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强迫中国二选一,坐上谈判桌并签署协议,否则支付157%关税

特朗普又吹牛了,强迫中国必须二选一,要么坐上谈判桌并签署贸易协议,否则向美国支付157%关税。
特朗普借着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来美国访问并举行记者会的时候,公开对中国发出了威胁。
特朗普会晤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特朗普说,他认为中国会坐到谈判桌前,跟美国达成一个非常公平的协议,如果中国不照办的话,那么中国就要向美国支付157%的关税。
特朗普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他最近一个星期对中国的立场,可以说是该一再变脸,这意味着什么?
特朗普威胁中国支付157%关税
特朗普借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美之机抛出的"157%关税威胁",本质上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政治闹剧。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其政策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已在2025年5月被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为"越权",相关关税实施已被部分暂停,这种缺乏法律支撑的威胁,不过是"纸老虎"式的虚张声势。
回顾2018年特朗普首次对华加征25%关税的历史教训,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仅未降反升,2024年反而达到创纪录的3820亿美元,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显示,那一轮关税政策使美国GDP损失700亿美元,导致24.5万个就业岗位流失。
特朗普与媒体互动画面
如今故伎重演,只能证明其政策工具箱的匮乏与战略思维的僵化。
关税威胁的背后,是美国经济早已无法掩饰的"内伤"。这种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正在反噬美国自身的经济根基。
抗议的美国民众
从民生层面看,关税直接推高了进口商品价格,2025年4月对华自行车关税加征至81%后,美国市场上的中国产自行车价格从370美元飙升至608美元,涨幅近70%。
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月CPI环比上涨0.5%,为2023年8月以来最大涨幅,其中服装、家居用品等进口商品价格贡献显著,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得不承认关税已成为"通胀的重要推手"。
美国通胀危机依然很严重
实体经济领域更是一片惨淡,2025年二季度美国GDP增速虽达3.8%,但主要依赖人工智能等虚拟经济领域的投资,制造业PMI已连续6个月低于荣枯线,农业带遭遇系统性危机。
威斯康星州大豆价格从2023年每蒲式耳15美元暴跌至9美元,该州农业年收入损失超1亿美元,94%的家庭农场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警告,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7.9万亿美元,已处于"经济心脏病发作"的边缘。
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7.9万亿美元
普通民众则成为关税政策的最终买单者,CNN调查显示61%的受访者认为关税"显著降低了生活水平",53%的家庭不得不削减非必要开支。
而特朗普声称要保护的制造业岗位,却因成本上升加速流失,2025年9月美国私营部门减少3.2万个就业岗位,创2023年3月以来最大降幅,其中制造业裁员占比超40%。
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中国早已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反制体系,特朗普的威胁不过是对中国战略定力的误判。
在关键资源领域,2025年4月中国对七类中重稀土元素及稀土磁材实施出口许可制,直接切断了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生命线"。
中方稀土管控直接切断了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生命线"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报告称,欧洲约1/4的稀土磁体生产企业因中国限制被迫停产,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战斗机生产线也面临停工风险,日本财政大臣不得不公开承认中国稀土政策"令整个半导体行业感到恐慌"。
供应链重构方面,中国企业通过"一带一路"加速布局海外产能,玉柴集团在泰国建设的柴油发动机工厂2025年8月投产,年产能达5万台;欢乐家集团收购印尼棉兰市椰子加工基地,形成"东南亚原料+中国品牌"新模式。
行驶的货轮
这种"跨国多栖"布局使中国对美出口依存度从2018年的19%降至2025年的12%,而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势头强劲。
前8个月甘肃对共建国家出口同比增长21.5%,云南对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538亿元,中老铁路进出口货运量突破1500万吨,西部陆海新通道年发运量破百万标箱,这些数据印证了中国供应链的韧性与活力。
多边合作层面,中国积极推动RCEP高质量实施,与东盟启动自贸区3.0版谈判。
港口内的集装箱
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吸引3300家企业参展,签署超百个合作项目,同时与欧盟重启投资协定谈判,深化金砖国家经贸合作,逐步构建起"去美元化"的贸易体系,形成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战略包围。
从政治维度审视,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更像是一场为2026年大选造势的"政治豪赌"。
其团队测算关税议题能争取约15%的铁锈地带选民支持,但现实却是61%的美国民众反对关税政策,特朗普整体支持率跌至38%,创80年来总统任期同期新低。
更严重的是关税导致共和党内部分裂,34名共和党参议员联名致信特朗普,要求停止"损害美国企业"的关税政策。
特朗普讲话画面
国际舞台上,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不仅针对中国,也挥向盟友,2025年4月对欧盟汽车征收25%关税引发欧盟反制,对价值40亿美元的美国威士忌、摩托车等产品加征25%关税。
加拿大、墨西哥等北美自贸协定伙伴也纷纷采取报复措施,导致美国农产品对加出口下降18%,这种"美国优先"的做法正在瓦解二战后建立的盟友体系。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警告,美中贸易摩擦可能使全球经济产出减少7%,并导致多边贸易体制"陷入瘫痪",而中国联合120多个国家发起的《全球贸易安全倡议》,正推动建立以规则为基础的新型贸易秩序,两相对比,美国正逐渐沦为国际社会的"孤家寡人"。
历史总是在相似的轨道上重复,从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加剧大萧条,到2018年中美贸易战美国自食苦果,贸易保护主义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特朗普的157%关税威胁,不过是这一历史规律的又一次注脚。
中国有足够的底气和能力应对挑战,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14亿人口的庞大内需市场成为全球经济"稳定器",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数字经济、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中国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
反观美国,过度依赖金融衍生品和虚拟经济导致实体产业竞争力下滑,关税政策不仅无法扭转这一趋势,反而会加速相对衰落。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所言"特朗普的关税武器,最终会把美国变成一个'经济孤岛'"正在成为现实。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时间站在中国一边,当特朗普还沉迷于关税威胁的幻觉时,中国早已在更高维度布局未来,这种战略定力与发展智慧,正是应对一切外部挑衅的最有力武器。
参考资料: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注定失败”—— 专访美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中国日报网
媒体报道截图
——今日俄罗斯RT
媒体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