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散步误踩“化骨水”不幸身亡:危险化学品管理再敲警钟
危险化学品为何会遗弃在居民日常出入的空地?
文| 李思寻
2025年9月14日凌晨,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一位52岁的涂姓女子在医院里停止了呼吸。五天前,她只是像往常一样出门散步,却因在一片拆迁空地上不慎踩破了装有氢氟酸的容器,被强腐蚀性液体灼伤双脚,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根据余杭区闲林街道办事处通报,9月9日上午,52岁的涂某某在闲林中路附近的一片空地散步。那是一片尚未完全拆迁的区域,没有围挡,也常有居民在里面种菜、遛弯。当天,她的脚突然踩破了一个废弃的容器,随即有液体泼洒而出,接触皮肤瞬间造成强烈腐蚀和灼痛。涂女士因双脚被严重烧蚀无法行走,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经检测,这些液体被确认是氢氟酸溶液。民间俗称它为“化骨水”,其危害远不止表面的烧伤:氟离子能迅速渗透皮肤,深入破坏肌肉和骨骼,并与血液中的钙结合,引发低血钙和心律失常等全身性中毒反应。尽管医院对涂女士进行了积极治疗,但病情不断恶化,最终在9月14日凌晨不幸去世。
9月15日,闲林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确认涂某某为“误踩废弃氢氟酸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生态环境部门已完成现场无害化处置,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中。
据知情人士透露,事发当晚警方和环保人员曾连夜两次进入现场,挖掘出两个盛有氢氟酸的壶状容器。至于这些危险化学品为何会出现在居民日常活动的空地,官方尚未明确说明。有居民称该片空地属于征收范围,后山拆迁迟迟未启动,地块多年无人管理;也有人推测可能是附近小作坊、企业或个人违规遗弃的工业化学品。目前,氢氟酸的具体来源仍在调查中。
事件曝光后,一度有传言称“医院因不具备条件拒收”,引发公众对急救体系的质疑。不过官方通报中并未确认这一说法。
医疗界人士解释,氢氟酸中毒处理确实有一定专业门槛,一些基层医院可能缺乏专门的解毒药物和救治经验。根据澎湃新闻从参与收治涂某某的一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滨江院区)医生处了解到,死者涂某某送到医院时情况已很不理想,全身各个脏器功能受损衰竭、电解质紊乱,抢救的机会已经不大。

氢氟酸是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广泛用于玻璃蚀刻、金属清洗、半导体制造等工业领域。它具有极强的腐蚀性,既能腐蚀玻璃和金属,也能快速穿透皮肤,深入至深层组织甚至骨骼。中毒的危险性在于:氟离子与血液中的钙、镁结合,导致低血钙症,从而可能出现肌肉痉挛、抽搐,严重时引发心律紊乱和心脏骤停。
医学上将其归类为最危险的强腐蚀性化学品之一。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OSHA)和中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都将氢氟酸列入重点监管对象,要求严格储存、运输与废弃处理。然而在此次事件中,氢氟酸却出现在一片居民随意进入的空地,最终酿成悲剧。
事件发生后,多家媒体和健康机构紧急发布氢氟酸急救指南。
医生还提醒人们,即便初期症状轻微,氢氟酸伤害也可能在数小时后突然恶化,因此必须第一时间送医救治。而医院的类似病例一般是化工厂事故,一般在生活中很难遇到,作为普通老百姓不用担心。
而9月16日,人们现在仍能在网购平台上搜索“氢氟酸溶液”“HF水溶液”“氢氟酸清洗剂”等,页面上却可直接跳转出多家在售的标准溶液 。价格从8至42元不等,部分商家的销售数量甚至超过1万+件。
而在商品页面上,不少商家提及其功能,写有“清洗玻璃霉斑、彩虹斑去除玻璃3C标志、图案,蚀刻玻璃、瓷器陶瓷,石头作旧、酸洗金属,去除表面氧化物”等宣传语,但在页面内介绍产品时却仅说明“戴好手套、棉签蘸取;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如若接触到皮肤,立即用清水清洗。”但并未提及要在通风、戴安全面罩的情况下使用,也并未提及剩余试剂的保存问题 ;同时注明免责条约“买家拍下即默认使用常识和化学使用经验”等内容。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化学教师表示:“普通人甚至未成年人能够轻易买到危险化学品,这不仅仅让人担心他们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更令人忧虑的是这些化学试剂用完后的残余物如何妥善处理。”他建议,相关部门和电商平台都应进一步强化监管:一方面,应明确化学品的分类标准,清晰界定哪些化学品可以公开交易,哪些具有危险性必须禁止出现在平台上;另一方面,网店在销售时也要严格审核卖家的资质,从源头上减少不规范操作带来的风险。
据记者了解,2025年9月12日,共有12件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同年10月11日。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提出,要对危险化学品实行电子标识和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和监控,同时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危险化学品的信息化监管。
涂女士的死亡引发了热议。公众质问:危险化学品为何会遗弃在居民日常出入的空地?拆迁区域为何多年无人监管?如果事先有围挡或警示标志,是否可以避免悲剧?

法律界人士指出,《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均对危险废弃物的储存、转运和处置有明确规定,遗弃氢氟酸的行为涉嫌违法。若查明责任主体,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可能面临刑事追责。
截至目前,涂女士家属正与街道办沟通善后事宜。有关赔偿、责任认定等问题仍未公开。当地政府表示,会继续调查危险化学品来源,并对辖区范围展开隐患排查。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广州日报、大河报、潇湘晨报
医学与艺术共鸣,新民周刊举办国内首场创新科普音乐会
西贝道歉!罗永浩邀请贾国龙直接对话,此前被朋友公开叫板
奸淫妇女10人、敛财超500万元,河南一邪教头目自封“玉皇大帝”,案情披露→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