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反击菲律宾,美威胁对华“动武”,中方两句回应尽显大国风范

2025年10月12号,咱们的邻居菲律宾又在铁线礁附近搞起了小动作,派了两艘公务船非法闯入我们的海域。中国海警依法处置,用水炮把他们“劝”了回去。这本来是一件咱们占理、对方理亏的海上执法事件,视频证据清清楚楚。可没想到,大洋彼岸的美国立马跳了出来,不仅颠倒黑白,说我们“攻击”了菲律宾船只,还扬言要启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这架势,就差把“我要动武”四个字写在脸上了。
面对这种赤裸裸的威胁,咱们是怎么回应的?没有长篇大论,也没有声嘶力竭,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就回了两句话。
10月12号那天。菲律宾的3002、3003号公务船,没打任何招呼,就一头扎进了咱们的铁线礁海域。我们的海警船第一时间发出警告,让他们赶紧离开。可对方呢?非但不听,反而玩起了“速度与激情”,危险地靠近我们的海警21559艇,最后直接撞了上来。中国海警公布的现场视频,把整个过程拍得明明白白,责任完全在菲方。我们的处置方式,专业、规范、合理合法,最后用水炮将其驱离,这在全球海上执法中都是常规操作。
更有意思的是,菲律宾这次不是单点突进,而是搞了个“组合拳”。同一时间,他们还组织了几十艘船在黄岩岛和仙宾礁附近游荡,船上还特意带了不少各国记者,摆拍的姿势都准备好了。这哪是正常的渔民作业?这分明就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政治碰瓷。他们想要的,无非就是制造一个“中国以大欺小”的悲情剧本,然后拿到国际上去卖惨。
剧本写好了,演员也到位了,就等那个最重要的“导演”出场了。果不其然,事件发生第二天,美国国务院就发表声明,开始念台词了。他们完全无视中方公布的视频证据,张口就把我们的合法驱离定义为“攻击”,把菲方的危险驾驶导致的擦碰,硬说成是中国的“撞击”。最关键的一句来了,美方强调,这种情况“可能适用”《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这话说得就很有水平了。什么叫“可能适用”?这就是典型的战略模糊,既是给菲律宾撑腰打气,让它感觉“大哥在后面,你放心去闹”,也是在对中国进行极限施压,看看能不能把我们吓住。一个六十多年前为了反恐、救灾签的条约,现在被美国直接拿来为一场海上碰瓷背书,这背后的意图,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外交部发言人讲话
面对美菲这套“一个碰瓷、一个威胁”的组合拳,全世界都在看中国会怎么接招。是针锋相对地升级对抗?还是委曲求全地退让一步?都不是。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

第一句:“菲律宾在证据之下,是海上危险制造者的身份已经不言而喻。” 这句话,一锤定音,直接给菲律宾的行为定了性。我们不跟你争辩谁撞了谁,因为视频证据已经让争辩变得毫无意义。我们直接从性质上定义你——你不是受害者,你是“危险制造者”。这个定义非常精准,它点出了菲方行为的本质:主动挑衅,蓄意制造风险,破坏地区和平稳定。这一下,就把菲律宾想扮演的“受害者”角色给彻底戳穿了。
第二句:“而美国明明看到事实,却抹黑中方正当合法维权行动并进行威胁,更证明了其是破坏地区稳定的‘风险源’!” 如果说第一句是打向“小弟”的精准点射,那这一句就是射向“大哥”的重磅炮弹。它揭示了整场闹剧的根源。我们直接挑明:美国,你不是什么“正义使者”,你就是那个提供火药、怂恿别人点火的“风险源”。这句话的力量在于,它把矛盾的焦点从简单的中菲海上摩擦,上升到了地区稳定由谁破坏的根本性问题上。它告诉全世界,南海之所以不太平,就是因为有美国这个域外国家在这里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
美国这个域外国家在南海煽风点火
朋友们,你们品品这两句话。没有一句狠话,却字字千钧。它清晰地划分了责任:菲律宾是直接肇事者,美国是幕后总导演。这种直击本质的回应,背后是强大的自信和清醒的战略定力。我们不被对方的情绪带着走,也不陷入对方预设的冲突陷阱,我们只讲事实,只摆道理,用法理和道义占据制高点。这就是大国的气度,不怒自威。
当然,美国之所以这么卖力地给菲律宾站台,也不是心血来潮。说白了,还是战略焦虑。这些年,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全世界有目共睹,三艘航母下水,核动力航母也在路上。美国过去精心构建的所谓“第一岛链”,实际上已经被我们戳得千疮百孔。眼看链条锁不住了,美国只能调整策略,一边赶紧“加强本土防御”,把“朱姆沃尔特”号驱逐舰、高超音速导弹这些看家宝贝往夏威夷的珍珠港基地塞,一边在南海地区制造更多的麻烦,企图拖慢我们的步伐。
美国把看家宝贝往夏威夷的珍珠港基地塞
于是,我们看到了从10月6日到17日,美菲拉着日本、澳大利亚、法国、英国搞的“萨马萨马2025”联合军演。演习的科目,像反潜、水面战,针对性极强。演习的地点,就贴着南海的热点海域。美国甚至把去年部署到菲律宾吕宋岛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今年拉去实弹演习,秋天又在日本展示。这一系列操作,都是在向中国“秀肌肉”,同时也是在给像菲律宾这样的小弟们“喂定心丸”。
可菲律宾充当这个“排头兵”,真的划算吗?账很好算。政治上,马科斯政府或许可以通过转移国内矛盾,向美国表了忠心。但经济上呢?中国常年是菲律宾最大的贸易伙伴。因为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挑衅,今年以来,菲律宾获得的中国投资承诺已经下降了超过八成。香蕉、椰子油这些农产品出口受阻,旅游业也因为中国的安全提醒而大受影响。
美菲拉着多国搞“萨马萨马2025”联合军演
所以我们看到了非常矛盾的一幕:10月12号,菲律宾还在海上碰瓷;10月15号,也就是美国发出“动武”威胁后不到48小时,菲律宾就宣布,将从11月起恢复对中国公民的电子签证。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心里也清楚,跟美国混,或许能得到几句口头承诺和几艘二手军舰,但老百姓的饭碗,还得靠和中国合作。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这个“大哥”当得也并不总是那么仗义。最近一个国际海事会议上,很多国家提议对“非净排放”的船舶收费,这对作为船员大国的菲律宾是天大的好事,菲方早就表示支持。结果美国跳出来强烈反对,还给这事扣了个“气候殖民主义”的帽子,威胁谁支持就制裁谁。你看,在真正的利益面前,所谓的盟友关系,不过是一张随时可以撕毁的薄纸。
美菲盟友关系,不过是一张随时可以撕毁的薄纸
说到底,美国想通过在南海制造紧张局势来遏制中国,菲律宾想通过依附美国来换取不切实际的领土野心,这套逻辑本身就违背了地区求和平、谋发展的大势。他们越是咄咄逼人,越是“色厉内荏”,反而越凸显了中国的从容和淡定。
我们不惹事,但绝不怕事。面对挑衅,我们的海警船会依法处置,这是捍卫主权的决心。面对威胁,我们的外交部会用最精准的语言揭露其本质,这是基于道义的自信。在法理上,我们公布黄岩岛领海基线并提交联合国,用国际法把根基筑牢。在实力上,我们自己的“大国重器”正在不断发展,这是我们敢于直面任何风浪的底气。
南海的风,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吹。但只要我们保持这份战略清醒,不随小人起舞,不被霸权吓倒,任他风高浪急,我们自闲庭信步。解决问题的钥匙,从来不在于谁的炮口径更大,而在于谁更尊重事实,谁更顺应历史的潮流。而这一点,恰恰是中国最大的底气所在。
媒体报道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