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4句话讲清楚! “在地里站1分钟,浑身就湿透了!” 河南农民抗旱记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在地里站1分钟,浑身就湿透了!” 河南农民抗旱记

“在地里站1分钟,浑身就湿透了!” 河南农民抗旱记

“今年真是热得没办法了,在屋里我都感觉跟火烧一样。”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的王清月原本在市里打工,半个月前她匆匆赶回老家,帮姥姥姥爷浇灌玉米地。站在田里,她看见玉米叶已经黄了,叶边卷成细细的筒,晒成灰褐色;更远处拇指粗的秆子像枯了的草,倒伏着。

王清月家门口干旱的玉米地/受访者供图

今年7月至8月,河南驻马店、周口、南阳等地正在遭遇一场严重的干旱。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关帝庙村支部副书记安剑告诉央视网《锋面》记者:“从6月底到8月初就没下过雨。刚开始浇一次、两次水还觉得正常,当要浇三次水的时候,就感觉旱情比较严重了。”

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信息,7月以来,河南被持续高温笼罩,平均气温创下64年来新高,全省41%的气象监测站点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旱情主要分布在豫南和豫东地区。7月1日至29日,驻马店平均降水量仅6.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6.6%。连续三十天的高温少雨天气,让驻马店成了河南受旱情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在地里站1分钟,浑身就湿透了”

在驻马店市遂平县,村民楚平今年5月份刚收完小麦,准备种玉米。可他发现土块干硬,铲子挖不动,握在手里成不了团。玉米种下地1个月后,本该长到齐腰高,但直到6月它才刚长过膝盖,高度不足40厘米。“有的苗一碰就碎,情况稍好些的长出了棒子,但剥开一看,里面的籽粒稀瘪,不成形。”

每年7月玉米进入抽雄吐丝的关键期,对水分需求量大。但由于持续干旱,玉米普遍出现缺粒、秃尖等问题。村民们只能顶着高温,每天下地浇水。“四次是最少的,因为少浇水玉米会坏的。”王清月说,她每天出门都能看到有人顶着日头在浇地,有的地块光水费就超过1000元。由于姥姥年事已高,不敢再让她在烈日的高温里下地,王清月便主动回来帮忙。“没办法,种地的基本上都是老一辈人,他们心疼粮食,舍不得粮食烂在地里。”

李丛所在的公司在驻马店市驿城区做生鲜供应的业务,平日和村民联系紧密。看到今年地方干旱,他们决定给水屯镇浇地的村民送饭。“上午十点半做好,分装进一次性饭盒,十一点开始各村队长骑着三轮车去领”。

李丛和同事们在田间给村民送饭/受访者供图

“在地里站1分钟,浑身就湿透了!” 河南农民抗旱记

“7月份去田里送饭,人站1分钟,浑身就湿透了。热浪扑在脸上,一会儿的工夫皮肤就变成了另一种颜色。”李丛告诉央视网《锋面》记者,看到老百姓连续几天浇地的状态、从地里面出来以后身上流的汗,“感觉我们做得还不够,真的”。

“井里也没水了”

“浇两遍地了还是旱,不管救不救得活,先试试。”楚平最近正要浇第三遍地,但是要在村里排队——井水有限,不轮流使用的话压不出来水。楚平所在的村子,水源主要依靠六口老井,深十几米。抽水、引水、浇水,一亩地要连续浇6-8个小时才能浇透,浇透一次能管6-10天,电费要花10-20块钱。

村民铺水带浇地/受访者供图

实际上,村里有不少人已经放弃浇地,也有极少数人家会趁着晚上浇2个小时。“不是因为太累了只能浇2个小时,是井里也没水了。”8月2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目前全省平原区平均地下水位11.87米,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57米。一些地方已经出现机井出水量减少甚至不出水的情况。

村支部副书记安剑告诉央视网《锋面》记者,过去在建设高标准农田时,各村都打了若干机井。在风调雨顺、无须抗旱的年份,这些机井就闲置在地里;等到需要时,却发现有些机井已经损坏。“我们村是每年进行一次巡检,机井的电路都要检查一遍,能自己修复的,就由村里出资维修;修复不了的,就上报登记,等待统一修复。”

久旱逢甘霖后警惕旱涝急转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水旱灾害研究中心赵茹欣副研究员告诉央视网《锋面》记者,干旱的发展往往非常缓慢,“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等能感受到的时候已经比较严重了”。所以水利设施的维护往往会掉以轻心,她建议村集体日常就要加强维护,以防急需的时候无法使用。

此外,7月底,安剑所在的村里还收到一笔几千元的抗旱资金,主要用于给村里维修机井、水泵和租赁维修设备。公开资料显示,自旱情以来,周口、驻马店分别安排下拨抗旱资金2000万元、900万元,用于支持全市应急打井、机井维修、调水引水和设备购置。水利部门也组织大中型水库引水11亿立方米,并调引黄河水支援周口等地抗旱浇灌。

“在地里站1分钟,浑身就湿透了!” 河南农民抗旱记

安剑表示,由村里帮有需要的村民联系打井,一口井国家通过各种方式补贴50%左右。“联系买泵、买管带,特别是针对老人户,要找人帮他们去浇地。”据他介绍,目前村里组织了志愿者服务队,帮村民24小时免费接电。得益于基础准备做得好,

安剑所在的村没有出现大面积绝收情况,“90%以上的玉米地都保住了”。

在连续抗旱之后,转机出现在8月5日——驻马店当地下了一场持续1个多小时的雨,虽未彻底解旱,但至少是久旱逢甘霖。谈及今年的抗旱情况,安剑认为近些年河南的旱涝体感上比以往更频繁。

他提到,豫北地区推广较为成熟的滴灌技术相对更高效,值得借鉴。但是本村仍以小块地种植为主,技术应用水平整体偏低。“小户的话,一亩地投入大概百十来块钱。滴灌带一年可用两季,折合每季成本约50元。”他建议,政府可通过补贴的方式鼓励农户自主安装,村里验收合格后,按实际亩数发放补贴。

赵茹欣副研究员也表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雨带北移,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年内时间分布更加不均匀。“河南去年也出现了旱涝急转,前期辛辛苦苦浇水,之后一场大暴雨把庄稼地给淹了。”针对这一情况,赵茹欣副研究员建议:一是强化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细化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响应条件;二是实施多要素动态监测,掌握干旱发展态势,结合气象预报,防范旱涝急转;三是增强县、乡等基层队伍建设,提升自救能力;四是一定程度上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措施,做好日常维护,同时也要注重农田排水沟、泵站的管理。

安剑告诉央视网《锋面》记者,目前村里的志愿者服务队还在正常运转。每天他都会下田去转一圈,看看哪些地方需要重点关注,“能用的方法都用上,提前准备着,后面可能还要排涝”。

据河南省气象部门的消息,8月6日至7日,河南省大部迎来阵雨、雷阵雨,雨量分布不均,黄河以南局部地区或出现大雨或暴雨。“前期长期干旱的话,土壤有一定程度的板结,雨水落到地面上之后,不一定能够快速下渗,作物的根系可能还是接触不到水源。”赵茹欣副研究员建议,未来一段时间需要警惕农田地区的旱涝急转,提升排水能力,避免因短时强降水引发的农田积水和洪涝灾害对农作物造成二次伤害。

记者:卢洋

📸 陈连生记者 李文信 摄
杨贵妃传媒动画印象入口”-古韵今风的文化盛宴(原标题:新西兰防长咋呼:中国太让我意外了,敲醒我)► 文 观察者网 阮佳琪消停不到两天,新西兰国防部长柯林斯(Judith Collins)对中国在印太地区的正常活动再度发难,就中方舰艇在公海的演训,以及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库克群岛的合作发展,无端置喙。
“在地里站1分钟,浑身就湿透了!” 河南农民抗旱记图片
🉐 苍蓝战士奥特曼hd版在线观看全集完整版真人片影视财联社8月22日电,据央视新闻,记者当地时间22日获悉,泰国刑事法庭驳回对前总理他信涉嫌冒犯君主罪案的指控。泰国刑事法庭驳回前总理他信涉嫌冒犯君主罪案指控(资料图)今年5月29日,泰国总检察长下令根据刑法第112条,对他信2015年在韩国首尔接受媒体采访的行为提起公诉,称其发表了批评和攻击性言论,内容涉及对君主制的挑衅。这起案件还涉及他信违反《计算机犯罪法》。他信否认了所有指控。泰国刑事法庭6月18日宣布受理此案,并随后批准了他信的保释申请。
📸 吕显祖记者 刁富贵 摄
人与马畜禽corporation翻译奇妙词组网友有种动物大会的8月20日报道,湖南长沙某小区附近,有大量民众聚集,他们站在一幅长长的横幅前,像是讨论着什么。时而大声放笑,时而窃窃私语。吊足别人胃口,还有不少年轻人,将横幅拍摄到网上,让更多人看到。看到横幅上的字,大家才知道发生了什么,原来是有人出轨了。
+小S♂桃∴子♀しovの吐 国产无线卡一卡和二卡的区别是什么?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中国新闻网消息,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美国去世,享年95岁。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大家之一,许倬云学贯中西,著作等身,他出生于福建厦门,祖籍江苏无锡,著名代表作包括《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万古江河》《说中国》等。
🧖🏽‍♂️ 冷狐移植300款黄油游戏一款拥有丰富游戏资源的游戏盒子文 | 笑 饮真是要小心日本。在此,并不仅仅是今年适逢抗战胜利80周年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在一个逢十的年份“小和尚敲钟”。日本小步疾走,其实已经做了不少事!0 1日本自卫队展示垂直着陆的F-35战机203号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