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巴基斯坦总理府迎来了一批特殊客人。美国战略金属公司的高级代表团在与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会谈后,与巴方签署了一项价值五亿美元的投资协议。
出席这次会谈的阵容异常强大,不仅包括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陆军首席元帅,还有多名联邦部长。
美巴达成协议,聚焦关键矿产开发与加工,其中涉及稀土元素等。此外,着力拓展物流基础设施,意在提升双方于资源利用和运输领域的合作质效,实现互利共赢。
美国企业对巴基斯坦的兴趣并非突发奇想。这笔五亿美元的投资将由美国战略金属公司投入巴基斯坦矿业领域。根据谅解备忘录,合作将从巴基斯坦出口锑、铜、金、钨和稀土元素等矿产开始。
巴基斯坦总理讲话画面
协议还规定美方将在巴基斯坦建设多金属精炼厂,为美国市场生产中间产品和成品。下一步,双方将组建团队评估巴基斯坦的资源基础,确定关键出口矿产,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对美国而言,这项合作关乎减少对华依赖的战略布局。全世界90%以上的稀土加工都离不开中国,美国一直设法绕开中国稀土供应链。
巴基斯坦接受这笔投资背后,是严峻的经济现实。目前巴基斯坦外汇储备不到90亿美元,债务压顶财政赤字年年飘红,甚至连基本进口都得精打细算。
五亿美元投资放在巴基斯坦当前经济背景下,确实是一笔“救命钱”。美国人的投资不仅是资金,更是一个“信号”,巴基斯坦希望借此向国际社会表明:国际资本可以进来了。
巴基斯坦还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
巴基斯坦还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这个拥有2.2亿人口的国家,85%的石油依赖进口,每年为能源进口支付超过160亿美元的外汇,几乎占据了国家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
稀土元素作为国防、航空航天和技术行业的重要的矿物质,已成为中美博弈的关键物资。美国试图在全球建立不依赖中国的稀土产业链和供应链,不断拉拢盟友参与。
巴基斯坦并不是美国唯一的目标。在哈萨克斯坦,美国八月一日起加征25%关税,瞄准其占全球40%的铀矿和35%的中国稀土进口量。
非洲战场同步推进,美国推动卢旺达与刚果(金)签署矿产开放协议;拉美方向上,特朗普政府频繁接触巴西,寻求稀土合作替代中国供应链。
特朗普接受采访画面
美国拉拢巴基斯坦背后有着更深远的地缘战略考量。特朗普上台后,美印关系因为关税贸易等问题出现裂缝,这让巴基斯坦方面看到了机会。
美国正在通过“印太战略”重构区域影响力,而巴基斯坦无疑是这一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就在美巴协议签署的前一个月,美国对印度加征了25%的关税,理由是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对美国来说,与巴基斯坦合作不仅能够获取关键矿产资源,还能牵制中国和印度两个大国,在南海地区获得更多战略筹码。
尽管美巴达成了合作协议,但中国在巴基斯坦的经济存在依然深远而牢固。中巴经济走廊已累计为巴基斯坦带来254亿美元直接投资、23.6万个就业岗位、510公里高速公路、8000多兆瓦电力和886公里核心输电网。
特朗普讲话画面
中国在巴基斯坦培养了超过2万名本土技术工人,这些工人从电站运维到管道铺设,形成了牢固的技术依赖。即便美国成功开采石油,巴基斯坦仍然需要依赖中国建设的港口和管道进行出口。
巴基斯坦财政部长明确表示,中巴经济走廊第一阶段的核心是基础设施建设,采用“G2G”模式;第二阶段将完全转向“B2B”模式,即企业对企业。这种转型将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投资兴业。
美巴矿产合作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巴基斯坦的矿产家底还没摸清,稀土到底有多少储量、分布在哪些地方、开采难度大不大,都需要时间调研。
巴基斯坦的矿山设备很落后,挖矿石还得靠人工,效率低不说,还容易出安全事故。稀土分离需要专门的设备和工艺,巴方连最基础的萃取技术都没有,全得靠美国派人教、投资建生产线。
安全问题更是合作面临的巨大障碍。巴基斯坦大部分矿产资源位于饱受叛乱蹂躏的俾路支省,该地区的分离主义团体一直反对外国的开采项目。那里不仅有分裂势力,还有武装袭击,连中国的工程队都曾被盯上。
美国战略金属公司的精炼厂能否建成还是未知数,但中巴经济走廊已经带来了254亿美元直接投资和23.6万个就业岗位。
巴基斯坦在中美之间走钢丝的策略看似精明,但地缘政治的平衡游戏从来都不好玩。毕竟中国占据巴基斯坦53%的外国投资,任何过度倾斜都可能引发620亿美元的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崩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