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回应后,特朗普态度又变,美拿30万中国留学生说事,还要打?

中国稀土管制后,特朗普态度变了3次,不服输的心思溢于言表,美财长首次发话,点到了中国留学生,美方还要打下去?
在美总统特朗普威胁要对华加税100%后,10月14号,中国商务部进行了回应,主要表达了三点意思。一是驳斥美方的舆论抹黑,强调中国在稀土等领域进行出口管制,是根据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做出的正当做法,中方并没有禁止出口,且提前告知了美方。这一点是为了回应美副总统万斯的说法,此前他曾呼吁中国“保持理性”,抹黑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二是表明中方立场,美方要谈,大门敞开,美方要打,中国奉陪到底。这是对特朗普对华加税的正面回应,中国接下了战书,只要美方对中国商品加税,中方将进行有力反制,今年上半年的中美关税战就是例子。
中国商务部进行了回应
三是对美方提出要求,表示中美马德里会谈后,美方持续对中国进行打压,限制中国实体,警告美方不能边打边谈,要尽快纠正错误做法,拿出谈判的诚意。中方讲的三点意思,与之前的表态高度一致,比如对待美方挑衅的立场一直是奉陪到底,还有中国提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同样在商务部的发言中体现了出来。中国并不是无理挑事或者“不理性”,而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对美方的一种反制,正是识破了美方边打边谈的意图,中方才果断地停止了这种战略消耗。中方主动出击的背后,是手握稀土王牌的强大底气,以及中国全产业链的工业体系和军工科技领域的高速发展。

中美之间的博弈 网络图
中国商务部回应后,特朗普的态度又变了。当地时间10月14号,特朗普称尽管中美两国“关系公平”,但美国必须对中国“多加小心”。这是中方10月9号在稀土等领域发布管制措施后,特朗普态度的第三次变化,第一次是在10月10号,他威胁对华加税100%,限制关键软件对华出口。第二次在10月12号,他改口呼吁中国谈判,平息目前的态势。特朗普的最新态度表明,他对中国仍然有很大敌意,背后折射出美国对中国的零和思维和对抗图谋。特朗普态度的反复变化,暴露出美方对华政策的不稳定性,充满了个人主义色彩,同时说明对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美方并没有太好的应对策略,简单来说,美国手里没有牌了。
图为特朗普 资料图
在此之际,美财长贝森特想“凭空造牌”,10月13号,他对媒体表示,中国的管制措施是在“对抗全世界”,但对中美缓和局势保持乐观。北森特还提到了在美国留学的约30万中国留学生,称“所有选项都摆在桌面上”。此前美方已经用过这招,曾通过无端滋扰、盘查、遣返中国留学生等方式,破坏中美教育和学术交流。特朗普政府对学生群体下手,可以说上不得台面,恰恰暴露出美方的黔驴技穷,用贝森特的话说,中国在美国有30-40万留学生,而中国的美国留学生“只有800人”。

美财长贝森特想“凭空造牌”
除了这一招外,美媒还出了个点子,称美政府可以将中企从美国证券交易所摘牌,但贝森特并没有直接回应,如果美方这么做了,中方必然会对等反制,要知道在中国的美企也有很多,无论是消费品、日用品还是汽车等大宗商品,美企离不开中国市场,就拿大豆来说,中国停止进口后,美国豆农约1600万吨大豆堆在货仓卖不出去。在留学生领域,在华的美国留学生虽然数量不多,但如果美方对中国留学生出手,损害的是美国的国家形象,这种将教育政治化的做法,将吓阻其他国家的留学生赴美,美国失去的是全球人才。
从中方的回应看,这次是下定了决心,态度十分坚决,美方必须全盘梳理中美关系中不合理的地方,主动取消对华限制和打压措施,拿出切实的诚意,否则很难打破局面。特朗普政府与其对华威胁,不如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月底的中美会晤就是“检查作业”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