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国内ai明星造梦鞠婧祎mv_时政新闻“脱下西装”跑外卖的白领们|深度聚焦

采写/温柠宁姜鸥桐 孙瑜

编辑/佟晓宇

唐筱晓在送外卖的路上

傍晚6点,在武汉一家银行上班的唐筱晓脱掉西装裙、高跟鞋,穿上冲锋裤,骑上小电驴,从城市白领摇身变为外卖骑手。从家里出发,经过杨四港大桥,晚风拂过,她能看见对面江岸上的一片落霞。跑单一个月后,她开始重新享受身边这些曾被她忽视的美好瞬间。

十年前,唐筱晓从金融专业毕业后,进入银行工作。如今,她31岁了,重复的工作内容让她感到倦怠。今年4月,她决定打破原有的“体面”,在业余时间成为一名众包外卖骑手。

除了唐筱晓,还有医生、程序员、大厂员工……他们出于相同或不同的原因,白天在大楼里处理病历、代码、文件,下班后骑着电驴穿梭于楼宇之间,寻求工作之外新的生活支点。

吸引这些城市白领的,不只是雨天翻倍的单价、活动激励的“红包雨”,还有每一单的完成,感受到的是一次压力的释放,一份确定的收获感。

杨四港大桥对面江岸上的落霞

“脱下西装,骑上电驴”

这两年,在银行工作的唐筱晓不得不频繁地和贷款逾期的客户拉扯,“电话不接,消息不回,也没什么其他好的办法,但上级又一遍遍催我把钱拿回来”。她告诉深一度,每天做着重复性的工作,还要拼命卷绩效、卷加班、卷关系,让她感到非常内耗。

2019年,她用自己的存款和父母的资助付了首付,在武汉买了一套90平米、两室一厅的房子。每个月她要付1800元的房贷。2023年,唐筱晓所在的银行开始降薪,如今她每个月到手收入4000元左右。

唐筱晓一直试图找个上手快且工作时间自由的兼职,缓解房贷压力的同时,也能让自己跳出工作带来的倦怠感。

唐筱晓的“城市骑行冒险”始于今年4月的一个星期五。那天,吃着晚饭的唐筱晓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了女生跑外卖的视频。她灵机一动,“小电驴我也有啊,就当先放放风”。第二天,她注册了众包账户,骑着用来通勤的二手电动车,接了第一单。目的地是3公里外的老旧小区,没有电梯。除了一辆电动车,没有任何辅助装备的她一手紧捏手机,一手紧握挂着外卖的车把,一路盯着地图导航。半小时后,她顺利将一碗热干面送到了客户手里。

最初的三天,唐筱晓只敢送完一单再接下一单,也不敢拒接任何订单,为的是积累经验。配备了手机支架、保温箱后,她开始给自己打气,试着两单一起送,到再后来,每次五单起步。四个月下来,她每周跑四五天,每天跑三四个小时,最高的一个月赚了近2000元。

不久前开始送外卖的公司白领,还有宋婷。大学毕业后,宋婷进入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了七年文职。每天朝九晚六、通勤四小时,到手工资在六千到一万元出头。“熬了这么多年,扣完社保公积金,也就这样。”父母眼中稳定和体面的工作,在宋婷看来却是“拿着死工资,职业前景一眼望得到头”。

糟糕的情况在2024年6月出现,公司收入开始变得不稳定。迫不得已,宋婷开始在业余时间试着接一些剪视频、做PPT的兼职,每单从几十到一百元不等。但收入不稳定、结算周期长等现实原因让她最终放弃,而“操作简单,门槛又低”的众包骑手吸引了她的目光。最重要的是,工资日结,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2025年6月起,白天坐在西三环大厦19层空调房中的宋婷,晚上骑着“电驴”穿梭在城市缝隙的大街小巷里。

开始并不顺利,常年坐在办公室,自称“i人”的宋婷更习惯一个人面对电脑。进店取餐,店员常误以为她是顾客。遇到商家出餐慢,她也不敢催促,“问都不敢问,就干等着”。如果顾客留言“别敲门,我下楼取”,即使订单快超时,她也默默等在楼下,怕自己显得不耐烦。

周娜一次送五六份订单

被困住时,动起来

像唐筱晓、宋婷这样“脱下西装,骑上电驴”的白领不在少数。美团发布的首份骑手年度职业报告显示,众包骑手占比呈持续上升趋势,从2022年的64.15%升至2024年的71.52%。

比起银行工作,唐筱晓认为跑外卖更有可控性,想跑就跑,不想跑随时可以停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她找到了新的平衡——工作中输入的压力,靠跑外卖得以释放。“这不仅仅是在赚钱,而是新的生活支点。”见缝插针的忙碌也让她重新感受到了时间的流动。

周娜是北京一家科技公司的品牌市场总监。今年3月,公司经历了一次大规模人事调整,由她担任品牌市场总监的部门被边缘化,她的薪资减半。到了7月,部门的20多个员工只剩下她和一位女同事——不久前也提出了离职。

同事和周娜的日常沟通也开始变得“不客气起来”,她能感觉到氛围的微妙变化。在一种“等着离职”的状态下,周娜每天午休时会出门走走,逃离办公室的压抑氛围。在写字楼毗邻的商场里,忙碌的外卖员经常与她擦身而过。

7月初的一天,她突发奇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尝试送外卖。周娜一位在大厂工作的朋友也在午休时间送外卖,只接近单。当天,周娜就注册了账户,第二天开始以步行的方式送周边办公楼和商场的订单,“想给自己喘口气,体验一下别的工种。”

周娜发现跑外卖“目标简单而明确”,起终点、时间、单价被清晰地一一列出,“送一单就挣一单的钱”。一个月后,周娜感到沉闷的生活被搅动起来了,自己变得更有活力了。“无论是去商家取餐还是给顾客送餐,一天都在接触人,与人说话、打交道。”

宛若磁极的两端,跑外卖的“动”吸引着在办公室“静”坐的白领们。

山东淄博的神经内科医生张晓在今年6月开始兼职送外卖。自从2024年8月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以来,张晓逐渐独立负责病人接诊到出院的全过程,这意味着要背负更大的责任。他必须全神贯注,不能出丁点差错,神经始终绷得紧紧的。

与工作压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业余时间的“无事可做”。备考医师执业资格的一年里,他的一天被工作和学习填满:每天上班挤出休息时间看书、听网课,下班后赶往补习班上课,直到晚上11点。成功考取医师资格后,莫名其妙而来的却是一种迷茫感,“不知道要做什么了”,下班后的大部分时间,张晓只是躺在床上玩手机,除了向同为医生的女友倾诉,他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直到6月,一个工作日的下午,张晓去医院门口拿外卖,好像突然被“点醒”,或许跑外卖,能让自己忙起来。下定决心后,他点进下载好的众包软件,开始了第一次“上线”。

张晓用视频记录自己的跑单生活

不止是跑跑而已

下班跑外卖,最令人兴奋的,是因恶劣天气、营销活动产生的各种即时奖励。这种即时奖励,带来的不止是收入,还有一种“解压的爽感”。

唐筱晓告诉深一度,下雨就等于下红包,是派单和单价的高峰。因网络热梗而催生的消费高峰,也是外卖员订单暴涨的时刻。唐筱晓原本一天跑三四个小时、赚七八十元的目标,因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而超额完成。当天她跑2小时,就挣了200块钱。

不过,有时遭遇“爆单”,她也会因为商家拖单导致超时。最久的一次,她迟到半小时,被扣了57块钱,“相当于一上午白干了”。不过唐筱晓欣然接受这种惩罚。她认为这种多劳多得、奖惩分明的模式“很公平”。

因为“看着好玩”开始跑外卖的马亮也“上瘾”了。

作为大厂的后端开发程序员,马亮今年27岁,手下管理着一个小团队,每天的日常是对接产品经理传来的客户需求,和代码打交道。下班后实在无聊,他在今年5月开始每天下班“打卡”,和女友一起融入郑州街道上外卖骑手的车流。在平台“补贴大战”的火热期,马亮一天能挣六七百元。

马亮说长线程的工作常让他感到自己像一颗螺丝钉。“我写的代码只是团队中的一部分,团队的代码只是整个开发端的一部分,开发端只是整个流程中的一环……”兼职送外卖给他带来了一种与写代码截然不同的节奏感。在众包系统“上线”就像游戏——在公告栏接收任务、完成任务、领取奖励,“送完一单就上一分,就有钱到账,一晚上忙完很有成就感。”

在新系统里找到自己的“生存策略”,是“脱下西装”跑外卖的白领都要面对的。

一个标价6元的订单,唐筱晓需要搬着一箱啤酒从一楼爬到五楼。因为客户地址填错,最后她反而被扣了26元。她累得气喘吁吁,自此“发誓再也不接这类重物单了”。选择熟悉的路线,避开实行人车分流的高端小区……一轮试错后,唐筱晓有了自己的一套策略。

宋婷也在为适应系统而改变着自己。一次深夜,她接到一个位于工业园区的订单,到了指定地点,宋婷却联系不上顾客,也无处放外卖。眼看订单只剩3分钟就要超时,平常讲话轻声细语的她,“当时把心一横”,在楼下大声呼喊:“47号外卖——47号!你的外卖!”喊了约5分钟,楼上的一位女生闻声开窗,帮忙叫来了顾客。

用了五天,宋婷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跑单方式:避开白天单价低、骑手多、容易卡餐的时段,专注于晚上8点后的订单。“起步价四五块的单子,到晚上九十点后能到六七块。”下雨天,她也格外积极,“单价能冲上十块。”这让宋婷感到兴奋,“用同样的时间,现在能跑出更多钱。”

宋婷和唐筱晓都将自己的经验分享到了网络上。帖子发出后,唐筱晓收到了不少在职网友的咨询。跑外卖的第二个月,她干脆在帖子下专门组建了一个讨论群,供众包骑手交流抢单、获取激励的技巧。如今,这个群涵盖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人。

马亮骑行在郑州的街道上

“只有适不适合”

质疑的声音也有。

“这是违反从业相关规定的吧?”“是在抢专职骑手的饭碗吗?”甚至有人恶语相向。唐筱晓感到委屈,“我不偷不抢,靠自己双手,为什么要骂我?”

宋婷的公司里,有人兼职跑滴滴,有人送外卖。对于外界“知识分子下场跑外卖”的议论,宋婷不以为然:“孔乙己的长衫,脱就脱了。”

曾有专职骑手跟马亮说,“我要是有你这个工作,我绝对不会去跑外卖”。马亮有点无奈,笑着解释,“如果你也要一天到晚和产品经理、宣发、策划扯皮,写代码写不出来,写完后再一遍一遍改,可能你下班也想去跑两单”。

相比躺平和内卷,马亮将兼职跑外卖定义为一种“轻量级的努力”,让他可以周中加个鸡腿,周末吃个50块钱的蛋糕,过上“咬咬牙能够到的生活”。

对于还要跑多久、怎么跑,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在宋婷跑外卖的两个月里,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往常“会顺着惯性生活”的她,主动选择了当前最适合自己的兼职,并锚定了新的方向。最近,她边跑外卖,边在求职网站上海投简历,“现在我就是想找份有提成的工作,哪怕起点低些,但总有机会。”

唐筱晓关闭了外卖软件的位置、电话、附近设备、媒体和文件的隐私权限,“这样大概率不会接到同事的订单”。相关的“偷跑”经验贴里,唐筱晓细致的罗列出“保姆级”攻略,成为了她社交账号上点赞数最高的帖子。

谈及被单位发现的后果,唐筱晓也有点拿不准,“可能最多就是被约谈”。唯一一回被熟人撞见,是在唐筱晓送餐的途中。戴着口罩在路边,唐筱晓略带尴尬地解释自己在减肥,嘴上打着哈哈,心里却“紧张得要命”。对方显得有点惊讶,最终只是夸唐筱晓“瘦了不少”。“成年人嘛,大家内心懂的就相会一笑。”唐筱晓说。

在城市骑行的路上,唐筱晓逐渐发觉:淋雨,比听领导“画饼”快乐;夜骑,比办公室的自己鲜活;等红绿灯的间隙,晚风比空调更治愈。唐筱晓慢慢适应了这样的双重身份。“我不仅可以在专业上发展,也可以在小电驴上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有适不适合。”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唐筱晓、宋婷、张晓、周娜、马亮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京青年报【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ai明星造梦鞠婧祎mv_时政新闻
三个少女按摩记HD中字讲述了哪些情感成长与职场挑战的故事7月以来,一个似乎“反常识”的事情突然引起了广泛讨论:“本升专”。一家名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校,是热议源头之一,其2025年招生数据显示,“该校今年继续面向本科生招生,计划招收135人”。事实上,这校从2022年开始,便尝试面向本科招生。已满十八带好纸巾从此转人竟无人问津背后原因令人深思云(原标题:"回去要被批判?"洪秀柱:我无所谓)据中国新闻网消息,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9月2日抵达北京,出席九三阅兵。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洪秀柱谈“回去被批判”:我无所谓。洪秀柱回应“回去被批判”(资料图)
2025-09-03 ♋ 国内ai明星造梦鞠婧祎mv_时政新闻外交部发言人就印尼总统普拉博沃来华出席“9·3”纪念活动答记者问。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8月31日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全国民众保持冷静,并宣布取消国会议员部分特权,以回应近期持续升级的社会抗议活动 图:人民网问: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已乘专机抵北京机场,他是否将出席3日上午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请予证实。杏TVapp下载杏TV电视版无广告免费下载v550普京出席联合记者发布会据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网站8月15日报道,在俄美峰会前,美国特勤局跟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安保团队在安克雷奇展开了联合安保行动。俄罗斯国家保镖协会负责人、前克格勃官员阿列克谢·福纳廖夫介绍了阿拉斯加峰会期间的安保细节。
国内ai明星造梦鞠婧祎mv_时政新闻
📸 钱汉祥记者 阎庆民 摄
2025-09-03 🫘 国内ai明星造梦鞠婧祎mv_时政新闻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媒体12日援引两名白宫官员的话称,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晤可能在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市安克雷奇的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举行。当地时间14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通报称,此次俄美领导人会晤将于莫斯科时间15日22时30分(北京时间16日凌晨3时30分)开始。普京和特朗普将在翻译的陪同下,以“一对一”形式进行会晤。随后,双方将举行“5对5”模式的代表团级别磋商。少妇深受男性欢迎李在明携夫人出访8月24日,韩国外交的一个关键交汇点,面向日、美、中三个大国的高层接触几乎同步进行。当天,总统李在明带着17年来首份韩日首脑间共识文件结束访日之行;接着马不停蹄赶赴下一站美国;同时,总统特使团开启访华之旅,后续可能还有国会议长“接棒”来华出席九三阅兵活动。
国内ai明星造梦鞠婧祎mv_时政新闻
📸 林莽记者 杨惟义 摄
げ 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8月30日文章,原题:我害怕对中国的无知 美国及其盟友如澳大利亚,竟对本国民众通过思想交流和人员往来增进对华了解的前景感到恐惧。美国人为地设置交流障碍,澳大利亚亦步亦趋。近期签证政策及文化学术交流的有关政策调整,加速“脱钩”中国,从而制造隔阂与分裂。然而,当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了解中国——其历史、抱负与政策。申鹤的惩罚游戏v30汉化版本正式发布玩家们等待已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