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1分钟解读! 官方释疑!青海秦刻石认定的五个关键问题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官方释疑!青海秦刻石认定的五个关键问题

官方释疑!青海秦刻石认定的五个关键问题

9月15日,国家文物局介绍青海省玛多县尕日塘秦刻石调查研究有关情况,经审慎研究,认定扎陵湖畔发现的“昆仑采药刻石”为秦代刻石,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该刻石在过去两个月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针对公众质疑的五个主要问题,国家文物局一一做出回应。

1.石刻文本内容是否与秦代实情不符?

此前石刻文本质疑:石刻中提到的“采药”,专家认为汉以前没有在文献古籍中发现这样的用词。石刻中提到的“历日不合”,认为石刻中提到的“廿六年三月己卯” 的日期与秦代《颛顼历》记载不符,且按廿六年推算,嬴政彼时尚未称帝,但石刻中提到了“皇帝”的称呼。“一百二十五里”提法也不符合彼时古语用法。

解释:经完整解读,刻石全文共12行36字,外加合文1字,共37字,文字风格属秦篆,保存较完整的文字信息为“皇帝/使五/大夫臣□/將方□/采樂□/陯翳以/卅七年三月/己卯車到/此翳□/前□可/□百五十/里”。

石刻所处位置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黎解释:“樂”,此字未见“艹”头,“樂”可通“藥”。“□”字仅存“曰”字头,推测应为“昆”字。

“卅七”原释为“廿六”。经分析信息增强处理后的笔画,可见原释读为“廿”字的中间存在一竖,应释为“卅”;原释为“六”字左侧竖向笔画应为岩体剥落边界,而非刻字笔画,应释为“七”。

“一百五十里”中原释为“一”,经分析信息增强处理后的笔画,“一”字的右上角残存一短横刻痕,为显著人为痕迹而非自然裂隙,左上角受风化影响发生剥落,据秦汉文例,以“二”或“三”为宜。

2.是否为后世电钻等精密仪器刻字?

此前相关质疑:有学者认为,石刻部分字体笔画生硬不自然,雕刻磨损部位“直进直出”,是现代物理设备硬刻而成。

官方释疑!青海秦刻石认定的五个关键问题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司长邓超解释:经6月13日、7月15日两次实地勘察,刻石与湖滨坡地共同形成了山体挡风、水域调节微气候的地质条件。经实验室分析,刻石岩性为石英砂岩,耐磨性高、抗风化能力强。经高精度信息增强技术,刻石文字可见明显凿刻痕迹,采用平口工具刻制,符合时代特征。经矿物和金属元素分析,排除利用现代合金工具凿刻的可能。刻痕内部和刻石表面均含有风化次生矿物,经历了长期风化作用,排除了近期新刻可能。

在刻石刻痕特征方面,采用微距摄影技术采集刻石文字笔画的刻痕特征,对刻字笔画的深度、宽度、截面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刻痕宽度均匀,以“臣”字为例,共采集6个笔画、共计60处剖面,刻痕宽度平均值为4.17毫米,标准差1.35;刻痕两侧都有不规则崩裂现象,刻痕底部多为平底形,刻痕截面积平均值为1.46平方毫米,标准差0.78;刻痕中可见凿刻顿挫产生的显著痕迹,存在刻痕顿挫的笔画占比约80%,证实了刻石系采用平口工具,斜方直接入石刻制而成。

此外,采用便携式荧光光谱仪,对刻石表面及刻痕内部的元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刻字区域和非刻字区域的元素成分差异较小,其主量元素均为硅和铝,占比约为80%,伴生元素包含镁、钾、钙、锰、铁等造岩矿物特征元素,且均未检出钨、钴等金属元素,排除利用现代合金工具凿刻的可能。

青海玛多县“昆仑石刻”实物(局部) 图片来源:果洛州文体旅游广电局人士

3. 玄武岩还是石英岩?质地软硬程度、高寒缺氧风大环境是否能支撑跨越2000年?

此前相关质疑: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宗迪认为,按照石刻所记“三月”抵达扎陵湖畔,需在前一年的冬天即出发,冬日河源地区冰天雪地、道路补给都是问题。此外,玄武岩质地软,不适合雕刻、保存。

在刻石岩性基本物理性质方面,一是采用岩石薄片鉴定方法,对刻石的岩性进行了鉴定,确定刻石岩性为“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二是采用细观实时加载-图像观测与采集试验系统对刻石的力学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约为48MPa。三是采用岩石磨蚀伺服试验仪测试了样品的耐磨性,结果表明,磨蚀指数为3.7,属于高磨蚀性岩石,是刻石历经自然风化尚能保存至今的关键因素。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王进先介绍,刻石面向东南,方向158°,受本地区主导风向(西北风)侵蚀较弱。刻石岩体与山坡、扎陵湖形成“背山面水”的景观,整体营造出山体挡风、水域调节微气候的效果。

采用表面硬度计、红外热成像仪、弹性波速仪等无损检测手段,对刻石表面硬度、元素分布等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刻字区域岩体结构相对完整,自然形成垂直状,表面强度高,较为平整,无明显结构缺陷,为刻面选择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对刻石赋存岩体和本体的勘察,获取了刻石所处地层的地质剖面,结果表明,刻石本体有四组优势节理裂隙,影响岩体结构稳定性,并可能形成岩面剥落。目前岩面有多处剥落区,其中1处为刻字前发生,7处为刻字后所发生,此外,受裂隙切割及下部岩体剥落临空面组合影响,刻石右侧存在2处潜在剥落失稳区。

青海“昆仑石刻”实物 图片来源:华旦

官方释疑!青海秦刻石认定的五个关键问题

4. 风化程度是否符合秦代至今特征?刻痕为何为黑色?

此前,有专家认为扎陵湖地处4300米海拔之上,平均温度极低,风化严重,但刻痕内未发现地衣附着,风化层新鲜度与2200年匹配存疑。

在刻石风化程度分析方面,采用自动矿物电镜分析了刻石的矿物成分、分布规律和颗粒特性。取得的主要结果有三方面,一是对比分析刻字表面和刻石表面非刻字区的矿物成分和类型。结果表明,刻字表面和刻石表面非刻字区均含有绿泥石、伊利石等风化次生矿物,证明刻字区域和非刻字区域均经历了漫长的风化作用,形成了成分和结构类似的风化层,以此可排除其为现代新刻的可能。

对刻字区表层和内部的矿物成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刻字区同层岩石样品中表层的长石等较软矿物含量为48.82%,而内部含量为46.77%,长石等较软矿物易受风化影响而流失,符合岩石由表及里风化程度降低的客观规律。三是为查明刻字内部呈黑色的原因,选取刻石刻字内部微量粉末样品进行分析,发现试样中含有相对较高的锰铝绿泥石,也称硬绿泥石,不易风化,呈黑色,其重量百分比为0.09%,而刻石非刻字区的锰绿绿泥石重量百分比为0.01%,这是刻痕呈黑色的主要原因。

5. 河源、昆仑位置是否与已知史料相左?

此前有相关质疑:里耶秦简出土的“昆仑”指向山东境内,与此昆仑不符。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仍对黄河源认知模糊,汉武帝对昆仑定位在帕米尔高原。但若按石刻内容,秦代已明确此昆仑和黄河源位置,为何西汉反而 “遗忘” 这一地理知识,这一矛盾需合理解释。

李黎解释:经查阅地方志、金石著录以及与黄河探源、昆仑地望辨析等相关古籍文献,尚未发现与尕日塘秦刻石相关的直接记述。然而,《大清一统志》《清稗类钞》等载有扎陵湖、鄂陵湖周边古石刻相关记述,说明此地在清代(甚至更早)有刻石的传统,并可能留下相关遗存。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王进先介绍,据历史文献记载与史地研究成果表明,在隋唐时期,扎陵湖区域应是唐蕃古道入藏之地。以上已登记文物遗存与新发现文物遗存的出现,自旧石器时代以来,尕日塘刻石所处的扎陵湖区域应属古代人类活动区域,并非人迹罕至。

📸 钱运高记者 马继 摄
蘑菇传媒在线入口网站-探索数字时代的创新媒体平台9月11日,潇湘晨报记者从被骗缅甸妙瓦底的21岁女生王阳阳的妈妈王女士处了解到,王阳阳目前还没有归家,而且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女儿疑似已经被园区转移到了别处。2024年12月17日,21岁的王阳阳从上海飞往香港,再飞往泰国曼谷,之后就失联了,在演员王星以及同一批被困人员从缅甸妙瓦底园区回国之后,有人告诉王阳阳的妈妈王女士,在妙瓦底凯旋园区亲眼看到过她。该园区 与此前被骗的模特杨泽琪是同一个园区,据极目新闻消息,杨泽琪表示,自己曾在园区内见过王阳阳。近日,王女士再一次通过腾讯新闻热问更新了最新的消息。
官方释疑!青海秦刻石认定的五个关键问题图片
💆🏿 2025年最新刷水枪直播APP大全最受欢迎的直播平台推荐满(原标题:牛弹琴:中国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货船驶出港口完全我个人的看法,最近的一系列反制,中国向世界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什么信号?中国人讲道理讲规则讲诚信,但损害中国利益,拿中国利益当投名状,中国坚决不答应,不接受,更不会没有反制。
📸 孙寿康记者 彭万里 摄
🧑‍🚒 男生桶女生下面APP免费下载-最新版下载与安装教程_金博尔(原标题:川青铁路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绳索断裂,已致4人遇难12人失联)图为在建尖扎黄河特大桥(资料图)记者从青海省应急管理部门获悉,22日3时许,川青铁路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发生施工绳索断裂事故。截至22日8时,事故已造成4人遇难,12人失联,救援工作正在开展。
卐【●】拳【●】脚㊣〖热血同盟会〗㊣ 乌克兰A级艳片色情欲海全集无删减版高清明星(原标题:欧洲气坏了)特朗普和普京握手看了一下,现在的欧洲,情绪很不稳定。刚开始还在观望,目前很生气很窝火又很无奈。第一,欧洲居然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第二,特朗普居然都没让俄罗斯停火。第三,特朗普还在逼欧洲和乌克兰让步。
🅰 《枫与铃》免费完整高清电视剧-动画片内蒙古警察学院消息,9月30日,内蒙古警察学院在新城校区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警务化训练成果展示。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学院党委书记赵剑南,自治区公安厅厅直各部门负责人,武警部队呼和浩特市支队领导,学院党委班子成员、内设部门负责人,家长和师生代表等3000余人在现场参加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永林主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