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称中国要出兵乌克兰,外交部明确回应,也给了俄罗斯一个交代
俄罗斯已经两次公开提出要中国参与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否则俄乌谈判无法达成共识。
昨天,德国媒体《星期日世界报》爆出猛料,称欧洲外交官从中国政府消息人士那里获知,中国愿意向乌克兰派兵维和,但要求必须得到联合国授权以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名义进入乌克兰。
图为中国维和部队
对此,西方媒体还发表评论表达了两个方面的担忧:
一是,中国等全球南方国家进入乌克兰维和,功能和定位必然与西方国家的安全保障发生冲突。中国要求以联合国名义进入,意味着安理会对维和行动拥有一票否决权。而西方国家想建立类似北约第五条的机制,不愿接受其他组织监督。
二是,欧洲国家认为中国与俄罗斯关系亲密,一旦发生冲突,难以保持中立立场。
实际上,西方国家知道中国不太可能派兵,在如此关键的时刻,他们发布这样的报道,其实就是在渲染紧张氛围,逼中国提前表态。因为俄罗斯一再要求中国参与,俄乌双方产生了分歧,谈判就无法继续下去,俄罗斯得以拖延时间。但如果中国提前表态不参与,俄罗斯就找不到拖延的理由。
中国外交部记者会现场
毕竟事关中国的声誉,今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该报道进行了回应,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有关报道不属实。那么,中国为何对出兵乌克兰保持谨慎态度呢?
首先,泽连斯基政府的态度是绕不过的门槛。 没有乌方的明确邀请和全力配合,一切维和计划都只能是纸上谈兵,任何国家的维和行动都将寸步难行。目前,基辅方面对中国介入维和的态度极其微妙,甚至可以说是抵触。
泽连斯基政府高度依赖西方军事援助和政治支持,其安全诉求的核心是寻求加入北约或获得类似北约第五条(集体防御)的强力保障。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等非西方国家在联合国框架下介入,无疑会限制西方国家的影响力,这是泽连斯基不希望看到的。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其次,乌克兰战场情况复杂,维和行动充满风险。俄乌双方打了三年,都杀红眼了,脑子里都是仇恨。双方战线长达1500多公里,犬牙交错,即便达成停火协议后,前线也很难避免冲突和对峙。这种情况下,夹在中间的维和部队随时都会面临炮火的威胁。
更重要的是,俄乌战场与非洲等国的战场显然不同,双方动用了大量高科技力量。战场上遍布着地雷以及未爆炸的炮弹,阵地上也遗留着大量手雷等武器。每向战场前进一步,都可能面临着生命危险。中国没有必要让子弟兵去冒这个险。
图为俄乌前线
最后,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与中国的参与方式有本质的区别。 西方对乌的安全保障是在北约或双边协议框架下进行的,目的是在乌克兰建立北约第五条的机制。一旦战争再次发生,他们很可能对俄罗斯动武。而即便中国参与,大前提必然是维护和平,绝不会帮任何一方。
而且,纵观中国参与的海外维和任务,都必须获得联合国授权,以联合国名义参与。西方国家会天然地视中国维和力量为对其战略目标的干扰和制衡。这会使双方军事力量形成“暗中较量”的局面,极易把中国拖入东西方阵营对抗的泥潭。
泽连斯基和士兵握手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既给了西方国家一个明确答复,同时也给了俄罗斯一个交代。
俄罗斯反复提及要中国参与安全保障,虽然没有明面上说希望中国派兵,但内心肯定是这么想的。毕竟乌克兰找来了一堆帮手,驻扎在俄罗斯边境,俄罗斯自然也希望找帮手。
但中国的答复,显然是排除了派兵的可能,这也给了俄罗斯一个交代。中国也有自己的难处,尤其是一个当事国并不接受中国参与,中国自然也没必要在无关自身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花费太多精力。
当然,不派兵到乌克兰维和,并不代表对俄乌冲突甩手不管。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说“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国希望推动俄乌双方通过政治对话解决问题,自然会在政治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
若俄罗斯确实需要中国参与安全保障,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说服乌克兰同意。二是在联合国框架下。中国完全可以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身份,在外交层面为双方提供安全保障,而不是直接派兵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