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授警告印度:华盛顿憎恨中国,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太成功

从布什政府到现在的特朗普政府,明明中美贸易额在日益增加,合作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但另一边显而易见的是,美国对华敌意越来越大。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用了一句话,揭示了本质问题: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
华盛顿现在之所以“憎恨”中国,并不是中国哪里不好或者做错了什么,恰恰是因为中国太成功了。
中国造让美国急得直跺脚
2025年10月,特朗普政府又一次对中国商品加税,这次直接加到100%,这已经是他当总统以来第三次玩这招了。
可结果呢?美国自己人先扛不住了——美国消费者抢中国电动车的劲头一点没减,因为美国本土车企根本造不出性价比这么高的车;苹果公司一算,就手机零件的成本,一下子涨了23%,新手机都没法按时发布;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还停了三天,因为美国的供应商扛不住关税的压力。
更惨的是美国农民,中国本来买美国大豆挺多的,现在转头去买巴西的,2025年美国卖给中国的大豆少了一半还多,伊利诺伊州的农民只能看着大豆在仓库里发霉。
为啥会这样?其实萨克斯早说过,中国有三个优势美国比不了。
首先是中国对美国市场没那么依赖,出口也就占中国GDP的17%,就算美国加税,中国还有其他市场能走;
其次是中国的工业体系太全了——按联合国的分类标准,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能把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全覆盖的国家,小到手机芯片,大到高铁车厢,自己都能造。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能把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全覆盖的国家
2024年的时候,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全球30%以上,比美国、日本、德国加起来都多;
最后是美国反过来依赖中国的商品和原料,就说稀土吧,美国80%的稀土都从中国进口,而且全球90%的高纯度稀土加工技术都在中国人手里。
后来中国说要对14纳米以下芯片用的稀土限制出口,美国半导体企业一下子就慌了,因为没了这东西,他们的芯片根本造不出来。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之前2025年4月,特朗普还试过把中国商品关税加到145%,本想逼中国让步,结果不到一个月就撑不住了,主动找中国说“咱们回到谈判桌上来”。
这事儿也印证了萨克斯的判断:关税战根本打不赢中国,因为中国的底子太厚了。

中国科技赶上来,美国慌了神
不光是制造业,中国在科技上的进步也让美国没法淡定。深圳华为总部里,有块大屏幕,上面随时能看到全球5G基站建得怎么样了。到2025年的时候,华为已经在全世界建了120万个5G基站,占全球总量的38%,而美国四大运营商加起来还不到10万个。
特朗普一看急了,下了命令不让美国企业用华为的设备,还逼着欧洲国家也这么干。但德国电信算了笔账,要是换成诺基亚的设备,5G建设成本得涨40%,工期还得拖两年,根本不划算,所以最后也没真听话。
还有华为的鸿蒙系统,2024年装的设备已经超过8亿台,手机、汽车、智能家居都能用,这直接威胁到谷歌安卓的垄断地位;大疆的无人机更不用说,全球民用市场里70%都是它的,连美国军方的“死神”无人机,都有13%的零件是从大疆来的。
中国在前沿科技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多,2025年中国研发经费占GDP的2.8%,超过了欧盟的总和,虽然美国是3.4%,但两者的差距一直在缩小。
美国一看拦不住,就想从其他地方卡脖子。2025年10月,特朗普威胁说要对波音飞机的零部件限制出口,想报复中国的稀土政策。
图为国产C919客机
可没想到这反而让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的替代速度变快了——中国的航空公司已经订了365架C919,预计2027年就能开始商业飞行。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后来发文感叹:“美国忙着跟中国打贸易战的时候,中国已经在重新搭建全球科技产业链了。”
中国全球做事,戳到美国霸权的痛处
图为莫迪和特朗普
这些年中国在全球搞的事,也让美国觉得自己的霸权地位不稳了。
比如马来西亚的关丹港,现在正卸着中国帮忙建港口的设备,这是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建好后马来西亚就能成东南亚的物流中心。
到2025年,中国已经跟152个国家签了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总共投了超过3800亿美元,像中老铁路、中欧班列这些大项目都建好了,实实在在帮这些国家改善了交通和物流。
2024年的时候,中国跟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到了2.3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32%;直接投资也有510亿美元,比前一年多了22.9%。
反观美国搞的“印太经济框架”,14个成员国在关税减让、供应链整合这些核心问题上吵来吵去,进展特别慢。
更让美国不安的是,中国还在推动“去美元化”——跟沙特签了35项合作协议,涵盖石油、核能、5G;跟巴西搞了本币互换,规模1500亿美元,以后两国做生意不用再通过美元结算。
2025年的时候,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里占的份额到了8.5%,超过日元,成了第三大交易货币,这直接动摇了美国的金融霸权。

图为莫迪 资料图
美国一看这情况,就想拉着印度制衡中国,承诺给印度F-35战机的技术,还支持印度加入联合国安理会。
但萨克斯跟印度说的时候很直接:“美国现在拉着你,是因为你还没本事威胁到它;要是哪天印度也像中国这样建起完整的产业体系,美国照样会堵你。”
这话一点没说错,印度现在的情况根本没法跟中国比——制造业占GDP还不到15%,比中国低了一大截;基础设施的投资缺口有1.4万亿美元,连修一条高铁都得跟日本借500亿美元;物流成本占GDP的13%,是中国的两倍;土地征收的法案十年都没通过,外资想建厂都没地方。
莫迪政府一直说要搞“印度制造”,想替代中国当世界工厂,但实际情况不太行。
2025年印度制造业增长率才4.2%,比中国的6.8%差远了;电力供应也不稳定,工厂一年平均要停45天;劳工法也死规定多,企业想解雇员工还得政府批。
而且中印现在贸易额已经超过1500亿美元,印度的药品原料、电子零件很多都从中国买,要是跟着美国跟中国脱钩,自己的制药、汽车产业肯定受影响。
2025年中国企业还在印度新能源领域投了80亿美元,这些投资对印度来说也很重要。
其实现在看得很清楚,特朗普政府忙着加关税、卡科技,但中国一直抱着开放的态度。
2025年进博会,128个国家的3000多家企业都来了,特斯拉、高通这些美国企业不光来参展,还签了几十亿美元的订单。这就能看出来,美国想靠霸权维持优势,中国靠实实在在发展赢人心。
对印度来说,真不是想着怎么替代中国,而是先解决自己的问题——物流成本高、政策不落地、基础设施差,这些不解决,想发展起来很难。
萨克斯说的没错,成功没捷径,中国四十年建起来的工业、基建、人才,不是靠喊口号就能复制的。
现在这个时代,对着干只会两败俱伤,一起合作才是正道,这是中国做出来的样子,也是全世界都认可的理儿。
信息来源:
《美国经济学教授:美政策的随意性与中国系统规划形成鲜明对比》中国青年网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美国无法阻止中国的崛起》中国日报网
《美国教授警告印度:华盛顿憎恨中国,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太成功》人大重阳网
媒体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