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全程仅需6分钟! 计划用无人机吊运200吨竹子!29岁小伙回应“想当网红”质疑:希望解决家门口运输难题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计划用无人机吊运200吨竹子!29岁小伙回应“想当网红”质疑:希望解决家门口运输难题

计划用无人机吊运200吨竹子!29岁小伙回应“想当网红”质疑:希望解决家门口运输难题

陈文建用无人机吊运谷子 受访者供图

近日,网友“自贡树哥”通过短视频,把自己利用无人机服务“三农”的真实场景发布到网络上,引发不少网友关注和点赞。 10月14日,“自贡树哥”陈文建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讲述了他从城市回到县城创业的点点滴滴。

对于部分网友认为他是“制造噱头”“想当网红”的质疑,29岁的陈文建坦言:“最挣账”(方言,即最努力之意)是对自己的要求,鼓励自己努力把事业干好,挣钱养家;“助三农”是团队的目标,做业务挣钱与做公益并不冲突,反而是相互补充的。他希望将无人机这一新技术应用到农村,帮助农户减轻劳动生产上的压力,减少体力支出,解决“家门口”的运输难题。

现场:

无人机吊运竹子下山

计划20天运200吨竹子

10月14日上午11时许,在四川宜宾市南溪区大观镇毛湾(小地名)的一处山林里,伴随着“呼呼呼”的螺旋桨转动声,一台大疆T100型号无人机从山坡上的竹林里升起,快速将下端吊着的一根长三四米的竹子转运到了公路上,加上装、卸,全过程约50秒钟。如此反复,每天工作8小时,可以完成10吨竹子的吊运作业。

陈文建准备用无人机吊运竹子 受访者供图

负责此次无人机吊运作业的便是陈文建及其团队。陈文建介绍,应收购者肖平的委托,他和伙伴接下这次吊运生意。大约200吨竹子,计划用时20天。

如果没有无人机,这些竹子可能就难以“变现”。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批竹子是山下多户村民栽种的,已经成材多年,但是由于地形、价格等原因,一直无法被收购,更无法循环生长。最近,专门收购竹子的肖平找到村民们谈好价格,并委托陈文建利用无人机吊运来完成转运作业。

陈文建团队在作业现场吃午饭 袁伟 摄

肖平是四川自贡市富顺人,他从事收购竹子生意多年,年收购量在3000吨左右。“没有无人机,这个活路就很难干成。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工)转运距离太远。”肖平称,许多已经成材的竹子,由于地势高、距离公路太远等因素,业内人都只好望而却步,“人工搬运成本高,还有一定安全风险。”

以当前作业的竹林来说:从货车能到达的位置至竹林位置,大约1.5公里,全程是斜坡小路。如果人工转运,每根竹子均重八九十斤,一人一趟搬运一根竹子需要三四十分钟;以10名工人计算,200吨竹子需要耗费3个月时间才能完成。换做无人机吊运,直线距离300米,一趟吊运一到二根,仅需50秒钟,每天工作8小时,1个月内即可完成。从费用来算,每吨竹子能节约二三十元的运输成本。

计划用无人机吊运200吨竹子!29岁小伙回应“想当网红”质疑:希望解决家门口运输难题

“现在有了无人机吊运,再偏的(偏僻的栽种位置)也可以去谈。”肖平说,他目前有个500吨的业务正在洽谈,后续无人机吊运肯定会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吊运竹子现场 袁伟 摄

创业:

考取无人机驾驶执照

合伙创业无人机吊运、播撒等业务

陈文建是土生土长的自贡富顺人,从小在农村长大。以前到城里干过装修、开过奶茶店。2024年,他回到老家富顺,干了一段时间“送菜下乡”的快递工作。

2024年七八月份的时候,陈文建经朋友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合作伙伴李沁林,二人一见如故。

33岁的李沁林从小喜欢航空模型,开过航模店、当过航模老师,挣到的钱多数用在了航模爱好上。李沁林的父亲还曾说他“不务正业”,但他并不在意。

经过几次见面,陈文建因李沁林的航模快速“吸粉”。二人通过共同的朋友了解到,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运输、播种、打药等,但这在家乡还很罕见。

陈文建、李沁林、肖平在作业现场合影 袁伟 摄

何不把热爱做成事业?二人不谋而合,开始组建团队,并于2024年考取了中国民航局(CAAC)无人机驾驶员执照。

“我们有一个无人机飞手的微信群,里面有全国各地的爱好者和从业者。”李沁林告诉红星新闻,因为他对无人机比较熟悉,徒弟也多,所以最先开展业务,主要业务在西藏、内蒙古、广西等地,涉及吊运、播撒、测绘。

李沁林坦言,由于地理条件等因素限制,要让无人机在家乡农村的业务能有效铺开,成本相对更高,不易被农户选用。因此,他们目前以公益性为主,只要能维持团队正常运行就行。

计划用无人机吊运200吨竹子!29岁小伙回应“想当网红”质疑:希望解决家门口运输难题

李沁林说,从今年年初开始,团队开始试运行,先后开展了播撒种子、喷洒农药、吊运果实等业务。针对当地镇政府或村组认可的五保户、残疾老人、空巢老人,只要有需求,一律免费服务。初步统计,从3月至今,共计免费服务了近30户村民,主要是把收割的谷子吊运到家门前晒坝,为农作物喷洒农药。

与此同时,团队还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展中国民航局(CAAC)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既是给团队培养人才,也想让家乡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熟悉无人机应用,并通过这个渠道实现就业。

心声:

希望把无人机运用到农村

解决“家门口”的运输难题

陈文建的短视频账号是去年开始发布作品的,在150多件作品里,绝大部分都是关于无人机在农村的实际应用。

在陈文建发布的许多短视频中,有网友为他点赞,也有网友质疑他是“制造噱头”“想当网红”。

陈文建坦言:“最挣账”是对自己的要求,鼓励自己努力把事业干好,挣钱养家;“助三农”是团队的目标,因为做业务挣钱与做公益并不冲突,而是互补。

陈文建并不排斥“当网红”这一说法。在他看来,能通过网络把自己目前从事的职业宣传出去,从而得到更多的业务,何乐而不为呢?其次,他在农村长大,知晓农村年轻劳动力不足的现实问题。他就是希望把无人机这一新技术应用到农村,帮助农户减轻劳动生产上的压力,减少体力支出,解决“家门前”的运输难题,服务“三农”。

红星新闻记者 袁伟 摄影报道

编辑潘莉

📸 阿里克谢·纳瓦林记者 张伍 摄
📣 00粉嫩馒头学生一线天品种独特口感与颜值兼备给你极目新闻记者 张聪张学友60+巡演东莞站:感冒仍坚持演出" data-m3u8="https://flv0.bn.netease.com/35e65c754ef7f2974b4f1d16c2b83aa05c8103e0fea89415ea3a1d571ee49fd63d355b70c9fa6b7681c98b77881312b1accc44781a4f1f65d61493a8facc04b95cf0177f794673238a2028642489110076765fb52a8f41d1c71132d5e2956df780e1b4614ee91a00b2f3862b926fc3a86c04540c1c56e772.m3u8" preload="none" controls />
计划用无人机吊运200吨竹子!29岁小伙回应“想当网红”质疑:希望解决家门口运输难题图片
🗑 3DMax漫画入口-畅享全新3D漫画体验,轻松阅读你喜爱的漫画► 文 观察者网 熊超然近期,荷兰突然陷入地缘政治漩涡之中,其一举一动也备受关注。据英国《金融时报》当地时间10月20日报道,由于担心特朗普政府可能利用情报“侵犯人权”和“协助俄罗斯”,荷兰已限制与美国的情报合作。报道援引荷兰民事和军事情报部门负责人10月18日接受荷兰《人民报》(de Volkskrant)联合采访时的话称,“鉴于我们的情报被政治化”,荷兰在情报共享方面已变得更加谨慎。
📸 孙天民记者 年广嗣 摄
🤚🏻 云缨拿枪奖励自己,勇敢追梦的故事九三阅兵中装备方队军容严整、意气风发接受检阅王爽是装备方队中唯一的女教练员“铁面女教头”接受采访 视频截图看着自己训练的方队从长安街驶过,接受检阅王爽表示他们眼神坚定、排面整齐零失误、零瑕疵的表现在她心里可以打满分
🦸🏼‍♀️ 模特傲蕾个人资料起底 起底她从事该原因 - 新轮回DJ舞【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面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带来的竞争压力,美国“底特律三巨头”之一的福特汽车宣称,已找到“应对之法”。据《华尔街日报》、“商业内幕”等11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一,这家车企宣布,将投资50亿美元改变其电动汽车的生产方式。根据这项名为“通用电动汽车平台”(Universal Electrical Platform)的计划,福特将斥资20亿美元对其位于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工厂进行装配线彻底改造,从生产燃油SUV转为生产电动汽车;同时再投入30亿美元在密歇根州新建一座电池工厂,采用本土生产、非中国进口的电池。以此打造一条平价高科技电车的全新生产线。
张津瑜16分钟视频劲爆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原标题: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实施进一步调查)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资料图)近日,经初步调查,英伟达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对其实施进一步调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