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4分钟解读! 数千人遇难!“以为世界末日到了”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数千人遇难!“以为世界末日到了”

数千人遇难!“以为世界末日到了”

“地面像要裂开一样,房子在我眼前坍塌。那一刻,我以为世界末日到了。”午夜,阿富汗库纳尔省瓦迪尔村,拉苏利家的土坯墙瞬间崩裂,厚重的屋顶随之塌下,17名家人被埋,只剩他一人逃过劫难。

短短几分钟内,邻居们的土坯房接连垮塌,村中哭喊声此起彼伏。

当地时间8月31日23时47分,阿富汗东部发生6.0级地震,震中位于楠格哈尔省贾拉拉巴德东北约27公里,震源深度8公里。

据阿富汗临时政府统计,截至9月4日,地震已造成至少2205人死亡,3640人受伤,6782栋房屋被毁。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包括库纳尔省的努尔加尔区和乔凯区、楠格哈尔省的德拉努尔区以及拉格曼省的多个区。这是近二十年来阿富汗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随着救援工作的推进,死亡人数还会攀升。

9月1日,阿富汗库纳尔省努尔加尔,马扎里峡谷的一处震后废墟。图/新华

“这场地震留下的疑问直指阿富汗的脆弱现实:为何在很多国家只会造成中等破坏的6.0级地震,在这里却导致了数千人死亡?”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建筑与灾害风险管理副教授伊夫泰卡尔·艾哈迈德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仅用“自然灾害”来形容此次阿富汗地震并不准确,真正的“社会灾难”,多是因为自然灾害与社会的脆弱性条件叠加所酿成。

“数十个村庄完全消失”

8月31日午夜,第一次震动发生后,阿卜杜勒·马廷·萨哈克从睡梦中惊醒。紧接着,第二次震动发生,他立刻抓起手机,夺门而出。

地震发生时,作为世界卫生组织阿富汗紧急办公室负责人,萨哈克当时身处距震中约50公里的贾拉拉巴德家中。他与妻子冲出卧室,发现他们的八个孩子早已聚集在走廊里。“我立刻想到了2023年的赫拉特地震。”这位年近五旬的阿富汗医生表示,“我能预感到,这次的影响也将是毁灭性的。”

作为土生土长的贾拉拉巴德人,萨哈克深知这场灾难对当地民众意味着什么。这里的村庄分散,很多大家庭居住在偏远难抵的地区。只需几秒钟,用泥土和松石垒砌的房屋就会崩塌,道路被废墟吞没,熟睡中的居民被活埋。

距离贾拉拉巴德约90公里的库纳尔省,是本次地震伤亡最集中的地区。阿富汗红新月会副会长哈菲兹·阿齐兹·拉赫曼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库纳尔省位于阿富汗东部偏远山区,四面环山,震中远离城市,复杂的地理条件极大增加了救援难度。

在峭壁林立的库纳尔省瓦迪尔村,几乎没有家庭幸免于难。地震过去数日,55岁的古尔·穆罕默德·拉苏利在受伤后仍守在废墟前,妻子、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五个年幼的孩子全部遇难。他的一位弟弟新婚仅三天,也与妻子双双葬身瓦砾之下。

据当地村民估计,仍有数百人被埋在倒塌的房屋下。“每个人都沉浸在恐惧和悲伤之中。”一位幸存者说,“就像世界末日一样。”

上图:9月3日,阿富汗楠格哈尔省一处受损房屋的废墟。图/新华

下图:9月3日,阿富汗库纳尔省努尔加尔,一名地震伤员在一所学校内的流动诊所接受治疗。图/IC

库纳尔省灾害管理局则对媒体表示,幸存的村庄也接连被摧毁,暴雨引发的山洪冲走了残存的废墟,当地已有“数十个村庄完全消失”。

数千人遇难!“以为世界末日到了”

当地医院人满为患,阿富汗临时政府已派出直升机将伤员送往贾拉拉巴德救治,但民众普遍认为救援速度远远不够。

据测定,8月31日的主震后,当地还至少发生了六次余震。9月2日的5.2级余震引发进一步山体滑坡,严重阻塞道路,延缓救援;9月4日至5日间的五次余震,最高5.6级,又造成库纳尔省、楠格哈尔省和拉格曼省2人死亡、51人受伤,330栋房屋被毁。

阿富汗红新月会副会长哈菲兹·阿齐兹·拉赫曼指出,本次地震已造成至少约2500人遇难,近5000人受伤。世界卫生组织9月6日发布的报告,则显示死亡人数已近3000,伤者约4000人。另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最终死亡人数可能在1000至10000人之间,近89万人遭受了强烈的地震冲击。

拉苏利如今唯一的愿望,是让家人得以安息。“我只求空中支援,帮我把这些遗体运到平地安葬。”他说。

更多的人则担心,持续余震会引发新的山体滑坡。很多居民被迫逃离村庄,前往开阔地带或河岸避难。“我们什么也没有,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一位幸存者说,“山上的巨石随时可能滚落,哪怕一场普通的雨,也可能带来新的崩塌。”

“建筑物会杀人”

“地震不会杀人,建筑物才会。”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副教授伊夫泰卡尔·艾哈迈德对《中国新闻周刊》强调。

阿富汗农村地区建造房屋,普遍使用当地易得的天然材料,如泥土、石头和生木材等。绝大多数房屋,并不符合抗震工程设计、建筑规范或专业标准。

通过调研,伊夫泰卡尔·艾哈迈德发现,当地一种常见的建筑形式是“整体式”结构:将泥砖或石块层层堆叠,泥浆接缝强度不足,且没有任何加固构件;屋顶通常由厚重的泥土铺设于粗糙的木框架上。这种建筑无法抵御地震引起强烈左右摇晃的侧向力,一旦瞬间倒塌,就会将室内居民压于废墟之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1年新西兰基督城地震。那场6.3级地震震中距市区仅10公里,震源深度仅5公里,直接袭击人口密集的城区,造成185人死亡,是新西兰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相较于阿富汗此次地震数千人遇难,基督城地震伤亡较少关键在于抗震建筑标准的普及。地震后,基督城在重建过程中更是全面引入钢结构和现代抗震技术,使城市整体抗震能力进一步显著提升。

与新西兰类似,阿富汗同样位于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之一,即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带,并受阿拉伯板块挤压影响。自1990年以来,阿富汗已发生超过355次5级以上地震。数据显示,地震是阿富汗最致命的自然灾害,平均每年造成约560人死亡。

近三年,阿富汗发生两次6级以上地震。2023年,阿富汗西部赫拉特省发生了系列地震,造成约1300人身亡;2022年,阿富汗东部山区的地震,造成至少1000人遇难。

伊夫泰卡尔·艾哈迈德指出,与尼泊尔、印度等周边国家相比,阿富汗几乎从未推广过抗震建筑设计,贫困与战乱让他们停留在“用泥筑屋”的时代。此外,因为缺乏预警系统、救援设备不足、交通与信息阻塞,再加上国际援助的协调有限,“每一次地震都被‘放大’成更为惨烈的社会灾难”。

9月4日,阿富汗库纳尔省努尔加尔,一名男子背着受伤的孩子。图/新华

严峻的生存考验

地震发生后,阿卜杜勒·马廷·萨哈克与团队乘装甲车抵达库纳尔省努尔加尔区,途中很多道路被落石阻断。在尚可通行的路段,成千上万民众徒步赶往灾区支援,加剧了交通拥堵。这使得一些救援队员只能步行五个小时,才能抵达受困村落。

数千人遇难!“以为世界末日到了”

阿富汗红新月会副会长哈菲兹·阿齐兹·拉赫曼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山谷中的一些道路因地面沉降与大规模山体滑坡已完全中断,极大阻碍了救援进展,许多伤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政府虽已动用直升机将重伤员转移至贾拉拉巴德——该市医疗条件相对完善,且非急症患者已被疏散以腾出资源,但救灾效能仍十分有限。”

拉赫曼指出,阿富汗红新月会目前工作重点已转向安置流离失所的家庭,提供帐篷、粮食并搭建临时住房。同时,道路疏通与遗体挖掘工作仍在持续。

事实上,地震发生前,阿富汗就已深陷多重危机。联合国数据显示,该国超过一半人口急需人道援助,其中约2290万人依赖外部救济,超过350万5岁以下儿童严重营养不良。国际援助的大幅削减进一步让医疗体系变得更加脆弱。美国暂停援助后,世界卫生组织在阿富汗运营的200多家医疗机构已关闭或停止服务,这些机构原本为约184万人提供医疗保障。

资金匮乏也严重限制救援行动。据红十字国际联合会估计,约130万人受地震影响。联合国强调,这场地震“并非孤立的灾难”,而是对一个已深陷粮食危机、干旱和难民潮困境的国家的又一次重创。

上图:9月5日,阿富汗库纳尔省努尔加尔,灾民领取救援物资。图/视觉中国

下图:9月2日,阿富汗库纳尔省努尔加尔,当地民众参加地震遇难者葬礼。图/视觉中国

阿富汗红新月会呼吁国际社会提供支持,期望各国政府及专业机构协助进行灾情评估,推动援助工作。哈菲兹·阿齐兹·拉赫曼指出,当前预计需2500万美元紧急人道资金。他也坦言,自2021年阿富汗政权更迭以来,国际制裁导致援助体系运转艰难。虽然红新月会大部分员工仍在岗服务,但预算大幅缩减,粮食援助规模从数万户锐减至几千户,医疗服务严重缩水,员工依靠最低薪资维持生计。

截至目前,联合国已拨款1000万美元紧急资金,英国追加100万英镑,澳大利亚、阿联酋、韩国等承诺提供物资。然而,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传统捐助国仍态度犹豫。近一周以来,美国务院仅通过社交媒体表示“慰问”,未承诺具体援助。

9月4日,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李明应询表示,阿富汗发生强震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阿方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阿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地震救灾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主要包括帐篷、毛毯、食品等灾区急需物资。

9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首批物资已于9月7日空运抵达阿富汗喀布尔,其余批次援助物资将于近日陆续运抵。

地震发生一周后,库纳尔的废墟上,幸存者们用简陋的铁锹进行清理工作。他们清楚,救援行动艰难,而重建之路更是遥遥无期。几十年来,阿富汗饱受战争之苦,政权多次更迭,国家长期陷入动荡。自塔利班重掌政权以来,阿富汗更被国际社会广泛孤立。

“我们好像是一个被抛弃和遗忘的国家。”拉苏利表示。

阿富汗红新月会副会长哈菲兹·阿齐兹·拉赫曼提醒,目前库纳尔地区天气尚算温暖,但冬季将在两三个月内到来。这里冬季严寒、降雨频繁,山区常有洪水。安置难民的工作必须尽快完成,否则他们在即将到来的冬季将面临更严峻的生存考验。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副教授伊夫泰卡尔·艾哈迈德则指出,阿富汗需要国际社会的帮助,而且救援不能仅停留在一次性的赈灾捐助,更应考虑帮助阿富汗逐步建立初步的抗震与灾害管理体系。“如果没有国际社会的长期支持,类似悲剧仍会一再重演。这不是一次孤立的自然灾害,而是一个国家整体脆弱性的集中呈现。”

记者;郑立颖

编辑:徐方清

📸 钱生禄记者 吴克俭 摄
缅甸语翻译助手手机版下载-缅甸语翻译助手软件下载据美国陆军知识网站9月3日报道,在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中国正式展示了“东风”-61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出现在16轮运输起竖发射车上,发射筒标有DF-61字样,但尚不清楚其中是否装载了实弹。此次阅兵是中国陆基、海基和空基核力量首次以“三位一体”的形式正式集中亮相,其中“惊雷”-1是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是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是新型陆基洲际导弹,还有改进型“东风”-31BJ。其他战略装备包括“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和“东风”-26D导弹,也出现在方阵之中。
数千人遇难!“以为世界末日到了”图片
小说《宝贝老pó,乖一点!》TXT下载_《宝贝老pó,乖一点!》2025.09.04“最快女护士”张水华作者 |第一财经 刘晓颖在哈尔滨马拉松比赛赛后接受采访时向领导、同事喊话求支持的“最快女护士”张水华的言论日前引发争议。张水华此前是本土体育品牌361°的签约选手。9月3日,有媒体报道,在361°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正在带货的主播身前放着一张纸,其中写道:“361°与‘最快女护士’马拉松跑者已解约。”
📸 蔡德霖记者 吴国梁 摄
兽皇奇艺1080p-仁爱影院文 | 笑 饮以色列又放大招。央视报道,据胡塞武装8月30日发表的声明,该武装行政机构负责人艾哈迈德·拉哈维在28日以色列对也门首都萨那的空袭中丧生。图为胡塞武装行政机构负责人艾哈迈德•拉哈维 图:央视新闻0 1有关拉哈维之死,有种种传闻。
ラ☆梦琳2002☆(=^o^=) 甘雨被旅行者挤扔的图片大全萌态百出在美国的不断拉拢下,巴基斯坦向美“靠拢”,再度访美的巴军方一把手向“老对头”印度发出威胁,表示若巴基斯坦无法生存,将不得不用核武带走半个世界。时隔不到2个月,巴基斯坦陆军元帅穆尼尔再度出访美国,相比于迅速升温的美巴关系,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穆尼尔在美国的一段讲话。据观察者网报道,穆尼尔在一次晚宴上表示,若巴基斯坦面临生存威胁,该地区将陷入核战争,可能连带着半个世界一起被摧毁。
🇲🇾 厨房小窍门100妙招如今,在家人的陪伴和支持下,这位银幕硬汉与病魔做着顽强抗争,我们衷心希望布鲁斯·威利斯能在家人的关爱下,尽可能平静、舒适地度过每一天,也期待医学能够早日取得突破,为额颞叶痴呆症患者带来希望。布鲁斯·威利斯是好莱坞传奇影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