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观察者网 张菁娟
特朗普政府对印度祭出的50%关税大棒已落地半月有余,这个曾在2019年对美国杏仁、苹果挥出报复性关税的国家,此次却显得异常克制。
英国广播公司(BBC)3日报道称,这其中既有地缘政治层面的动作,包括印度尝试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印俄领导人还在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期间同乘一辆轿车,以此向美国传递不满信号,也有国内层面的纾困举措,莫迪宣布为陷入困境的出口商提供帮助,且即将实施减税措施以减轻关税对出口的冲击。但截至目前,印度唯独对“直接报复”三缄其口。
报道指出,德里的处境颇为艰难。与最大贸易伙伴美国的关税僵局持续时间远超预期,双方贸易谈判陷入停滞,本就受损的两国关系更是因美国官员日复一日的指责而进一步恶化。
这种僵局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据估算,若50%的关税长期维持,印度GDP或缩水0.8%。本财年印度对美出口可能减少多达350亿美元,纺织、珠宝和皮革等关键行业的数十万个工作岗位将面临风险。
被逼到绝境的印度,会选择报复吗?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大棒并非首次落下,而印度也并不畏惧报复。2019年,当美国拒绝豁免对印度钢铁和铝征收的更高关税时,印度便对约28种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涵盖杏仁、苹果等。
但专家表示,这一次,升级贸易战并不符合印度的利益。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教授特利斯(Ashley Tellis)在接受《连线》采访时表示,“报复是一种代价高昂且徒劳无益的策略,因为归根结底,印度对美国的依赖程度超过了美国对印度的依赖。”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印度对美商品出口额达860亿美元,几乎是美国对印商品出口额的三倍。
全球贸易研究倡议组织创始人斯里瓦斯塔瓦(Ajay Srivastava)告诉BBC,印度深化与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的接触,都是明智之举,并补充说,现阶段进行直接报复还为时过早。
他认为,印度至少应等待六个月,以评估美国行动的全部影响,毕竟特朗普及其顾问的行事风格难以预测,除了已实施的50%关税,不排除还会有额外措施出台。
当地时间2025年8月27日,美国洛杉矶市,商店内出售从印度进口的商品
一些专家还提醒,印度应警惕在贸易战升级的情况下,美国可能将关税扩大到服务、数字贸易和外包等非商品领域。这些领域占印度GDP的6%。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月底已警告称,将修改H-1B非移民签证制度。
目前,H-1B签证每年配额上限为8.5万个,广泛用于科技、工程等领域雇主引进海外专业人才。其中70%的H-1B签证由印度人获得。BBC指出,此举表明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影响已超越贸易领域。
报复风险极高,印度的次优选择是什么?
专家认为,应对美国关税风险的最佳缓冲措施是出口市场多元化。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此前对路透社表示,受关税冲击的出口商将获得印度政府的财政支持,同时政府还鼓励他们开拓中国、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市场。据报道,印度政府已承诺为出口商提供财政援助,且印度商业和工业部官员表示,政府已选定近50个国家作为印度产品拓展出口的目的地,尤其是纺织品、加工食品、皮革制品、海产品等。
印度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巴苏(Kaushik Basu)近日也在世界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撰文称,现在是印度“与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等国家建立经济和外交关系的时候了。这也意味着要加强与其他担忧特朗普关税影响的国家的贸易与合作,特别是在欧洲和拉丁美洲”。
斯里瓦斯塔瓦对此表示认同,在他看来,利用外交联盟和贸易多元化是印度向华盛顿“施加压力”的最佳选择,将有针对性的报复仅作为最后的手段。
报道称,目前已有迹象表明,德里方面正积极加快其他贸易协定的达成。7月与英国签署全面协议后,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Piyush Goyal)表示,印欧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
但多元化并非速效良方。新加坡贸易专家詹德亚拉(Srividya Jandhyala)告诉BBC,对单个出口商而言,在没有合作伙伴、客户或业务关系的新市场寻找客户难度很大。而且转向新市场需要成本,如果新客户需要专门的产品线、机械、设备或组件,印度出口商必须考虑在未来关税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这样的投资是否值得。
专家称,鉴于特朗普政策的反复无常,从长远来看,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已非选择而是必然。
斯里瓦斯塔瓦建议,印度政府应全力以赴加快市场多元化,比如带领特定行业的贸易代表团前往新市场,并在阿联酋和墨西哥等国建立出口枢纽以绕过美国的高额关税。
在他看来,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通过技术和质量升级基金来紧急增强国内竞争力,以支持出口商。
来源|观察者网
延伸阅读
当地时间9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来访的波兰新任总统卡罗尔·纳夫罗茨基。在发布会上,当记者质疑特朗普为何一直不对俄罗斯采取行动时,印度却意外“躺枪”。
特朗普反驳对俄没行动:我制裁了印度 推文截图
根据白宫发布视频,一名波兰记者询问特朗普,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为何你上任后把时间花费在演讲和表达自己的失望之上,却迟迟没有对俄采取行动”?
话音刚落,特朗普似乎“恼羞成怒”,连连反问这名记者“谁告诉你的”“你是哪家媒体”……
“你怎么知道没有行动?我对印度采取了二级制裁,我怎么没行动了?”特朗普回答称,印度可是俄罗斯能源的最大买家之一,制裁印度“会让俄罗斯付出数千亿美元的代价。”
他继续质问道:“你管这个叫‘不行动’?我还没采取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措施呢。”
特朗普还让波兰记者“找份新工作”。他为自己辩解称:“两周前我采取了行动。当时我说,如果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印度就会有大问题,这就是正在发生的事情。所以别跟我在这儿逼逼赖赖。”
9月3日,波兰总统到访美国,特朗普出动F16和F35战机迎接 社交媒体
特朗普上任之前承诺尽快解决俄乌冲突,但时至今日仍无明显进展。
上个月,特朗普就乌克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努力。8月6日,特朗普的特使维特科夫到访莫斯科,与俄总统普京会晤3小时;15日,特普会在阿拉斯加隆重举行;18日,特朗普在白宫接见来访的泽连斯基和一众欧洲国家领导人;两次会晤后,各方均表示,俄乌双边会晤和美俄乌三边峰会即将举行。
当时,不少人对俄乌局势感到乐观,提前开起了香槟。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18日在白宫表示,特朗普“打破了僵局”,并称“如果我们处理得当,我们就能结束这一切。”
然而迄今为止,俄乌双方仍未确定双边会晤的时间和地点,并就领土问题互不相让。与此同时,战斗似乎并没有更接近结束,彼此之间的致命袭击持续不断。
美国《大西洋月刊》此前援引消息称,特朗普正大发雷霆,对俄乌僵局不耐烦,并认为乌欧的领土和安全要求“不切实际”。一名美国高级官员称:“他(特朗普)只是想结束这一切,但几乎不管如何结束。”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盯上了印度,施压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能源。
特朗普8月份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额外关税,使总关税水平达到50%。这项额外关税措施将于当地时间8月28日生效。特朗普称,这是为了“惩罚”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特朗普政府官员还一直对印度加码施压,对印度横加指责。
面对特朗普的贸易压力,印度政府态度强硬。与此同时,莫迪加大与俄罗斯、中国、巴西等国家互动。9月1日,莫迪参加在天津举行的上合峰会。此外,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透露,普京计划于今年12月前往印度,参加第23届俄印领导人年度峰会。
9月1日,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发文炮轰印度,控诉印度在对美贸易问题上“完全单方面”,并从俄罗斯购买大量能源和军事设备。印度媒体对此反应一致,纷纷将之与莫迪的中国之行联系在一起。
“在上合峰会期间,莫迪与中国领导人会晤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讨论了美国关税威胁,”印媒新德里电视台(NDTV)写道,“几个小时后,特朗普却怒不可遏,加倍为对印度征收50%的关税进行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