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突然向乌克兰捐款5亿美元!很明显,他判断乌克兰会赢
作者:里约热泪奴
大消息!
多个消息源指,日前,英国伦敦李嘉诚中心大楼,97岁的李嘉诚通过巴拿马基金,向乌克兰捐助5亿美元。
李嘉诚向乌克兰捐款5亿美元
2025年9月4日,李嘉诚亲自出席伦敦金融城“李嘉诚中心大楼”开幕式。这是李嘉诚旗下长实集团在伦敦金融城冠名的写字楼。该大楼原为瑞银集团伦敦总部,长实集团于2018年以10亿英镑购入。截至2025年,李嘉诚家族在英国累计投资超300亿英镑,涉及电网、水务、电信等领域,曾被称为“买下半个英国”。
值得一提的是,李嘉诚虽然在我国内地有巨额捐赠,但一直拒绝冠名。1981年,他创办汕头大学时,甚至连校园中心礼堂命名为“嘉诚堂”的建议都予以拒绝,最终只允许使用“大礼堂”这个普通名称。
他曾调侃,冠名后再被清除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情。
但李嘉诚在海外和其他地区确有若干冠名先例。2001年,香港理工大学将其校园内一栋18层新大楼命名为“李嘉诚楼”,以感谢李嘉诚基金会捐赠1亿港元支持该校发展。2007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也将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一栋建筑物命名为“李嘉诚大楼”,表彰李嘉诚向该学院捐赠1亿新元的善举。
现在重点说下他向乌克兰捐款5亿美元。
很简单,还是那句被很多人多次引用的话,你可以怀疑他的人品,但绝不要随便怀疑他的眼光,他能成就他商业帝国绝不是靠运气。他向乌克兰捐款,是判断乌克兰会赢,未来会加入欧盟,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复刻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波兰这一众华约国家的道路。
这不是李嘉诚第一次超前布局。回顾他过去的投资经历,总能先人一步。上世纪80年代就看准中国改革开放机遇,大举投资内地房地产。90年代布局英国基础设施,收购水厂、电网、天然气业务,被嘲笑是"买英国旧资产"。现在这些资产每年带来稳定现金流,成为他商业帝国的重要支柱。
这次投资乌克兰,也肯定经过精密计算。他有一个200人的专业团队,专门研究全球投资机会,对乌克兰局势有深入了解。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已从闪电战变为胶着战。
但近期,这样的胶着有望打破。
法国总统马克龙9月4日与到访巴黎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以欧洲国家为主的26国正式承诺,将“在停火或和平协议框架下”向乌克兰部署军队。他拒绝披露这支多国部队的规模。
另一边,俄罗斯开始叫板26国。俄罗斯总统普京5日表示,北约部队如果出现在乌克兰,将成为俄罗斯军队的合法打击目标。
俄罗斯能够对抗欧洲26国吗?
现在,李嘉诚给出了他的答案。

顺便说一下,有很多世界名人为乌克兰捐款。
比如,大卫·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贝克汉姆通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向乌克兰受冲突影响的儿童捐款100万英镑,用于支持人道主义援助,特别是为儿童提供医疗用品和安全空间等帮助。
J.K.罗琳(J.K. Rowling),这位《哈利波特》作者通过其慈善机构Lumos匹配高达100万英镑的捐款,用于帮助乌克兰的弱势儿童。
尤其令我眼前一亮的是,韩国演员李英爱捐款1亿韩元(约8万美元),支持乌克兰受害者,乌克兰驻韩国大使亲自表示感谢——我是她的粉丝,非常喜欢她饰演的大长今。
延伸阅读
泽连斯基提了7个国家,只字没提中国,普京通告全球:那就继续打
“目前至少有七个国家准备促成乌克兰和俄罗斯领导人之间的会面,以结束战争。”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在社交媒体上这样写道,他列出的国家包括奥地利、梵蒂冈、瑞士、土耳其以及三个波斯湾国家。
这份名单引人注目地缺席了一个国家,中国。
泽连斯基和特朗普会谈
就在同一天,普京在北京的记者会上发出明确信号:“如果理性占据上风,有机会通过谈判结束冲突。
然而,他话锋一转,郑重表示:“倘若谈判无法达成共识,那么俄方将不得不‘付诸实际行动’,凭借军事手段达成既定目标。”
奥地利、瑞士、梵蒂冈代表着欧洲的中立传统,土耳其则是黑海地区的重要北约国家,而三个未具名的海湾国家可能包括卡塔尔、阿联酋等拥有丰富调解经验的国家。
这份选择反映了乌克兰的外交倾向和安全信任链。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乌克兰政府之前就明确表示,不希望中国当他们的安全担保国。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数据显示,上半年乌克兰获得的军事援助达到创纪录的48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这些援助主要来自西方阵营。
普京的谈判条件很明确:他邀请泽连斯基“来莫斯科谈”,并要求见面“得好好准备,不能白见,要保证能谈出点实际的东西”。他重申了俄罗斯一直以来的立场,乌克兰绝对不能加入北约。

普京讲话画面
俄军在扎波罗热、波克罗夫斯克这些重要战线上渐渐占了上风,还调集了大量人员和装备,似乎要发动秋季攻势。
9月4日,巴黎举行了支持乌克兰“志愿联盟”线上会议,26个国家在会上正式承诺向乌克兰部署地面、海上或空中部队作为“保障部队”。
与会国家大部分已经向乌克兰提供过军援,包括远程火炮、防空导弹、战术无人机等。会议的焦点不再是支不支持乌克兰,而是要不要直接介入实际部署。
法国表态最为激进,马克龙表示将考虑派遣地面部队参与战后稳定任务。德国则表现犹豫,仅派外长代表政府出席,发言谨慎。
世界银行2025年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乌克兰因战争导致GDP萎缩已超42%,重建成本预计高达4000亿美元。
2025年俄中贸易额突破2500亿美元,印度采购俄油占比升至42%,这种经济韧性支撑着克里姆林宫在军事冲突中的持久战能力。
2025年能源转型指数较往年显著提升,整体涨幅达1.1%,这一数据远超近三年均值,表明能源变革步伐正在加快。
可再生能源展现出巨大成本优势,光伏发电费用较化石能源节省41%,风力发电降低了53%。
中国国旗和北约旗帜
在这场地缘政治博弈中,中国的角色备受关注。我国始终坚持不给冲突的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坚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主张用和平的方式来化解危机。
尽管乌克兰未将中国列为和谈举办国或担保国,我国外交部依然多次重申,愿意为俄乌对话提供平台。我国推动恢复“明斯克协议”精神,推动冲突双方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重启谈判。
普京要求乌克兰承认乌东四州已经是俄罗斯的,泽连斯基则坚决表示“乌克兰一寸土地都不会放弃”。
俄罗斯2023年修宪明确禁止割让已公投加入联邦的领土,乌克兰同年通过的《安全保障基础法》则规定任何领土让步需全民公投批准。
俄罗斯总统普京
和平进程的另一个挑战是信任缺失。乌克兰拒绝在莫斯科谈判,既有安全考量,也担忧外界将其解读为“示弱”或“妥协”。泽连斯基团队更倾向于在中立国家或多边国际平台进行高层磋商。
国际红十字会的一份报告指出,“当前俄乌冲突已进入典型的消耗战阶段,任何形式的和平进程都面临严峻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