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访美前,2.5万吨核战舰出海,俄专家哀叹:再也追不上中国

普京访美前,美俄之间的“较量”也同步展开,北约在阿拉斯加演习,俄军也连续搬出新武器,前有号称无限射程的核动力导弹,后有2.5万吨“核巨兽”战舰。
美俄之间的“火药味”十足,特朗普再次威胁施压,要求俄罗斯停火,否则将面临“非常严重后果”;俄方虽然没有正面回应,但一艘排水量2.58万吨的核动力巡洋舰高调传出即将出海测试的消息,似乎是对美方威胁最有力的回应。不知这艘俄方“12年磨一剑”的王牌战舰,能否为俄罗斯海军挽回局面?
俄军连续搬出新武器
世界最大巡洋舰,为俄罗斯撑场面
对于特朗普的威胁,普京需要回应,且必须是以一种符合俄罗斯“大国”身份的强硬姿态回应,除了威胁不到美国的陆军,以及不能轻易动用的核力量之外,海军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但现实是残酷的:俄海军水面舰队在俄乌冲突中暴露的窘境世人皆知,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的沉没,“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长期趴窝维修,新型驱逐舰与护卫舰的建造进度缓慢,这不仅是技术装备的失败,更是体系作战能力崩塌的象征。
在此窘境下,“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的改装,被视为俄海军维持“大国颜面”的最后抓手,通过堆砌导弹垂直发射单元、升级防空系统,试图证明其仍具备区域拒止与战略威慑能力。
尤其是该舰若搭载“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等先进武器,理论上可对美军航母战斗群构成一定威胁。
当然,俄方显然也没指望能够凭借一艘战舰就打赢一场现代海战,这样做只是为了向国内民众和西方世界传递一个清晰的政治信号:在常规力量遭受重创、经济制裁持续加压的背景下,俄罗斯仍拥有大量不容小觑的“大国重器”托底。
作为“基洛夫”级的三号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最核心的特征就是“核动力”,在战略核潜艇之外,展示一艘庞大、显眼、携带核动力装置的水面舰艇,其潜台词是俄罗斯维持其海军大国地位与战略威慑能力的决心不容置疑。
面对特朗普施压,俄方需要做出回应

“核巨兽”存在大量短板,俄罗斯海军没有了体系支持
但是,正如前文中所说,该舰改装的核心是堆砌火力:174个垂发单元,240枚反舰导弹,纸面数据倒是颇为唬人,然而,现代海战早已不是“大炮巨舰”的蛮力比拼,而是体系的对抗,而这恰恰是当前俄罗斯海军最致命的短板。
首先,“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的态势感知全面落后,其电子设备水准远远落后于同级别战舰的水平。
这意味着什么?在信息主导的现代战场,这艘巨舰如同一个高度近视且耳背的巨人,它庞大的雷达系统可能无法有效穿透现代电子干扰,探测距离和精度远逊于对手,对战场态势的理解将严重滞后且失真。
此外,没有强大的预警机、侦察卫星、高速数据链支撑的“海洋态势感知”网络,它携带的再多导弹也如同盲人手中的利剑,不知该刺向何方。
与此同时,为了塞下如此多的武器和电子设备,其电磁兼容性必然面临严峻挑战,众多大功率雷达、通信设备、电子战系统挤在一起,相互干扰将成为常态。
这不仅极大削弱了各系统的效能,更会在战场上产生巨大的、难以隐藏的电磁信号特征,成为对手反舰导弹和电子战系统的靶标。
更重要的是,现代海战强调编队协同作战,然而,俄罗斯海军目前缺乏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水面护航舰艇,“纳希莫夫”号即使出海,很可能也处于“裸奔”状态。
没有预警机提供空情预警和指挥引导,没有电子战飞机压制敌方雷达和通信、掩护己方,没有强大的防空驱逐舰组成多层防御圈,它庞大的身躯和核动力装置在对手的体系化打击面前,生存能力极其堪忧。
俄罗斯的改装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俄专家哀叹:中国用20年完成追赶

俄罗斯海军的尴尬处境,也让一些“恨铁不成钢”的俄罗斯专家,越来越频繁地将目光投向中国,在俄罗斯军事网站“topwar.ru”上,有专家就表示了对中国海军,尤其是歼-15TD电子战飞机和完整作战体系的惊叹,恰恰反衬出俄海军困境的根源,也揭示了中国海军崛起的真正力量所在。
俄专家看到,中国海军的威慑力,绝非依靠某一型“超级巨舰”,而是源于其成体系、成建制的跨越式发展。
文章中还提到,电子战飞机歼-15TD+舰载预警机空警-600+岸基预警机/轰炸机+055型驱逐舰的组合,构成了一个覆盖侦察预警、指挥控制、电子对抗、火力打击、区域防空等全要素、全链条的现代化航母战斗群作战体系。
中国的歼-15TD让俄专家“眼馋”
其中的每个节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高速数据链深度交联,形成“1+1>2”的合力。
而055驱逐舰之所以被称为“导弹母舰”,不仅因其垂发数量多,更因其强大的信息处理、指挥控制和协同交战能力,能作为整个编队的信息火力枢纽。
歼-15TD电子战飞机的出现,更是补齐了中国航母编队对抗强敌(尤其是依赖电磁频谱作战的对手)的一块关键短板,这种体系化的力量,是任何单一平台,无论其吨位多大、火力多猛,都无法比拟的。
可以预见,中国海军的体系化建设仍在高速推进,新质战斗力不断生成(如电磁弹射航母、新型核潜艇、高超音速武器整合等),发展方向清晰明确,朝着建设一支能在大洋深处维护国家利益的蓝水海军而不断努力。
体系作战才有未来
而俄罗斯海军,正不可避免地滑向“区域干涉型海军”,其水面舰队“三流化”趋势难以逆转,未来能维持其战略核潜艇部队这一“最后的遮羞布”已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