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重启武器禁运,伊朗错失10年机遇期,想买中国武器已太晚
2025年9月27日晚联合国的制裁大门重新对伊朗关上,10年前伊核协议带来的“军购窗口期”本是伊朗走向军力现代化的黄金十年,如今却被悄无声息地耗尽了。
图为联合国大会画面
更讽刺的是,当伊朗终于想认真考虑从中俄引进现代化武器时,联合国的一纸禁令又把门锁了回去,想买?对不起晚了,国际规则这事儿,讲究的就是时机,一步错,步步难。
军购窗口被关上前,伊朗自己“犹豫”了十年
2015年伊核协议一签,联合国暂停了对伊朗的军贸制裁,这本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靠黑市,不打擦边球,伊朗可以合法从全球采购先进武器,然而现实不是理想主义者写的剧本。
2015年伊核协议一签,联合国暂停了对伊朗的军贸制裁
伊朗政府在这10年里,选择了“以我为主”的路线。他们把钱砸在了自主研发上,比如无人机、弹道导弹这些“上得快、打得远”的武器。看起来很有战略眼光,但问题是,伊朗的防空、空军、电子战系统这些“基础工程”却被严重忽视了。
一个关键原因是钱不够花,美国的单边制裁没断过,伊朗外汇储备捉襟见肘,军购预算受到财政掣肘,加上国内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对“引进外援”还是“自己造”的争议不断,结果就是:既没买成先进装备,也没把基础短板补起来。
图为伊朗货币
更尴尬的是,哪怕后来“心动”了,想从中国或者俄罗斯下单,现实也没给机会。
想买中俄武器?不是不卖,是你等太久了

伊朗想买中俄武器,不是最近才冒出来的想法。2018年之后,坊间就频频传出消息,说伊朗考虑采购中国歼-10C、红旗-9,俄罗斯的苏-35、雅克-130也在清单上,听起来阵容挺豪华,但真要落地,麻烦一堆。
伊朗想买中俄武器,不是最近才冒出来的想法
先说俄罗斯,本来伊朗和俄方就有“你给整套技术,我自己仿造”的传统操作,问题是俄乌冲突之后,俄罗斯自己都忙着补库存,苏-35的订单一拖再拖。更别提把整套技术打包带走,俄方根本不可能在这种时候松口。
至于中国这边,事情就更微妙了,虽然中伊关系稳定,合作也不少,但中国一向是联合国安理会制裁机制的坚定执行者,根据第1929号决议,只要伊朗在制裁名单上,中国不会贸然出售任何进攻性武器,不是不想卖,是不能卖。规则面前,感情分开算。
中国不会贸然出售任何进攻性武器
其实这个军购窗口期本可以作为中伊战略合作的一个新起点,但伊朗自己没能抓住节奏。等到真有需要,国际规则又一次把窗口关上了。
制裁一开,伊朗的短板暴露得明明白白
2025年6月以色列一波空袭把伊朗的防空系统打得体无完肤,F-35悄悄飞进来,FPV无人机精准打掉雷达和指挥中枢,整个过程像是切豆腐一样顺利,伊朗甚至没来得及反应,那一晚伊朗的防空系统成了“摆设”。
伊朗的防空系统成了“摆设”
空军就更别提了,伊朗现在还在用上世纪的F-14和米格-29,光靠导弹撑门面,但这些导弹大多是液体燃料型号,发射准备时间长,敌人一看你开始加燃料,直接就能锁定目标。说白了,伊朗的军力结构偏科严重,导弹是“尖刀”,但没有护盾。
再往深里看,伊朗的反间谍能力也撑不住了,以色列通过内线掌握情报,连续几次精准打击伊朗高层目标,而在国内经济持续下行,里亚尔汇率跌成纸,民生压力加大,中小企业关门潮一波接一波。军事、经济、情报,这三条线同时拉响了警报。

伊朗国内经济持续下行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嘴上说“天塌不了”,但国际社会都知道,这不是嘴硬能解决的问题。制裁恢复之后,伊朗不仅军购被锁死,连原本靠邻国和金砖国家“曲线合作”的空间也被进一步压缩。
地缘棋局变了,伊朗的牌越来越少
制裁重启不只是联合国的一纸决议,它背后是一场地缘政治的再洗牌,美国和以色列的目标很清楚:继续极限施压,逼伊朗放弃核活动,同时挖掘内部矛盾,让伊朗“内外交困”。
美国和以色列的目标很清楚:继续极限施压,逼伊朗放弃核活动
以色列手里有隐身战机,有遍布中东的情报网络,伊朗每动一下,基本都在对方的雷达里。而美国则在背后推波助澜,继续施压伊朗的金融系统,锁死对外合作的通道。
伊朗想反制?可以,比如逐步重启核活动,或者驱逐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人员。但这样一来,美以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就可能“名正言顺”,甚至获得更多国际支持。
转向俄罗斯、深化与金砖国家合作,看起来是伊朗目前能走的路,但现实是光有意愿不够,制裁之下,技术转让、资金流通、物流路线全部受限,中方一再强调要通过政治途径解决问题,但在伊朗与欧洲三国“互相指责”的氛围里,重回谈判桌几乎没戏。
伊朗一被制裁,阿拉伯国家的军购动作就开始加快
更麻烦的是,伊朗一被制裁,阿拉伯国家的军购动作就开始加快。军备竞赛的火苗一旦点燃,中东局势只会更不稳定。谁也不愿意看到火药桶被再次引爆,但没人愿意落于人后。
伊朗这次错失的,不只是一次军购机会,更是一次重塑国家安全结构的历史节点。国际博弈从不等人,尤其在规则面前,谁都不能总靠“情怀”过日子。想买中国武器?对不起,现在已经是另一本账了。未来的路怎么走,也许伊朗得先回答一个问题:这次到底学到了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