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要与以色列和解,胡塞武装写的一封公开信,让伊朗颜面尽失

最近,对于特朗普提出的20点计划,哈马斯已经原则上接受了,哈以双方即将在埃及,对细节进行进一步磋商。可以看出,美方的条件很严格,包括哈马斯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移交加沙治理权并解除武装,如果哈马斯接受,实质上已经是宣告了“投降”。而从哈马斯方面的反应来看,面对沙特、埃及、卡塔尔的施压,确实没有再打下去的心思了。主要原因还是双方军事实力差距过大,主动权在以色列手里。
与此同时,也门胡塞武装向哈马斯发表一封公开信,一方面宣誓“兄弟情谊”,另一方面强调了自己的行动自主性,称如果哈马斯有任何需要,胡塞武装可以随时开火或者停火,而此举,也让沉默已久的伊朗,陷入尴尬境地。
胡塞武装发言人讲话 资料图
目前对于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共同宣布“20点计划”,哈马斯回应称“有条件接受”,同意释放人员并移交治理权,但强调解除武装,还是需要以以色列结束占领为前提。但无论如何,解除武装,将加沙治理权交出去,对哈马斯来说无异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

而危机时刻,伊朗仍然保持沉默,没有做出任何表态,相反,胡塞武装却很够义气,胡塞武装在信中宣称对哈马斯的支持“以你们的需求为始终”,强调“不介入谈判细节”,但承诺“随时应要求重启军事行动”,
看得出来,胡塞的意思很明确,一方面是展示与哈马斯的团结,另一方面,暗示行动不受伊朗完全控制。而且只要哈马斯有需求,胡塞就继续对以色列大打出手。胡塞武装近年通过红海袭船行动扩大影响力,自称拥有10万兵力且武器自主化,但联合国报告指出其仍依赖伊朗的武器和技术支持。
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会晤 资料图
而伊朗作为“抵抗轴心”的核心支持者,未公开反对哈马斯的妥协,也未对胡塞武装的公开信作出强硬回应,看得出来,还是不想卷入其中,想要抽身事外,主要原因,还是伊朗因国内经济压力及国际制裁,难以持续承担地区代理人的成本。
而这次哈马斯的选择,更多是迫于现实压力,军事上,其有生力量遭重创,超2.5万人死亡,加沙人道危机加剧。政治上,阿拉伯国家集体转向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如沙特“2030愿景”优先稳定,使哈马斯失去外部依托,伊朗作为带头大哥,关键时刻不声不响,也是颜面扫地,其实就在哈马斯前领导人在德黑兰被暗杀后,以及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被推翻后,从伊朗的反应来看,也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这次预计在谈判中,伊朗还是会与哈马斯割裂。但需注意,哈马斯仍保留谈判筹码,它要求“以色列全面撤军后才解除武装”。
特朗普参加会议 资料图
但无论如何,相较于伊朗的沉默,胡塞武装的公开信,更有诚意,这也让伊朗的“颜面尽失”。原因很简单,伊朗未能协调盟友行动,黎巴嫩真主党、胡塞武装等虽声援巴勒斯坦,但行动更趋本土化,如胡塞专注红海利益,让伊朗难以统筹全局。而哈马斯的妥协,进一步削弱了“抵抗轴心”的凝聚力,从胡塞武装的公开信来看,也进一步暴露伊朗影响力局限性。加沙可能短期内,将按照特朗普的要求,由技术官僚机构接管,哈马斯彻底退出。
但哈马斯和胡塞武装的妥协并非终点,伊朗虽暂显被动,仍可通过隐蔽手段维系影响力。还是那句话,中东的“和平”从来不是大国强加的协议,而是各方利益动态平衡的脆弱产物。但显然在美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外交手腕面前,伊朗阵营还是落后一大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