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后房子给谁?杭州这对兄妹俩各拿出了一份遗嘱,法院判了

为争夺一套房子,杭州一对兄妹各执一份父亲遗嘱对簿公堂。
经过一年多审理,今年9月初,围绕着亲情和房产的这段纠葛尘埃落定!
图为遗嘱证
法院一审判决:哥哥老彭(化名)赢得父亲遗留的房屋产权,驳回小妹彭某的诉讼请求。
法院认为,小妹彭某不仅涉嫌虚假诉讼,在遗嘱鉴定结论出具后,无端在法庭吵闹,其行为已妨碍正常的司法秩序,将对其进行严肃处理。
父亲离世前
在遗嘱库办理了一份遗嘱
彭家父母留下一套房子,位于拱墅区某小区,属于高价值房产。
2013年1月8日,老母亲去世后,小女儿彭某就吵着,要求瓜分母亲那部分遗产。
经家庭成员协商,这套房子一半归父亲所有,一半属母亲遗产,由彭家三兄妹和父亲四人均分。
房屋由老大老彭代为打理,并肩负照顾年迈老父亲的责任。
浙江遗嘱库里的遗嘱样本
2019年,老父亲考虑到自己来日不多,在当年7月19日,到浙江遗嘱库,认真办理了一份遗嘱登记。
遗嘱明确:自己一旦过世后,自己那部分房产全由儿子老彭继承。
老父亲说,自己这个决定,是考量了儿子老彭平时的孝顺,及他的家境情况,相对大儿子家来说,其他儿女的家境都较好。
浙江遗嘱库大门
2021年5月14日,彭家老父亲走完了人生旅程。

哥哥妹妹都拿着父亲遗嘱
都说对方的遗嘱不真实
父亲离世后,小女儿彭某提出要分父亲那一部分房产。
老彭于是拿出父亲的遗嘱,明确告知:这部分房产没她的份。
令人意外的是,小妹彭某也拿出一份所谓的父亲遗嘱,笔迹很相似,立遗嘱时间只差两天。
她说,父亲在去世前,给哥哥写了遗嘱后,后来又重写了一份遗嘱给她。按照法律规定,后写的遗嘱效力优先前一份遗嘱。因此哥哥的这份遗嘱,不是父亲的真实意思表示。
看了妹妹又拿出一份遗嘱,老彭也是懵了:遗嘱上字迹,有的看起来有点像,有的看起来不像。
老彭认为,父亲生前,小妹的表现并不孝顺,父亲不可能另写遗嘱给她。
2024年1月,老彭向法院提起诉讼。立案受理后,法院进行前期调查,在核验房产产权及房产价值后,重点就遗嘱真假进行鉴定,并分别两次公开开庭审理了案件。
老彭从浙江遗嘱库里,调取了父亲订立遗嘱时的视频照片等证据,并提供了父亲生前的笔迹。
小妹彭某也不甘示弱,为表明自己手头这份遗嘱是真的,她甚至向法官表示,如果自己提供的遗嘱是假的,她愿意去坐牢。
审理过程中,彭家二女儿始终没介入这段房产纠葛,但她认可:哥哥提供的父亲遗嘱为真实的,她也不想介入这份房产之争。
法院司法鉴定辨别遗嘱真伪
最后,法院出具了司法鉴定:经鉴定,两份遗嘱的字迹虽在体貌上相近,但二者的书写水平、及在细节特征上的差异点数量多,不是同一人的书写习惯特点。
小妹彭某提供的遗嘱,符合摹仿笔迹的特点。
真相大白,法院判决:彭某不仅涉及虚假诉讼,且在鉴定结论出具后,无端在法庭上吵闹,其行为已妨碍正常的司法秩序,法院将另行进行严肃处理。
该案所涉的16000元鉴定费,由被告方(老彭小妹)承担,并承担其它相关费用。

围绕房产官司,兄妹纠葛了一年多。
老彭拿着刚到手的一审判决书,蛮感慨:还好是老父亲在浙江遗嘱库订立了遗嘱。在浙江遗嘱库办理遗嘱,有很专业的程序,真实性是无法推翻的。
“真实维护了公平和正义,感谢浙江遗嘱库,感谢法院。”
用假遗嘱虚假诉讼
要承担法律责任
关注该案的浙江遗嘱库负责人叶世娟介绍,假如没有遗嘱库为遗嘱设计完整的证据链,以证明遗嘱的真实,那老彭碰上这样的官司,后果很难以预料。
在该案中,法院明确指出:将对伪造遗嘱、虚假诉讼一方依法严惩。
浙江遗嘱库为老人介绍遗嘱
橙柿记者了解到,浙江遗嘱库成立于2016年,是我省首个专业提供遗嘱服务的为老公益项目。
不过,立遗嘱人群正在越来越年轻化,40至60岁中年人群比例,从2016年的不到3%上升到现在的约20%。
叶世娟介绍,独生子女家庭是立遗嘱的主力军,占比超过四成。
独生子女家庭立遗嘱,主要是为了隔离子女婚姻风险,预防因子女离婚导致家庭财产流失。
通过立遗嘱,父母可以提前规划好财产的分配方式,明确继承人的身份和份额,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
不动产依然是遗嘱财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高达90%。
随着年轻人开始加入立遗嘱的队列,支付宝、微信、QQ、网络游戏等虚拟财产也成为遗产的新领域。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程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