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菲民众要求下台,消失整整4天后,马科斯给中方捎去两句话
菲律宾骚乱愈演愈烈,总统府门前出现暴力事件,马科斯罕见消失4天,中国驻菲大使回国之际,马科斯送出3句话。
因抗议菲律宾政府在防洪工程上的腐败问题,菲国内的骚乱不断升级。9月21号,上万民众聚集在马尼拉,举行抗议示威,随后波及到20多座城市。期间抗议民众与菲警方发生冲突,造成至少1人死亡,93名菲警察受伤,200多人被捕。对此,菲军方进入红色警戒状态,这是菲律宾最高级别的战备状态,仅次于热战。对菲律宾警察部门的镇压,菲民众并未退缩,反而越聚越多,当天在马尼拉的总统府门前,聚集了超15万菲律宾民众,他们高举“马科斯下台”、“追回被盗公款”等标语,与菲政府对抗。
菲警察与民众激烈冲突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骚乱,菲政府在出动警察的同时,还下令军方举行名为“铁盾行动”的反恐演习,出动了15万名士兵进驻大马尼拉地区,试图压制民众,但此举反而引发了更大矛盾。终于在9月22号,菲律宾政府妥协了,宣布成立调查委员会,并暂停了明年的防洪资金,菲司法部向民众承诺会保障未成年人的权利。就在这个时刻,人们突然发现菲总统马科斯“消失了”,他从9月21号开始就没有露面,也没有公布任何活动。总统府给出的解释是,马科斯正在忙着开“私人会议”。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9月25号,也就是说,马科斯“消失”了整整4天。
菲律宾军人敬礼

9月25号,中国驻菲大使黄溪连即将离任回国,马科斯不得不出现了,在总统府为黄大使送行。期间马科斯对中菲在南海问题没有太大进展表示遗憾,但随后话锋一转,称至少情况没有加剧。最后马科斯托黄大使捎去2句话:中菲关系不应被南海问题定义,菲律宾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
马科斯消失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避难,免得菲律宾民众冲进总统府,唯恐自己有生命危险,这种躲避做法上不了台面。二是逃避政治压力,最近菲律宾由于台风“桦加沙”肆虐而受灾严重,而马科斯政府却拿不出有效的救灾举动,民众的不满日益加剧。三是与其他政治家族和势力进行了谈判,比如杜特尔特家族、外国势力和军方等,马科斯在民众要求下台之际,重新瓜分利益以巩固自身地位。
菲总统马科斯讲话
不论是出于哪种原因,马科斯的消失只会让菲国民失望,其治理能力有目共睹,除了在南海问题挑事、取悦美国以外,马科斯再国内发展和民生问题上很难拿出有效举措。在消失4天后,马科斯现身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为黄大使送行,并送给中方两句话。不难看出马科斯并不想中菲关系继续恶化,也不想再得罪中国,而是向中方表达了善意。
马科斯与来访政客握手

此情此景,与9月24号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纽约会见中国代表时,说出的话有些类似,冯德莱恩称感谢中国“以相互理解的精神”与欧盟合作。“相互理解”说白了就是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处境和政策,那么欧盟难言之隐无疑是美国。最近美总统特朗普施压欧盟对华加税,并在稀土等关键材料上要求欧盟与中国“脱钩”,这明显不符合欧盟利益。但冯德莱恩没得选,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在对俄罗斯发布第19轮制裁时,把12家中国实体列入黑名单。
冯德莱恩讲话 资料图
马科斯对中方表态,其中的含义或许也有这层意思,但回望近年来中菲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率先挑事的从来不是中国。马科斯一面侵犯中国在南海岛礁上的主权,一面要求中方不要以南海问题“定义中菲关系”,言外之意是要求中方继续与菲律宾保持经贸等各领域的合作。菲律宾在台湾问题上的做法也是一样,马科斯一面强调“一个中国原则”,一面接见窜访的民进党人员,这是典型的“说一套做一套”。不管是南海还是台海,都事关中国主权安全,菲律宾要想既要又要并不现实,如果继续倒行逆施,菲国内的乱象还会继续,中国的反制也会更加猛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