪莲做了几十年邻居,她人好,善良,很实在。
“她在她家房子边上摆了十几张椅凳,还有桌子,给小区老人休息聊天打牌用。她家这个地方,成了我们小区的老年活动点,只要不下雨,每天中午大家都聚一聚,聊聊天,打打牌。打牌不来钱的,只是为了防止老年痴呆。椅凳桌子不用时,她会码好,再用雨布盖牢。”
60岁徐大姐说,雪莲经常把家里好吃的,拿下来给大家,“她女儿拿来的饼干、山核桃,还有水果,我都吃过”。
76岁陆阿姨说,有人来租房子,雪莲看到还会给别家介绍。“她就帮我家介绍过租客的。”
丁雪莲的五妹告诉记者,大姐是全家最苦的那个,一辈子都很苦,家里兄弟姐妹多,只有大姐一天学都没上过,从小就帮家里干活,带弟弟妹妹们。
“我们出去玩,都想叫上大姐,但是很难叫得出来,有一次她来安吉我家玩,本来说好多住几天的,结果她心思都在那个垃圾分类上,又要回去,最后吃好晚饭,我老公把她送回了杭州。”
丁雪莲在安吉老家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陈卫民
编辑 肖旭
审核 罗祎 王晨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