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来源于@环球网
中美贸易谈判再现波折,中美同意举行新一轮贸易磋商后,特朗普再度上演变脸戏码。他公开改口称,如果中美之间谈不拢,对华关税将提升至155%,威胁意味十分明显。然而,特朗普的态度反复,暴露出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在贸易战中所面临的严峻困境。那么,特朗普是如何“变脸”的?美国的关税威胁,又意味着什么?
中美同意举行新一轮贸易磋商
当地时间10月18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和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举行视频通话后表示,双方将在几天内于马来西亚举行新一轮的贸易磋商,以缓解贸易紧张局势。而贝森特也明确表示,中美贸易博弈事态“已经降温”。这番表态无疑缓和了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紧张情绪,让外界看到了中美贸易休战的趋势。
特朗普讲话
然而,在贝森特对外释放积极信号的短短的24小时内,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再度变脸,为两国贸易谈判蒙上阴影。就在当地时间10月19日,特朗普公开对华开出三个条件,包括放开稀土限制、限制芬太尼出口、购买美国大豆。
从这些条件来看,可以看出特朗普背后的意图。一方面是确保美国国防工业和其他高端制造业的稀土原料供应链稳定,二是向中国甩锅,将美国自身原因造成的芬太尼泛滥的问题归咎于中国,三是强迫中国加大采购美国大豆等产品,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
贝森特对外释放积极信号的短短的24小时内特朗普就变脸
而在当地时间10月20日,特朗普在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会面时,当着众多记者的面表示,他将在本月稍晚时候和中方举行面对面会晤,并宣称对两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信心”。特朗普声称,预计将在中美元首会谈时,和中方达成“公平的贸易协议”。同时他还威胁道,如果中美最终没谈拢,那么美方可能会将对华关税提升至155%。这个税率或将在11月1日生效。
分析人士认为,155%的税率可能会使中美双方的经贸往来在实际上中断,从而导致“脱钩”。而特朗普口中所说的“公平的贸易协议”,并不是基于自由贸易和双方共同利益的平等互利,而是一切以“美国优先”的单边经济霸凌。
美澳签署稀土协议
不管是给中方开条件,还是威胁提升对华关税,都和美方此前的缓和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态度的反复,不仅损害了美国的国际信誉,还暴露出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在贸易战中面临着严峻挑战。
特朗普签字
一方面,中美之间的经贸联系十分紧密,一旦全面“脱钩”,美国必然要承受巨大的代价。这些代价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缓慢、物价上涨等问题上,还会影响特朗普自身的支持率,这让特朗普遭遇严峻的舆论压力。另一方面,中方的相关反制措施精准击中美方要害,导致美国更深刻地意识到了贸易战的反噬,在这种压力下,特朗普不得不缓和对华政策,用更加理性务实的方法解决问题。
中方的相关反制措施精准击中美方要害
如此一来,特朗普在中美贸易问题上,开始采取“边施压边谈判”的策略。他发出关税威胁的同时,还对华释放积极信号。其中,在谈论台湾问题时,特朗普表示,对大陆主动引发台海冲突“表示怀疑”。这和美国多年来炒作大陆对台动武的论调大相径庭,被认为是美方无意再打“台湾牌”的体现。
但这些看似积极的口头表态,对解决中美贸易争端可能无济于事。对于美方无视中方利益的单方面施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10月20日明确回应称,对于中美经贸问题,中方的立场是一贯且明确的,双方应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协商解决有关问题。也就是说,不管美方再怎么施压,中方也不会牺牲自身利益妥协退让。
特朗普在中美贸易问题上,开始采取“边施压边谈判”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