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法国海军在比斯开湾公海区域,公然拦截并扣押俄罗斯油轮“博拉卡伊”号(又称“长滩号”)。不过在俄方谴责后,不到48小时就放行了,该油轮载有11万吨运往印度的俄罗斯原油,法方称因未找到违禁品证据,随后放行油轮。不过船上中国籍船长与大副被短暂扣留,同时向中国船长发出传票,要求其于2026年2月赴法国出庭。
不过,就在中方还未出手之际,英国媒体《旁观者》就看不下去了,直斥法国行动为“政治噱头”,开始嘲讽法军。按照英国媒体的说法,欧洲根本上无力阻止这种运输行为。
法国海军公然拦截并扣押俄罗斯油轮“博拉卡伊”号
事件的起因是10月1日,法国特种部队以“涉嫌违反欧盟制裁”和“可能与丹麦无人机事件相关”为由,在公海登检俄罗斯油轮“博拉卡伊”号。该油轮悬挂贝宁国旗,隶属俄罗斯为规避制裁组建的“影子舰队”,从俄罗斯普里莫尔斯克港驶往印度瓦迪纳尔港。法国总统马克龙称此举为“重要行动”,但俄方回应“不掌握相关情况”,并指责法国行为属“海盗行径”。
随后经搜查未发现违禁品后,法国于10月3日放行油轮,使其继续驶向印度。然而,法方向中国船长发出传票,指控其“拒绝服从指令”,要求2026年2月出庭受审。看得出来,虽然船员虽未受人身伤害,但航行计划被打断,且面临潜在法律纠纷。
法国军方出动扣船
那么法方此举显然是不正规的,也是踢到了铁板,一方面,英国媒体就嘲讽法国行动“雷声大雨点小”,质疑其既不敢彻底扣押俄油轮,因欧洲依赖俄能源,又试图通过审判中国船长“挽回面子”。
另一方面,俄罗斯警告,将采取对等反制,可能针对法国商船或能源供应。而且更重要的是,印度作为原油买家,如果法国强行干扰商业航运,肯定会引发后者不满,甚至影响其与法国的军贸关系,如阵风战斗机订单,这不是法国想要看到的结果。
法国军人登船
不过从这次法国的行动看,政治象征大于实际效果,因为法国此次行动,为的就是试图在欧盟内展现“对俄强硬领袖”姿态,尤其在俄乌冲突陷入僵局、西方制裁效果有限的背景下。然而,法国迅速放行油轮,也进一步表明法国缺乏与俄罗斯直接对抗的底气和勇气
一方面是能源依赖制约,欧洲仍难以完全摆脱俄能源,若俄实施反制(如切断天然气供应),欧洲将彻底面临国内能源价格飙升压力。另一方面,法律依据薄弱,公海扣押民用船只缺乏联合国授权,仅凭欧盟单边制裁难以构成国际法理基础,所以法军此举,没有合法性。
事发地点
但没想到的是,船都放了,人也放了,法国还让中国船长出庭,但我个人认为最终是不会出庭,因为法方举动本身就不是合法行为,而这次针对中国船长的法律行动,可能意在转移国内视线并试探中方反应。而且事件涉及印度能源利益,法国若过度施压,可能破坏其与印度在防务领域的合作。所以法国此举也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但无论如何,这也进一步提醒了俄罗斯,能源东移需要加快了,俄或将更多原油贸易转向印度、中国等亚洲买家,并通过北极航线(受俄军保护)规避西方拦截。
而且法国也很清楚,如果自己不收手,无疑是破坏了全球航运规则,若各国效仿法国在公海单边行动,全球贸易安全将受威胁,以后谁都可以扣法国的船只了不是?但无论如何,法国扣押俄油轮虽暂告段落,但这也进一步暴露了,法国还是没能看清形势,贸然在公海扣押船只,损害的是自身的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