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三进宫”空手而归,“特泽会”的三大信号和三大花絮
10月1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赴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工作午餐会面。
一如外界预期,由于特朗普前一天与俄总统普京通话后态度转圜,泽连斯基在此次会议期间并未得到美方关于提供“战斧”巡航导弹的承诺。
会议期间,特朗普在提供“战斧”一事上降低调门,呼吁俄乌“就地”停火。
泽连斯基则把不愿和谈的责任归咎于俄方,并建议用乌军无人机向美国换取“战斧”。特朗普和副总统万斯闻言相视一笑。
特朗普说了啥?
这是特朗普年初上台以来泽连斯基第三次到访白宫,时长不到3小时。
他第一次到访白宫时,美乌以激烈争吵告终。8月的“二进宫”则更为顺利,泽连斯基在7位欧洲领导人“组团”壮胆的情况下与美国进行了“非常好”的谈判。
此次泽连斯基再度孤身一人。尽管上周末他与特朗普电话沟通了两次,后者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战斧”,但普京16日与特朗普煲完电话粥、确定双方“相约布达佩斯”后,特朗普对俄施压调门似乎“180度大转弯”。
当时就有舆论预判:普京的“卡点”通话彻底打乱了泽连斯基的“牌局”,大大降低了美方供乌“战斧”的可能性。果不其然,此次泽连斯基并未落实“愿望清单”。
公开信息显示,特朗普在“特泽会”期间释放三个信号。
第一,他表示美国也需要“战斧”,并认为向乌提供“战斧”将导致局势“升级”,称“希望我们能够不用考虑‘战斧’导弹就结束战争”。
有舆论认为,特朗普与普京通话后改变了提供“战斧”的立场,降低了调门。不过也有消息人士称,特朗普并未完全放弃这一想法,美国政府已制定相应计划,以备总统最终决定是否推进举措。
第二,特朗普呼吁俄乌“就地”停火,按照现有战线“各自宣称胜利”。
但有评论认为,特朗普此番表态无异于让乌克兰割土让地。而且,在战场上占优的俄罗斯仍寻求扩大战果。特朗普的呼吁无法起到阻遏作用。

第三,特朗普排除了在布达佩斯举行美俄乌三方会面的可能性,但他与普京会晤期间,将与泽连斯基保持联系。
“双普会”预计于两周内或稍晚些时候举行。双方同意下周举行美俄高级别会晤。乌克兰方面表示,泽连斯基“仍准备好与普京会面”,可在除俄、白之外的任何地点以任何形式会面。
泽连斯基说了啥?
当泽连斯基被问及是否对乌克兰获得“战斧”更加乐观,他回答:“我很现实。”他说,他和特朗普讨论了美向乌提供远程武器问题,乌克兰需要为此作出更多努力。
泽连斯基还在会议上建议用乌克兰生产的大量无人机向美国换取“战斧”导弹。
听闻此言,特朗普和万斯相视一笑,这一幕被数十台摄像机记录了下来。特朗普证实,美国对乌克兰的无人机感兴趣。
被问及乌克兰愿为结束冲突作出哪些让步时,泽连斯基说,首先,需要坐下来谈;其次,需要停火。
他指责俄罗斯不愿回到谈判桌,呼吁美国对俄施加压力。泽连斯基还说,俄罗斯近日袭击乌能源基础设施,美国能源公司已准备提供帮助。
有哪些花絮?
花絮一:外套。
特朗普称赞泽连斯基穿了一件“非常时尚”的深色西装外套。“他穿这件外套真精神。” 特朗普说,“希望大家能注意到。”
有评论指出,特朗普接连几次品评泽连斯基的衣着,更像是一种讽刺。今年2月,泽连斯基因未穿西装到访白宫受到批评。在大国与小国的互动中,衣着被频繁提及,传递一种“你在被观察”“你需要遵守我们的审美或规范”的潜在信号,平等和尊重此时已荡然无存。
花絮二:领带。
美国防长赫格塞思的领带上有醒目的白、蓝、红三色条纹,与俄罗斯国旗上的条纹排列顺序相同,在美国代表团的盛装中显得格外显眼。

有网友认为,这似乎对泽连斯基具有挑衅意味。到底是“恰好撞色”还是“有意为之”,尚无法确定。
花絮三:肢体语言。
会议期间,特朗普站在泽连斯基身旁,手臂搭在他的背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延续了8月以来与乌方互动的良好氛围。但泽连斯基看上去则有点紧张和沉郁。耷拉的肩膀、抿紧的嘴唇、紧绷的身体都暴露了这点。
“他试图挤出微笑,站在那里毫无情感流露,仅象征性地点了点头,能明显看出他此刻的沮丧。”肢体语言学家伊利亚·阿尼申科说。
下一步怎么走?
接下来,外界将把关注点转向美俄布达佩斯峰会。不过多位观察人士认为,不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由于俄乌立场差距巨大,目前看不到停火的前提条件。
而随着波克罗夫斯克、康斯坦丁诺夫卡、库皮扬斯克等前线战场形势朝着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乌克兰谈判地位很可能受到削弱。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查尔斯·库普钱认为,对特朗普而言,促进俄乌和平比达成加沙协议更难。
首先,加沙战局基本定型,但俄乌战场形势不同。其次,美国对以色列的影响力远大于对俄罗斯的影响力。最后,制裁未发挥有效作用。即便未来美国对乌提供“战斧”,也不会成为迫使俄方达成和平协议的“灵丹妙药”。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玛丽亚·斯涅戈瓦亚表示,俄罗斯往往会在经济陷入困境、维持战争能力因国内原因变得日益困难时才会停止战争,目前尚未走到这一步。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张全
题图来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