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收到最新情报,马杜罗已向中国写信求援,运20随时准备起飞?
美国突然收到最新情报,马杜罗已向中国写信求援?
美国最新披露的情报显示,委内瑞拉政府近期正频繁与中国、俄罗斯、伊朗进行接触,寻求获得三国的帮助,增强自身的军事能力,应对来自美国的直接军事威胁。
美国情报显示,马杜罗正在向中俄伊求援
按照美媒援引美方情报源的说法,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已经亲自致信中国,呼吁扩大两国间的军事合作,希望中国政府能够推动中国军工企业加快雷达设备的生产。
委内瑞拉近几年没有公开宣布增购中国产的雷达设备,但在至少20年前,委内瑞拉就开始采购中国产的军用雷达,所以不排除有一些未公开的订单。
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委内瑞拉准备临时购买一批中国产雷达,并希望中国能够快速发货。
外界暂时不清楚相关雷达的具体型号,不过考虑到委内瑞拉当前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美军,尤其是部署在波多黎各等地的F-35战斗机机队和即将抵达加勒比海的“福特”号航母战斗群。
按照美媒的说法,马杜罗的求援信已送到北京和莫斯科
所以,最大的可能是委内瑞拉希望获得一批先进的防空雷达,特别是反隐身雷达,来构建更加完善的防空预警体系。
早在2020年的时候,委内瑞拉就曾使用中国产的JY-27米波远程警戒雷达,发现过数百公里之外的美军F-22战斗机,委内瑞拉军队有中国产雷达的使用经验,可以在新雷达到位后,快速抽调人员,确保雷达警戒能力的快速提升。
                                            而在由委内瑞拉交通部长贝拉斯克斯转交给普京的信中,马杜罗请俄罗斯帮助维修委内瑞拉空军的苏-30MK2战斗机、俄制航空发动机和雷达,寻求采购一批导弹,同时希望俄方提供一些后勤支持。
在发给伊朗的求援信中,马杜罗则寻求从伊朗那边获得一批航程可达1000公里的无人机以及其他一些设备。
委内瑞拉应该已经看出,若是美委真的爆发军事冲突,美军不太可能派出大量地面部队登陆委内瑞拉海岸线。
委内瑞拉早就装备了一些中国产的雷达
以空袭与特种部队渗透,对马杜罗等高层进行斩首,打击军事和民生设施,同时扶持反对派力量,发起“混合战争”,让委内瑞拉彻底变天,才是美国的必然策略。
因此,委政府和军队的思路十分清晰,就是依托以中国、俄罗斯产武器为核心打造的原有作战体系,用最短的时间,尽量提升防空作战与远程打击能力,在应对美国可能的空袭行动之余,尽量对加勒比海上的美军舰队,以及波多黎各等地的美军基地形成一定的威胁。
美国政府停摆等国内阻力,使得特朗普短时间内不可能下达正式进攻命令的实际情况,也给了委内瑞拉在局势进一步恶化之前提升军事实力的窗口期。
目前,中俄伊都没有明确是否要向委内瑞拉提供军事援助,但公开飞航信息显示,一架从莫斯科出发的伊尔-76TD运输机已经抵达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
外界现在普遍认为,这架飞机必然是在执行军事运输任务,运送防空导弹等武器弹药,或者是原本在非洲多地活动的“瓦格纳”部队,俄罗斯的支援行动已经开始。
俄罗斯的一架伊尔76运输机已经抵达委内瑞拉
                                                委内瑞拉是中国在拉丁美洲的重要合作伙伴,该国近90%的石油最终出口到了中国,中国企业在该国有不少投资,无论是出于地缘战略考虑,还是实际利益考量,中国都不会坐视美国颠覆委内瑞拉现政权。
中国外交部门已经不止一次为委内瑞拉发声,呼吁美国停止军事胁迫行动。
未来一段时间,外界确实有可能看到运-20运输机横跨大半个地球,向委内瑞拉运送武器装备的一幕,且只要能够顺利完成一次向委内瑞拉的运输任务,解放军便能够向外界证明,自身的远程战略投送能力。
要补充的是,即便获得了来自中俄等伙伴国家的强援,委内瑞拉与美国依旧有着明显的实力差距,一旦双方爆发冲突,委内瑞拉依旧会付出较为惨痛的代价。
所以,委内瑞拉要在积极备战的同时,尽量降低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中俄等国在外交、军事等层面的明确支持,恰恰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运20目前执行的最远距离运输任务,是从广州飞赴汤加
总的来说,面对大国博弈与地区安全的复杂局面,委内瑞拉此番求援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紧急补给,更是一次外交上的战略行动。
马杜罗政府深知,来自伙伴国家的先进雷达、战机和无人机,既是巩固国防的利器,更是增强外交谈判的筹码。
中俄等国的回应也将共同为这场危机设定一个“止损点”——其目的并非助长一场委内瑞拉无法获胜的正面战争,而是通过提升其防御与反击能力,迫使美国重新权衡军事冒险的代价。
这场远在南美的对峙,也因此成为测试多极化世界下,小国能否通过有效的地缘外交行动,以国际支持维护主权的一块试金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