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2秒读懂事件! 恩施大山里的“最小教学点”开学,全校3个孩子1名老师高唱国歌庄严敬礼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恩施大山里的“最小教学点”开学,全校3个孩子1名老师高唱国歌庄严敬礼

恩施大山里的“最小教学点”开学,全校3个孩子1名老师高唱国歌庄严敬礼

极目新闻记者 李博

通讯员 黎袁媛 汤应彬

9月1日,恩施市最小的油竹坪教学点如期开学。全校唯一的老师李西年,带领仅有的3名二年级学生,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师生四人组成的校园,课程一样不落,饭菜每天不重样,这份坚守已在深山里延续了十年。

油竹坪教学点举行升旗仪式

油竹坪教学点距离白果乡集镇35公里,驾车需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约80分钟。守护这片校园的,是56岁的李西年。他已在教育岗位上扎根34年,其中在油竹坪教学点工作了十年。

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李西年把“安全”刻在了最前面。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下“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等内容。

“上午9点准时上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5分钟。”李西年表示,学校虽小,学校的课程却严格按照大纲设置,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一门不落。

4名师生的课堂

在众多课程中,困扰李老师的是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们学好每门课,他利用网络资源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先自学、做笔记,再转教给学生;遇到自己实在不太懂的就记在本子上,打电话向专业的音体美教师请教。

中午时分,食堂阿姨送来了午餐:牛肉炒豆芽、土鸡烧土豆干、炒菠菜。师生四人一起吃饭,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每天不重样,要保证营养。”李西年笑着说。

师生一起吃午饭

下午3时10分,结束一天的教学,李西年站在校门口,目送孩子们沿着山路远去。经过一年的朝夕相处,他们之间,已有了一种近乎亲情的信赖。

然而,等这3名学生升入三年级,就将前往集镇中心小学寄宿。若没有新生到来,这个教学点或许会被撤销。李西年心中不舍,却也明白,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教育资源的整合,山间的“微小学”终将告别历史。

“能帮到孩子一点,就很满足了。”李西年说,只要还在讲台上一天,他就愿继续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点灯人。

延伸阅读

村小也能出“学霸”,乡村六老师和他们的“袖珍”学校

这是一所特别的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少,全校只有6位老师和2名学生。生源最多时候,学校有600多名学生和十多位教师,教学质量更是远近闻名,曾经被评为“温馨村小”。今年,学校里只有2名学生在读。6位任教老师中,有4位是长春岭村本村人,他们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二十多年。这所学校,就是吉林省德惠市长春岭村小学。

“袖珍”学校开学第一天

豪华顶配教师阵容上岗

恩施大山里的“最小教学点”开学,全校3个孩子1名老师高唱国歌庄严敬礼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吉林省德惠市长春岭村小学举行了升旗仪式。学校的全部师生参加了升旗。与一般小学不同的是,长春岭村小学只有2名学生和6名教师,是一所“袖珍”的学校——乡村教学点。

在空旷的教室里,一场堪称“豪华顶配”的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了。

时德锋在给孩子上课

一天之中,6位老师要给这两个孩子上12堂课。而面对“六对一”的“热情攻势”,孩子们一会儿挠挠头,一会儿瞪圆眼,就是不能溜号。

国家规定一个小学生要上14门课,所以对于这6位老师来说,他们要完成14门课的教学工作,其实并不轻松,每位老师都承担着两个教学科目。

每天午休的时间,是长春岭村小学最热闹的时刻,师生之间亲如一家的温情,是两名学生最开心的时光。

村小老师也能教出“学霸”

对这两个孩子而言,老师们是师长,是玩伴,有时还是饭桌上的亲人。当知识用乡音传递,空旷的教室里也有了一些温馨和欢乐。现在6位在岗的老师中,有4位是长春岭村本村人。年少时,他们曾是坐在教室里的孩子,长大后,他们又回到这里,成为讲台上的点灯人,这根接力棒,一传就是几十年。

长春岭村小学的校长赵永和王艳秋老师是一对夫妻。12年前,因为孩子考上县城的初中,王老师一家搬到县城居住。

他俩都是长春岭村本村人,中师毕业后,两人一起回到长春岭村小学工作。转眼间,两人在长春岭小学工作了27年。

赵永和王艳秋夫妇在长春岭小学已工作27年

县城距离长春岭村小学有二十多公里,路况并不好,每天他俩都得开车四十多分钟才能到达学校。赵校长的桌子里的老照片,记录着学校的历史。

由于办学质量有口皆碑,长春岭村小学曾被教育部门评为“温馨村小”。村里的几代人都在这里读过书,其中也包含现在任职的4位老师。

王艳秋在给孩子上课

吉林省德惠市长春岭村小学教师 王艳秋:我那时候就想还得是上学,必须好好学习,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所以我也希望我回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这个地方的孩子也能走出去看一看。

如今,即便学校里只有两位学生,老师们依然以全部的热忱对待工作。上个学期期末考试,三年级的娄浩宇在整个乡里100多个孩子中,成绩排到了第三名,为长春岭村小学争了光。

而五年级的高国家虽然成绩没有娄浩宇那么好,但是他也非常要强肯学。

老师们的严格要求并没有换来学生的抵触情绪,相反这两个学生对老师们的评价都很高。

用爱点亮希望

恩施大山里的“最小教学点”开学,全校3个孩子1名老师高唱国歌庄严敬礼

根植乡土守望未来

在这个师生比例悬殊的村小课堂上,藏着最动人的师生情。长春岭村位于山岭之上,每天为了学校里的这两位学生,6位老师都要一路奔波赶来这里。有人说,这两个学生不能去镇上的中心小学上学吗?那里的学生更多,教学设施也更好。

记者了解到,长春岭村是距离大房身镇中心最偏远的村庄,距离镇中心小学有十五公里左右,沿途道路崎岖,即便开车也要穿过多个村屯,再经过一段省道才能到达。如果孩子徒步上学,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目前在读的这两位学生的家里都有实际困难,考虑到这些情况,教育部门保留了这个教学点。

娄浩宇的爸爸两年前经历了一次车祸,现在没办法干重活,而娄浩宇的妈妈有小儿麻痹症,也不能干重活,娄浩宇还有三个在读书的姐姐,个个成绩优异。这一家属于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政策重点帮扶的家庭。

在爸爸的农用小三轮上,娄浩宇要颠簸半个小时才能赶到学校。

长春岭村小学的另一名学生高国家是留守儿童,他的生活由70多岁的爷爷奶奶照顾。老人身体不好,实在没有能力每天接送孙子到镇上上学。

2024年7月的一场暴雨,校园积水严重,而学生们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座桥。为了保障两个孩子的安全,老师们冒着大雨护送这两个孩子回家。

图为长春岭村小学

这几天,娄浩宇的爸爸突发脑梗住院,病情危重,他妈妈在医院陪护,他每天由姑姑临时接送。

娄浩宇的爸爸还要面临着漫长的康复,而他的母亲有小儿麻痹症,腿脚不好,无法接送他上下学。

吉林省德惠市长春岭村小学教师 王艳秋:我觉得保留乡村教学点,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有没有都可以,但是对于极特殊的孩子,接受教育距离远了,它就是个问题。

在长春岭村小学的6位老师中,有4位是长春岭村本村人。学生少了之后,老师们本有机会调走,但是他们还是选择坚守在这里。

吉林省德惠市长春岭村小学教师 时德锋:我在这块已经可以说是工作了得大半辈子了,现在我们就是尽量把这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搞上去。

吉林省德惠市长春岭村小学教师 宋桂平:我会把我所学的知识,就是学生感兴趣的,毫无保留地教给孩子,站好我自己的最后一班岗。

用心用情尽本分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据记者了解,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德惠市村级教学点生源逐渐减少。当地教育部门为“保障义务教育全覆盖”,制定了过渡期动态调整的管理策略。去年,长春岭村小学有三个孩子升入初中,有老师被调去支援镇中心小学。这个办法既解决当下小规模学校的困境,又为未来乡村教育预留调整的空间。

时代奔涌向前,乡村的面貌在变,教育的形态在变,但乡村教师的身影始终不变。他们就像山间的老树,根系泥土,默默守护着一代又一代嫩芽。我们看到他们或许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有一笔一画写满黑板的认真,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有暴雨天一定要护送孩子回家的传承。用心用力用情尽好本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是六位乡村老师保持的初心,也是他们坚守的本真。

📸 刘造时记者 吴立功 摄
🐊 歼灭计划无敌版下载-歼灭计划Jet Attack Move内置菜男童右肱骨干粉碎性骨折近日,一名10岁男童因在洗衣机运转过程中伸手取物,导致右臂被严重卷入,造成右肱骨干粉碎性骨折。上海市儿童医院骨科团队接诊后,立即给孩子做了微创手术,孩子术后恢复良好。该事件再次为广大家长敲响警钟,儿童安全防护一刻不能松懈。
恩施大山里的“最小教学点”开学,全校3个孩子1名老师高唱国歌庄严敬礼图片
🏌🏾‍♂️ 伊甸园秘密入口”的神秘面纱-科学家与探险者的来源:新闻晨报去年秋天的一个深夜,上海浦东某高层小区一声闷响撕裂了寂静。20岁的台球助教杨小冉(化名)从17层窗口纵身跃下,当场殒命。她的生命终结在男友李志明(化名)的爱恨情仇之中,一场以欺骗为起点、充斥着暴力控制的畸形恋情,最终以最惨烈的方式画上句号。
📸 贾德善记者 余克勤 摄
探索国内产品的差异-一线、二线、三线品牌的比较(原标题:特朗普威胁“惩戒”,印度决定“硬刚”)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31日签署的行政令,美国将从8月7日起对全球69个贸易伙伴征收10%至41%的“对等关税”。在白宫网站公布的列表中,印度的“对等关税”税率为25%,在主要经济体中属较高水平,高于欧盟的15%、日本的15%和英国的10%。
🌊 全面整理的9.1版本比较软件下载推荐汇总大全(原标题:特朗普对韩国提了一个非分要求)文章来源:牛弹琴公号特朗普和李在明在白宫合影果然,还没见面,特朗普就给了李在明一个下马威。应该也是精确计算了时间,就在韩国总统李在明抵达白宫前,特朗普突然发推说:
中午字幕乱码亚洲无线码国内一区二区视频欧美激周五凌晨,当上海陷入沉睡时,灵石路1599号附近却出现一个个支起的小摊。由于大多摊主并未备灯,也没有人吆喝,在远处很难发现他们的存在。黎明之前,交易结束,摊位消失,街道归于沉寂。这种只能打着手电筒逛、天亮便消失无踪的古玩夜市,常见于江湖传说或文学作品,却在上海真实延续了十余年。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里的买家几乎都是浸淫已久的“老炮”, 不少还同时是玩家与商人。虽然许多普通市民对它一无所知,但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古玩圈里,灵石路的名号却早已传开,有不少外地玩家和商贩驱车数个小时专程赶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