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丨抗日名将吉鸿昌后人回忆外祖父给妻子遗书:为时代而牺牲,不必过伤悲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1934年临死前留下的绝笔。
除了这段绝笔,吉鸿昌还给妻子写下了一封遗书,安慰妻子“不必过伤悲”,嘱咐她照料孩子。
8月8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天津吉鸿昌故居,吉鸿昌的外孙女郑吉安向记者回忆起这封遗书,声音依然有些颤抖。
▲吉鸿昌外孙女郑吉安讲述外祖父往事
吉鸿昌,1895年出生于河南扶沟县。1913年进入冯玉祥的部队,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逐步升至军长。后因不愿打内战等原因被解除兵权,强令出国“考察”。1932年,吉鸿昌回国呼吁抵抗日本侵略,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冯玉祥组建抗日同盟军,吉鸿昌在其中担任军长。当年7月,吉鸿昌率军收复多伦(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收复失地。
1934年,吉鸿昌在天津家中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之后被枪决,时年39岁。
8日,在吉鸿昌旧居里,工作人员以沉浸式演绎的方式向记者复原了当时的场景:
临死前,吉鸿昌留下绝笔,并向行刑者表示:“我为抗日而死,绝不能跪着受刑,我要坐着死。我为抗日而亡,绝不能让你从我的背后开枪,你要从我的面前开枪,我要亲眼看着敌人的子弹是如何射向我的。”随后,吉鸿昌坐在椅子上被处决。
▲吉鸿昌旧居内用沉浸式演绎还原就义的场景
吉鸿昌的外孙女郑吉安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的名字就是为了纪念外祖父。当年外祖父离世后,外祖母用房子抵押筹集了8万银元,赎出了吉鸿昌的遗体。
郑吉安的童年是在外祖母的病床前度过的,年幼的她时常听外祖母讲起外祖父的故事,外祖父写给外祖母的那封遗书是郑吉安最常听到的。
“红霞吾妻鉴。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家中余产不可分给别人,留作教养子女等用,我笔嘱矣,小儿还是在天津托喻先生照料上学,以成有用之才也。”郑吉安说,每当读到这封遗书的时候,外祖母都是泪流满面,既有对外祖父的那种精神上的追随,也有对亲人的那份怀念。
▲吉鸿昌遗书
“姥爷是一位抗日英雄,如果要给姥爷说一句话,我想对他说,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您应该看到了我们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您的遗愿已经实现了。”说到这里,郑吉安的声音已经有些颤抖。
红星新闻记者 刘亚洲 天津报道
编辑 包程立 责编 邓旆光
📸 李四光记者 郑义 摄
🩸
如何解决真实亲子乱一区二区问题建立健康的家庭教育关系近日,知名时尚品牌Zara的两则广告因模特看起来“瘦得不健康”在英国被禁播。据英国广播公司(BBC)6日报道,Zara因商业广告模特形象问题遭到监管处罚。英国广告标准管理局(ASA)以模特“瘦得不健康”为由,强制要求Zara从官网下架两张广告照片,引发行业对时尚审美标准与健康导向的讨论。
〖
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属于你的爽与躁多近日,江苏苏州一65岁三高老人被女婿爆改成腹肌大爷的视频引发关注,女婿孙先生介绍,去年10月2日开始带岳父减肥,“第一个月瘦了29斤,后来停了3个月,今年2月又开始,一个月瘦了17斤,累积两个月瘦了46斤。”孙先生表示,如今岳父也一直保持运动,“也没再长胖。”
📸 张成基记者 宗敬先 摄
💵
足球直播无插件足球足球比赛高清直播足球直播吧文 观察者网 阮佳琪据中国新闻网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向近20多个国家寄出关税信函,哈萨克斯坦是其中唯一一个中亚国家,被加税25%。新关税措施将于8月1日起生效。这一“棍”打得哈萨卡斯坦颇感费解,因为该国与中俄接壤,与美国的贸易量并不多。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数据也显示,去年两国货物贸易总额约为34亿美元,美国贸易逆差为13亿美元。
☪
当旅行者意外发现胡桃自我满足背后隐藏的故事让人唏嘘不已8月7日,潇湘晨报记者从家属处获悉,上海民警刘某涛猥亵继女案一审将于8月11日宣判。潇湘晨报此前报道,2024年11月28日下午,上海民警刘某涛猥亵继女案一审在虹口区人民法院开庭。检察院以刘某涛涉嫌猥亵儿童罪、强制猥亵罪提起公诉。(此前报道:民警猥亵继女案上海一审开庭,女孩勇敢出庭!安慰自责的母亲:不是你的错,是他在犯罪)
♌
动物之森动画片高清电影网装修工地现场父母是保护未成年人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履行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的监护职责。因无人帮忙照看小孩,杨林夫妇外出务工时将女儿小囡带在身边,不料小囡意外坠亡。究竟谁该对小囡的意外身亡负责?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不久前对这起生命权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厘清各方责任。
何以中国丨抗日名将吉鸿昌后人回忆外祖父给妻子遗书:为时代而牺牲,不必过伤悲
何以中国丨抗日名将吉鸿昌后人回忆外祖父给妻子遗书:为时代而牺牲,不必过伤悲:21岁小伙被骗缅甸妙瓦底,父亲:他用支付宝发消息求救,完不成百万美金业绩遭殴打,缅甸,广东,北海,广州,阿立,支付宝,特朗普: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已“非常接近”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