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空袭卡塔尔打醒美媒!美国这样下去迟早会被以色列玩死

美军都看着,偏偏这次缺席?
“在许多人的眼里,美国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中东的安全。”
以色列空袭卡塔尔的哈马斯高层会议所在地
9月9日,多哈的天色和平常没什么区别,可在莱克塔菲亚区的一幢住宅楼,突然成了世界的焦点。这里,并不是战场,却成为战火落下的地方。“10枚精确制导炸弹,把一栋民宅变成废墟。”
据报道,以色列空军动用了15架战斗机,飞越3000多公里,从本土远程奔袭。任务执行时间精确到分秒,发射10枚炸弹,目标直指哈马斯高层会议所在地。
图为卡塔尔的位置
“行动后,以军战机安全返航,无一损失。”这一点也被外媒反复提及。在袭击的过程中,有5名哈马斯成员死亡,其中包括“哈利勒·海亚”的儿子与办公室主任,还有一名卡塔尔安保人员。官方称,以军的目标并未实现全部击杀。
美国后来声明:根本不知情,连卡塔尔政府也是在爆炸声后才接到通报。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用“100%背叛”形容自己的心情,表示要追究责任。
在袭击的过程中,有5名哈马斯成员死亡
“卡塔尔向来被认为是中东和平的中间人。”美军在乌代德基地的存在,给这里带来特殊身份。卡塔尔在哈马斯和以色列之间常年斡旋,这次却没能避免一场袭击。事件爆发时,哈马斯高层正在商讨美方提出的60天停火与人质交换方案。
特朗普7日提交议案,9日就发生爆炸。有人怀疑,美以之间的合作比外界想象的要紧密。
有人怀疑,美以之间的合作比外界想象的要紧密
“以色列方面强调,这次袭击并非偶发行为,而是早已筹划数月之久。”行动选在哈马斯高层开会时展开。美方发言人只用“unfortunate incident”描述这次轰炸,美国议长表态说“自己毫不知情”,而卡塔尔方面却毫不买账。

各方不解:以色列飞机如何绕开重重防线?
“中东各国雷达和美军体系本该无缝监控所有空域。”按公开资料,F-15I战机最大航程4500公里,但实战挂弹后航线会减少。15架战机加2-3架加油机,这样的大队伍,雷达为何全无反应?
以色列到卡塔尔的路线
业内认为:飞行路线要么经过约旦、伊拉克波斯湾上空进入卡塔尔,要么转道叙利亚,都是美军严控空域。分布在沙特、约旦、卡塔尔的大量美式雷达与防空导弹,为何这次“全都闭眼”?
“唯一解释,要么美国主动关闭雷达,要么美国事先放行。”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更吊诡的是,沙特、伊朗、土耳其等国对此表达了强烈谴责。中东友邦普遍认为:“打在卡塔尔的炸弹,等于打在自己头上!”美媒《国家利益》杂志更指出:这种事件会让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失去信任。
“美国,被以色列拖下水。”
特朗普被批评:美国的停火方案成了“诱饵”?
60天停火、人质交换,本该有可能缓和气氛。这一次,哈马斯高层慎重讨论,却未料招来空袭。以色列正是用这个机会,让哈马斯领导一起露面,实施猎杀计划。
如今哈马斯被削弱,谈判机会几乎消失。中间人的位置也变得尴尬,再无第三方愿冒着性命危险牵线搭桥。
外媒报道截图
再谈美国态度,美国白宫第一时间反应:“事件发生前以色列才知会美方。”但细究经验,这样大的行动,飞行编队规模极大,没有美方默许几乎不可能脱离所有监控。
美国的盟友们付出了巨额购武费用。仅今年沙特与美国签署的协议高达1420亿美元,卡塔尔也有420亿美元的采购。可花大价钱买的防护网,依然挡不住盟友的轰炸机。
仅今年沙特与美国签署的协议高达1420亿美元
“家门口失火,邻里人人自危。”
过去多年,卡塔尔忙着在哈马斯和以色列之间斡旋,希望推动和平,但空袭改变了一切。不止卡塔尔感到脆弱,整个海湾都开始怀疑自己的安全屏障。
美以关系在中东一直牵扯不断。这次以色列没有让美国事先知情的解释,区域内广泛产生了对美国不可靠的印象。“一场打击,伤了一大片关系网。”
未来的海湾,还能再容纳几个中间人?
有分析认为,只要内塔尼亚胡还是总理,中东动荡局势就不会平息。以色列的做法越来越不计较盟友感受,哪怕美国会被牵连。“谁敢再做和平斡旋者,谁就有可能冒生命危险。”
人道主义、外交努力、军事手段搅在一起,和平又渐渐远离。那些曾经相信美国安全庇护的国家,这次事件后多了几分失落和担忧。
美媒说得明白:美国如今在中东欠的账,已经太多。10月7日以后,整个加沙地带灾难连连,伤亡五万人以上。绝大部分是普通平民,很多还是妇女和儿童。美国没有阻止局势升级,还源源不断给以色列提供武器。
这一场多哈空袭,并没有真正解决什么,只留下一堆难以修复的裂痕。中东各国对美国的敬重减少了,美国对以色列的掌控力看上去也不如从前。
现在,和平越来越被战争的阴影笼罩。
“谁还能相信那些许下承诺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