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4日成都的秋风还没完全吹凉热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飞公司的厂区里却热闹非凡,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亲自登上了歼-10战斗机,面对镜头竖起大拇指。
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亲自登上了歼-10战斗机
这一幕不仅是“打卡”,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战略动作。要知道,他是首位访问成飞的外国元首。在中巴防务合作的背景下,这种级别的“亲民互动”,说是“军事外交的高光时刻”也不为过。
一次“点赞”,背后是空军换代的焦虑
扎尔达里站在歼-10战机舱旁微笑合影,网友调侃“总统都化身战机代言人”,但笑声背后,是巴基斯坦空军实实在在的压力。
图为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
印度那边正在往自家军火库里疯狂添货,今年刚刚提交的采购计划,一口气要求追加114架阵风战机,数量相当于一个国家的中型空军,价值高达226亿美元。这还不是简单买飞机,而是要在本土生产,仿佛要把“法国制造”变成“印度组装”。
而阵风战机,也确实在南亚战场上刷过“存在感”。印度媒体吹得天花乱坠,说它们在“朱砂行动”中用电子战系统压制了中国制造的霹雳-15E导弹。
但问题是2025年5月的空战结果可不是这么说的,巴基斯坦方面高调宣布,歼-10CE在“真理行动”中一举击落包括3架阵风在内的多架印度战机,用事实把“神话”打回了原形。
图为阵风战斗机碎片
所以本次扎尔达里到成飞,不只是参观那么简单。他是来确认,下一步巴基斯坦空军怎么升级、怎么扩编、怎么在“空中对话”中占上风。歼-10CE已经打响了名声,歼-35AE、红旗-19、空警-500这些“组合套餐”或许就是接下来的主菜。
成飞之行,是“看装备”更是“谈合作”
这次访问的时间点选得很讲究,扎尔达里此行本身是为参加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但成飞的参观行程却成了焦点。
扎尔达里走上红毯
除了歼-10,他还重点了解了“枭龙”战机的技术升级,以及歼-20、无人机和一体化指挥系统等高端装备的研发动态。随行人员更是阵容齐整——从他的儿女到驻华大使,从外交到军方,一应俱全。
能让一国总统亲自登机合影,这可不是“拍拍照走流程”。这本身就是一种信号:中巴防务合作,正在从“买装备”走向“深融合”。
扎尔达里在讲话中直言不讳地称,歼-10和“枭龙”在今年5月的军事行动中表现优异,是巴空军的“主力骨干”,他还特别强调,中巴双方将继续扩大在防务生产和航空技术上的合作。
这话说得不绕弯,意思很清楚:我们不只是客户,更是伙伴。而中国这边,也早早表示愿意深化全球安全合作。双方你来我往、你说我应,这不仅是一次“看飞机”的访问,更像是一次“对表未来”的战略对话。
空中竞赛的节奏,谁都慢不得
中巴防务合作不是新鲜事儿,但这次成飞之行的动作密度和信息释放,透露出一个新动向:巴基斯坦正在加快构建一整套现代化空战体系。
现代化空战体系 资料图
印度那边阵风战机排队入列,巴基斯坦这边也不甘落后,据公开消息他们已经计划采购40到48架歼-35AE隐身战机,要知道这可是第五代隐形战机的出口版本,再加上空警-500预警机、红旗-19防空导弹,一整套“空中天网”正在布局中。
这与印度的采购逻辑形成了鲜明对比,印度倾向于“拿来主义”,从法国、以色列、美国买成品;而巴基斯坦则是与中国展开定制化的合作,讲究适配性和体系建设,两种路线的背后其实是战略观的差异。
印度阵风战机 资料图
所以你看一场访问成了“军备竞赛的风向标”,成飞不仅是展示最新成果的平台,更是南亚地缘博弈的“门口哨所”,扎尔达里这次“点赞”,或许就像发动机点火前的那一下扳机,预示着接下来还有更大的动作。
不止是飞机,还有高铁与朋友圈
当然扎尔达里的访问不只有飞机,他还体验了中国高铁,从成都坐到绵阳,言语间满是赞赏,说这是“现代工程的奇迹”,这不是客套话,对一个正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升级的国家来说,高铁不仅是技术,更是模式和经验。
更重要的是,这次访问本身就是一次“多维外交”,除了成飞,扎尔达里还将走访上海、新疆,计划与地方政府探讨经贸合作和中巴经济走廊的未来发展,金熊猫文化论坛也让“硬合作”之外,多了一层“软连接”。
这场访问,就像一张地图,标出了当前中巴关系的主线:军事是支点,经贸是平台,人文是润滑,地缘是背景。而成飞之行,就是这张地图上的“坐标原点”。
巴基斯坦总统登上歼-10竖起大拇指,这个简单的动作背后,是空军现代化的节奏,是中巴合作的深度,是南亚格局的温度,镜头停留的那一刻,恰恰定格了一个正在转变的战略现实:空中力量的较量,早已不是靠数量堆叠,而是靠体系、靠伙伴、靠眼光。未来怎么飞,决定权就在当下的每一次“起飞”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