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熊孩子按门铃玩恶作剧被邻居枪击身亡!警方证实:男童身中“数枪”

当地时间8月30日晚间,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市一名11岁男童在参与“按铃跑”(俗称“ding dong ditch”,即按响他人门铃后迅速逃离的恶作剧)时遭枪击,经抢救无效后于8月31日宣告死亡。
图为事发房屋
案发后,警方曾拘留一人协助调查但随后释放,目前正推进案件侦办,且明确表示此案“大概率会以谋杀罪指控”,因枪击情形不符合正当防卫。
据休斯顿警方透露,周六晚间接近11点,这名11岁男童与多名同伴在休斯顿拉辛街附近玩“按铃跑”恶作剧——按响居民家门铃后立即跑开,以此取乐。当男童按响一户人家的门铃并从门前逃离时,意外发生。
有目击者向警方表示,“男童按铃后刚从房屋跑开,就遭到了枪击”。据当地媒体披露,男童逃跑过程中遭人追赶,最终被人从背后开枪击中。休斯顿警局警长安珀·汗在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证实,男童身中“数枪”,被紧急送往附近医院时已处于危急状态。
警察在现场勘察
经过抢救,这名男童仍于周日(8月31日)被医院宣布死亡。截至目前,警方尚未公开男童的具体身份,称“仍在等待核实”。
案发后,休斯顿警方迅速抵达拉辛街9700街区的案发现场,初步调查期间曾拘留一名相关人员协助询问,但随后将其释放,未透露该人员与案件的具体关联。
目前,警方正在调取案发现场及周边的监控录像,并与哈里斯县地方检察官办公室对接,就案件可能的指控进行商讨。休斯顿警局凶杀案侦探迈克尔·卡斯(Sgt. Michael Cass)向媒体明确表态,此案“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情形”,因为枪击发生时“距离房屋有一定距离”,因此“大概率会以谋杀罪指控相关人员”。此外,有媒体指出休斯顿警方正在执行与案件相关的搜查令,以获取更多线索。
邻居们这件事感到震惊和悲痛。一位名叫特蕾莎·琼斯的居民接受采访时表示:“枪支不应该出现在孩子身边,子弹没有名字。”她认为,这起悲剧令人心碎,孩子只是玩了一个无害的恶作剧,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另一位邻居表示:“他们能造成什么伤害?只是按个门铃?这种事真的让人心痛。开枪的人明知道他们是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
事实上,此次休斯顿11岁男童的悲剧并非个例。近年随着TikTok等社交平台的传播,“按铃跑”恶作剧不仅愈发流行,还衍生出更具挑衅性的形式,进而在全美多地引发致命冲突。
今年5月,弗吉尼亚州一名18岁男子与其他青少年玩“按铃跑”时,因恶作剧过程被录制用于TikTok视频,遭房主枪击身亡;涉事房主称“误以为有人闯入家中”,后被逮捕。
弗吉尼亚州一名18岁男子与其他青少年玩“按铃跑”时,因恶作剧过程被录制用于TikTok视频,遭房主枪击身亡
更早前的2020年,加利福尼亚州三名16岁青少年因对一名男子实施“按铃跑”,遭对方驾车撞击致死,该男子于2023年被裁定三项谋杀罪成立,判处终身监禁且不得假释。
目前,休斯顿警方仍在持续调查此案,并呼吁知情民众向休斯顿警局提供线索,助力案件侦破。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综合扬子晚报等
编辑 陈筱妍
审核 罗祎 王晨郁
延伸阅读
美国23岁枪手写下"杀死特朗普" 然后朝小学生们开枪了
开学第三天,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天使报喜”天主教会学校(Annunciation Catholic Church school)遭遇了一场“血腥弥撒”。
周三一早(27日),坐在教会长椅上参加晨间弥撒的学生们,毫无防备地在一阵枪响后倒在了血泊中。
一个被打中背部,一个被射穿脖颈……身边越来越多的同龄伙伴中枪倒地,有7岁的孩童吓得连滚带爬躲到长椅下面。
还有的跌跌撞撞冲向教堂出口,却发现门被堵死了,打不开。
枪击持续了两分钟,洁白的圣坛,溅落一地鲜红血迹。绝望的尖叫、哭喊交织在一起……混乱声中又一声枪响传来。
酿成惨案的23岁枪手罗宾·韦斯特曼(Robin Westman),缩在教堂后方,饮弹自尽。
枪击案发生约30分钟后,一个被认为与韦斯特曼有关的YouTube视频账号,突然发布了多则充斥黑暗与暴力元素的视频,他将之称为“宣言”。

这让人们得以从中窥见枪击案背后的蛛丝马迹,但也留下了更多谜团。
诡异视频
按照市警察局局长奥哈拉(Brian O’Hara)的说法,这些视频是定时发布的,发布时间与枪击事件几乎完全同步。
其中一段视频以枪手的笑声开场,随后镜头转向铺了满床的枪支、弹夹和弹药。
装满弹药的弹匣足足有十多个,上面还用白色马克笔涂写着反黑人、反犹太、反西班牙裔及反宗教的标语与言论,触目惊心:
“精神病杀手”(psycho killer)、“来尝尝这个”(suck on this!)、“(犹太人大屠杀)600万还不够”(6 million wasn't enough)……还有弹匣上写着“杀死唐纳德·特朗普”(Kill Donald Trump)。
比划着“白人至上”主义的手势,他还展示了一个印有耶稣形象的射击靶,并写道“为了孩子们”、“你们的上帝在哪里”。
美媒视频截图 下同
另一个视频里,韦斯特曼翻阅着一本日记本,内容上毫无条理,主要是关于其自我厌恶与求死的想法。文字既有英文段落,也有用俄文字母拼出的英文词句,还掺着零星俄语。
几段视频都能找到,韦斯特曼对美国过往多起大规模枪击案“病态痴迷”的痕迹。他所持有的枪支与这些凶手的相似,弹匣上甚至赫然刻着6名恶性枪击案枪手的名字,包括臭名昭著的亚当·兰扎(Adam Lanza)。
2012年,兰扎在枪杀自己的母亲后,径直闯入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大开杀戒,冷血枪杀26人,其中20人为儿童,随后开枪自尽。
日记本里,韦斯特曼写道,他从七年级开始就很“欣赏”兰扎,那时还常和朋友谈论大规模校园枪击案。
这般极为异常的行为,至今让他昔日的朋友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他的小学同学回忆道,有一次韦斯特曼甚至在课堂上突然举手“赞美希特勒”,吓得她当即结束了和他的友谊。
而他英文俄文掺杂写日记的习惯,也早有端倪。小时候他就爱自创“密码”,不让别人看懂自己写的内容。
不过,尽管视频都显示出韦斯特曼的种族主义和反犹思想倾向,但他本人却称,这些极端理念并非自己犯下罪行的直接原因。
他在笔记本上写道,“至于我发动袭击的动机,其实我也说不清。肯定不是为了种族主义或白人至上主义。我不想通过这种方式传递任何信息,我这么做只是为了让自己满意,因为我病了。”
“我被这个世界腐蚀了,也学会了憎恨生活本身。”
韦斯特曼称,他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多年来一直有自杀念头,“我渴望这样(指实施暴力)已经很久了。我状态不好,我不正常。我是个可悲的人,被这些挥之不去的念头纠缠。我知道这是错的,但我似乎无法控制自己。最近我彻底失去了希望,决定对这个世界实施我最后的行动。”
“一场针对熟悉目标的精心策划”
调查人员正通过分析这些内容庞杂的视频,试图厘清韦斯特曼的明确作案动机。
但目前很清楚的一点是,种种迹象已经表明,这是一场针对“熟悉目标”的精心策划。
韦斯特曼对这所天主教会学校很熟悉,2017年他就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
据介绍,“天使报喜”天主教会学校是一所小学阶段学校,成立于1923年,招收从幼儿园至八年级的学生,目前在校学生约370人。
韦斯特曼也很清楚,学校开学的第一周会举行全校首次弥撒活动。上周,当老师们正为新学年做准备时,他就来学校“踩点”了。
“我敢打赌,他们不会料到(袭击)会发生在开学的第一周。”他在日记本上写到。
在精心选择了作案时间后,韦斯特曼在日记本上画了一幅教堂内部结构草图,一旁的俄文写着——“凭记忆绘制的教堂”。
随后他用一把刀刺入这张图纸,嘴里嘟囔着“哈,真不错”、“我要杀了我自己”。
韦斯特曼在日记本上画了一幅教堂内部结构草图
他还提到,自己专门对教堂的出入口进行了探查,特别留意了门口是否配有武装警卫。
事发当天,教堂至少有两扇门被木板死死抵住。韦斯特曼站在停车场,从教堂侧面靠近,透过彩色玻璃窗,向正在祈祷的众人开火狂扫。
后来在停车场的地面上,警方发现了几十个弹壳。
一名8岁和一名10岁的儿童当场死亡,14名年龄在6岁至15岁之间的儿童受伤,另有三名80多岁的信徒也遭到枪击。
枪手:我只对我的家人感到抱歉
警方称,韦斯特曼当时持有步枪、霰弹枪和手枪,作案所用枪支均为合法购买。对该州法庭记录的检索显示,他也没有重大犯罪前科,仅在2021年有过几次交通违章记录。
人们的目光随之转移到韦斯特曼的家庭,试图从他的原生家庭中剖析其作案动机。
警方正将这起枪击案作为“针对天主教徒的恐怖主义和仇恨犯罪”进行调查,这让韦斯特曼母亲玛丽·格蕾丝(Mary Grace)的职业经历显得非常扎眼。
玛丽也在这所学校和教堂工作了5年,从事行政工作,还曾因热心捐赠,被列入该校捐赠者荣誉名单,被视为“热情好客、充满同理心”的教区成员。
2021年,玛丽退休。也是在这一年,她的儿子韦斯特曼变成了“女儿”。
法院文件显示,2019年,17岁的韦斯特曼向法院申请将自己的名字从“罗伯特”(Robert)改为“罗宾”(Robin),因为他自认是一名“跨性别女性”,希望名字能够体现这一身份。
玛丽在申请文件上签了名。3年后,法官批准了这一改名申请。
法院记录还显示,韦斯特曼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的父母于2013年离婚。
他最后一个已知住址,位于其父亲吉姆(Jim Westman)的家中。这里距离涉事教堂约20分钟步行路程,地处一片安静的街区,周边多为工艺平房。
事情发生后,执法机构搜查了吉姆的家。这个父亲则坐在路边,崩溃地双手抱头,他的再婚妻子在一旁安慰他。
韦斯特曼发布的视频中,有一封写给他家人的四页长信。信中,他向父母和兄弟姐妹们致歉,称自己“将永远给他们的生活蒙上污点”。
日记本上有一页,“我很抱歉”几个字写得格外大。拍摄到这一页的时候,韦斯特曼的画外音传来,“我爱我的家人……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我不奢求原谅,”视频画面又切到了满床的枪支弹药,“我对家人们感到抱歉,我只对这一点感到抱歉。”
“宣言” 的结尾,韦斯特曼写到,请求人们为受害者及其家人祈祷。
韦斯特曼封写给他家人的信
美媒称,明尼阿波利斯是一座“早已习惯枪支暴力”的大城市。但今年夏天,这里遭遇的枪支暴力远超往常。
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统计,这是明尼阿波利斯24小时内发生的第4起致命枪击事件。就在案发前数小时,一所天主教高中的附近也发生了一起枪击事件,造成1人死亡,6人受伤。
27日晚,数千人涌入明尼阿波利斯公园举行烛光守夜活动,人们在树上系上蓝色和绿色的丝带,试图向受害者及其家人表示支持。
白宫星条旗再次落下。但对于明尼阿波利斯的市民来说,一切都很麻木。
枪声响起时,居民希拉里·沃克(Hilary Walker)甚至以为只是工人的敲击声,准备照常开车上班。车开到社区门口,有急救车呼啸着驶入,她才反应过来。
“我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又来了’?这种感觉很奇怪:这事发生了,你却没那么震惊,因为这种事实在太常见了。”
斯科特·拉贝(Scott Rabe)也是如此,事发时他还站在自家草坪上,直到看到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女士哭喊着跑向学校。
“她整个人都崩溃了,可我只能轻轻抱了抱她,”他回忆道,“那一刻好像什么都静止了,你想帮忙,但觉得很无力,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