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新县一铅锌矿发生塌陷,村民称一个多月未解决 自然资源局:正在研究处理方案

近日,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全茗镇配偶村多名村民向红星新闻反映,该村一座铅锌矿于9月初发生塌陷,出现一个巨大矿坑。 村民称,事发一个多月以来,塌陷矿坑始终没有得到处理,严重影响村民在山上的农业生产、饮用水和居住生活安全。此外,事故发生后,涉事矿企并未在第一时间通知村民,仍在“偷偷开工”。
10月13日,涉事矿企开采项目负责人向村民解释,将重新评估矿道安全条件,对项目设计方案做修改,并补偿一定经济损失。大兴县自然资源局告诉红星新闻,县里正在研究处理方案。
当地村民:
矿山塌陷一个多月未处理
全茗镇配偶村位于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的西北部,地形以山岭为主。
村民赵先生向红星新闻反映,此次采矿塌陷发生于9月4日,起初村民毫不知情。9月8日,有村民上山务农,发现大拉山岭出现一个大面积的塌陷土坑,“当时现场有人在用混凝土填埋”。次日,全茗镇政府领导到现场查看情况,要求村民“三天内不要上塌陷区域活动,确保安全”。
赵先生告诉红星新闻,9月中旬,涉事矿企工作人员测量了塌陷区域,确定塌陷容积为“12×7×12m”,即1008立方米。“最近下了雨,塌陷面积可能又增大了。”
10月降水后,塌陷坑洞已积水 图据受访者
当地村民提供的图片和视频显示,塌陷矿坑周围已拉上警戒线,并设置了隔离网。在10月广西遭受新一轮暴雨侵袭后,此处塌陷矿坑储存了较深积水,形成一个小水塘。
据了解,涉事矿企为广西恒脉源矿业有限公司(曾用名“南宁恒脉源矿业有限公司”,简称“恒脉源矿业”),事发采矿项目为“大新县弄屯铅锌矿项目”(简称“弄屯铅锌矿项目”)。
红星新闻记者的查阅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批复了《关于南宁恒脉源矿业有限公司大新县弄屯铅锌矿采选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称《报告书》),显示该项目位于崇左市大新县全茗镇配偶村弄屯附近,拟申请矿权面积1.459平方公里,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开采矿种为铅、锌。

涉事铅锌矿的开采矿洞 图据受访者
该项目开发利用方案包含54个拐点坐标圈定的33个工业矿体。矿山采矿规模为60万吨/年,规划总服务年限19年;项目总投资56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975万元。
记者查阅的官方资料显示,2024年6月,该项目举行了采选项目签约仪式;2024年9月,该项目采矿权审批通过,矿区面积变更为1.4661平方公里,有效期从2024年9月至2040年8月。当年11月,大新县自然资源局公布了弄屯铅锌矿项目的采矿许可证,以及矿区范围。
今年1月,崇左市自然资源局公布弄屯铅锌矿农用地转用手续正式获批,其储存量超过千万吨,项目估算总投资7.71亿元。
10月13日,红星新闻联系全茗镇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该塌陷事故没有人员伤亡。
多名村民告诉红星新闻,一个多月过去,该塌陷矿坑仍然没有得到处理。
当地村民:
事发后矿企仍“偷偷开采”
红星新闻记者从弄屯铅锌矿项目的地图看到,该项目主要包括采矿区、矿井通道、尾矿区三部分,发生塌陷的地点位于采矿区顶部的大拉山岭。该山岭附近,分别散落着弄屯、谷山屯、逐轻屯等屯(组)。
广西恒脉源矿业有限公司大新县弄屯铅锌矿项目地图 图据受访者
据9月中旬大新县官方报道,配偶村有40多年的八角(香料)种植历史,全村95%以上农户从事八角种植,总面积3200亩,年产值近1200万元。

有村民告诉红星新闻,许多村民的八角种植田地就在采矿区域的山上,因为塌陷事故,近期他们已经无法上山干活。9月12日,配偶村村民大会要求矿企停止开采,“要把事故原因查明,把矿坑处理好,确保安全以后再开工。”但此后,有村民发现,恒脉源矿业仍在“偷偷开采”。
村民赵先生告诉红星新闻,9月13日,他上山去自家的八角种植田地,“突然一声爆破声从地下传来,山体发生抖动。”此后,村民多次与矿场工作人员交涉。
9月25日,村民提出诉求:一是矿场停止开采,赔偿塌陷山林的损失,恢复山林原貌;二是如果矿场要继续开采,必须一次性付清对该山林范围的全部征地补偿。
县自然资源局:
多部门仍在研究处理方案
10月13日,恒脉源矿业一位项目负责人廖总来到配偶村,向村民解释,此次矿山塌陷,是因为该地点位于一个“冲积沟的谷底”,由于前段时间接连下雨,谷底含水量大,造成溶洞泄漏。
涉事开采项目矿道内部 图据受访者
廖总还告诉村民,县执法部门和恒脉源矿业已经找了设计部门,对坑道的整体安全形势做了全面评估;针对此次塌陷,已经对开采项目设计做了修改,并将对塌陷造成的损失给予经济补偿;此外,为了确保安全,矿企在地表做了一些提示标识。
10月13日,红星新闻联系全茗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塌陷事故还在处理中,后续会给村民解释。”
大新县自然资源局告诉红星新闻,目前县里正在联合自然资源局、应急管理局等多部门统筹,研究处理方案。
红星新闻实习记者 陈龙 记者 刘木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