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3秒读懂事件! 杨振宁逝世好友发声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杨振宁逝世好友发声

杨振宁逝世好友发声

(原标题:朋友曾盼杨振宁二次冲击诺贝尔奖)

杨振宁逝世好友发声(来源:极目新闻)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上世纪40年代赴美留学任教,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是20世纪物理学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回国20多年来,杨振宁在清华大学任教,在培养和延揽人才、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杨振宁先生的朋友王征曾担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是前亚洲电视主要投资者,与杨振宁交往多年。他告诉记者,杨振宁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从其他方面上也非常完美。“杨振宁生前曾讲过,这一辈子,遗憾不多。”王征说。

王征告诉@极目新闻 记者,据他所知,2021年诺贝尔委员会曾经联系杨振宁先生,向他要过“杨-米尔斯规范场论”相关工作的资料,王征和杨振宁先生的其他朋友们一直盼望杨振宁第二次冲击诺贝尔奖。他说:“杨振宁先生具备了第二次冲击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实力,但他很谦虚,并没有如此讲过。”

“杨先生的逝世,我认为是对物理学界,对于我们中国,是一个损失。”他说。

王征还告诉记者,在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先生获得诺贝尔奖时,两位先生都是中国人,一些资料错误地将两位表述为美籍华人。他告诉记者,1971年,杨振宁领衔,两次出席了美国方面的听证会,向美国方面强调钓鱼岛是属于中国的。(极目新闻记者 柳琛琛)

相关报道:

科学巨擘的世纪回望,一文解读杨振宁的百年人生密码

据新华社消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先生逝世

从1957年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领奖台,到21世纪初清华园的宁静讲堂,杨振宁先生的一生,是与中国现代科学史紧密交织的壮丽篇章。他是一位在微观世界中探索宇宙奥秘的物理学家,也是一位在宏阔历史背景下始终心系故土的智者。一文解读杨振宁的百年人生密码——

年轻时的杨振宁

传奇人生

1、12岁立志要拿诺贝尔奖,35岁如愿以偿

1934年,杨振宁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一本名为《神秘的宇宙》的书,他被书中所讲的奇妙的宇宙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所吸引,回家竟对父母亲说:“将来有一天我要拿诺贝尔奖!”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宇称不守恒理论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2年,美国“氢弹之父”特勒指出,杨振宁因为创建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应再次获得诺贝尔奖。

1994年,美国富兰克林学会将鲍尔奖颁发给杨振宁,颁奖文告中说:“(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深远地重新规划了最近40年物理学和现代几何学的发展”,“已经排列在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之列,并肯定会对未来几代人产生相类似的影响。”

2、杨振宁曾与爱因斯坦做同事

杨振宁逝世好友发声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16岁时杨振宁考入西南联大,1945年赴美留学。

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以后,在费米和泰勒的推荐下,去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做博士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杨振宁与仰慕已久的爱因斯坦成为了同事,并在统计力学方面和爱因斯坦有过短暂的交流,杨振宁一直为此感到自豪。

3、杨振宁回忆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谈话内容

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书房会见了杨振宁

1973年7月, 杨振宁在第四次来华访问期间,向接待人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请求——拜会毛泽东主席。7月17日,在周恩来总理和周培源的陪同下,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书房会见了杨振宁。

杨振宁说:“毛主席的兴趣非常广泛,那次一个半钟头的见面,从哲学到物理学,到怎么样做研究,都是我们谈的话题。最后走到门口,他跟我拉手照了一张相,他说我年轻的时候,也很想在近代科学方面做一些贡献,可是后来没做到,我很高兴你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成绩。这几句话我想是他由衷讲出来的话。”

杨振宁发言 资料图

4、几乎倾其所有奉献给清华

杨振宁81岁才定居清华大学,是因为清华太需要他了。

事情起初是清华大学希望建立高等研究中心,需要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大师来主持其事。时任清华校长的王大中在1997年向杨振宁发出邀请,而此时杨先生在美国还没退休,不能回国担任全职教授。他全职回到清华任教是在2003年。据统计,多年来杨先生和翁帆向清华捐赠的钱款,总数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他没有向清华索取什么,但是他几乎是倾其所有地奉献给了清华。

5、杨振宁对诗词气韵、气势的认识

杨振宁先生自述幼年时没有学过音韵学,不会作格律诗,只读过一些古诗,但对诗词的气韵、气势有认识,他说:“诗言志,心有领悟,才有好诗。”我在杨先生赠我的《杨振宁文集》《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中读到几首诗,如《空间与时间》:

玲珑晶莹态万千,雪铸峻岭冰刻川。

皑皑逼目无边际,深邃凝静亿万年。

尘寰动荡二百代,云水风雷变幻急。

若问那山未来事,物竞天存争朝夕。

这是杨振宁先生1978年7月21日赴西藏拉萨途中,飞越那木桌巴尔瓦山时所作。

潘建伟等学者眼中的杨振宁

年轻时的杨振宁

量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等三位学者通过几个关键词,呈现了一名享誉世界的物理大师的风貌。

杨振宁逝世好友发声

关键词1:治学之道

1957年,杨振宁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与李政道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是20世纪物理学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陈方正在讲述中说,这个理论在后来至少促成了6个诺贝尔奖的诞生。

“在科学贡献和成就上,杨先生是可以跟6个人相提并论的,这6个人就是狄拉克、海森堡、普朗克、爱因斯坦、麦克斯韦尔、牛顿。”陈方正说。

潘建伟在分享中提到,杨振宁的治学之道一直让他深受启迪。

“做学问,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同时也是正在快速发展的方向。”潘建伟说。

关键词2:文化烙印

在杨振宁身上,有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烙印。

杨振宁说:“我想,德者,就是做人的原则。如果要给自己打分数,这德、功、言,我自己觉得我做得还不坏,而且呢,是非常中国式的。我是从很早对中国就是很乐观的态度,我想80年代90年代我就是很乐观。我想这个所以乐观的地方,是因为中国文化传统对于今天的中国的影响,是非常之大。”

关键词3:家国情怀

杨振宁的题字

杨振宁曾表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帮助中国人的自信心增加了。

50年代前后,很多在美国留学、工作的中国科学家选择回到中国,当年,杨振宁在抉择时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杨先生一直心系祖国。1971年在中美关系没有解冻的情况下,他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回到中国,受他的影响,一些美籍华人学者纷纷回国探访。”潘建伟说。

杨振宁的至交邓稼先比他早半个世纪回国。1971年,杨振宁回国临别时收到邓稼先的来信,信中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意思是二人虽然在不同的地方,但殊途同归,都为祖国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4:奖掖后人

杨振宁推动了国内多所科研机构的成立,始终致力于为中国培养和延揽优秀人才。

1983年,杨振宁在香港发起创立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24年间,基金会资助金额累计达2000余万港币,资助基础研究项目数百个。

1986年,他推动创建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院。

1997年,他接受了清华大学的聘书,借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经验,推动成立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后来引进了姚期智、翁征宇、王小云等著名学者。

📸 张志远记者 胡宝善 摄
海报四川农村真实生活BBwBBw现象背后的故事“孩子,我带你回家”“莫欺我中华无肝胆,母亲膝下百万兵”!9月3日晚,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上,“刘老庄连”全员补齐的一幕令许多观众动容。82年前,在江苏淮阴刘老庄,82名新四军战士用生命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
杨振宁逝世好友发声图片
🦒 前四后八汽车之家景区著名烂尾楼重生豪华酒店借力文旅,有戏?封面图源|每日经济新闻资料图全文约1500字知名烂尾楼终于复活。9月26日,有媒体从贵州独山县委宣传部获悉,曾因规模宏大、设计独特而备受关注的地标建筑贵州独山原“水司楼”,经过近两年的改造升级,已正式以“紫林山豪利维拉酒店”的全新身份开门营业。
📸 刘宝瑞记者 李文信 摄
🙍🏼‍♂️ APK安装失败的解决办法-雷电安卓模拟器-手游模拟器安卓版9月15日,在网红“柴怼怼”直播间购买玉石的消费者称,他们通过警方提供的查询途径获悉,“柴怼怼”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一案已有初步进展。查询信息显示,警方已完成对涉案首批玉石饰品的价格鉴定和真伪鉴定。鉴定结果显示,目前已鉴定的30多件玉石产品的估价普遍介于30元至500元之间,其中15件玉石的真伪鉴定结果为“染色和田玉”。在查询页面中的“人员信息”部分显示:“柴怼怼”等人于9月8日被依法拘传,次日(9月9日),“柴怼怼”与其妻子肖某被刑事拘留。
传奇ゆ※芩勤※ 仙母水潺潺最新章节西宫太后新书作品小说晚安小说网参考消息网10月17日报道 据法新社10月16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约翰·博尔顿16日成为这位美国总统重返白宫后第三个被刑事起诉的政界人物。现年76岁的博尔顿被马里兰州的陪审团以18项泄露或藏匿国防文件罪提起公诉。
🦢 被车撞8月8日,据东方财经报道,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今日在中国品牌节回应玫瑰空调争议时表示,“你不喜欢有人喜欢,我就是要坚持去创新”。“玫瑰空调可能有一点不那么美,但它创造了世界首台,你敢吗?”董明珠反问。董明珠还向台下观众表示:“不用格力的洗衣机和冰箱,那就是你犯的错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