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福建舰弹射3连!专家:2款主力战机都碾压美国
11月5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举行。福建舰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其电磁弹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11月5日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
军事问题专家刘乐表示,福建舰的两款主力战机,都是碾压美国的。F-35第一印象就是丑、肥。而且F-35研发技术冻结的年代非常早,它大概是2000年左右技术,而我们使用的是2020年代的技术,这种后发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我们的相控阵雷达,在机制上、发射单元面积上都比美国领先一代,这就意味着战时我们够抢先发现,先敌开火,先敌歼灭。
歼-15T 、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完成在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视频截图)
在谈到歼-15T时,刘乐表示,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重型舰载机,大的起飞重量就意味着更远的作战半径。像歼-15T ,初步估计作战半径至少是1500公里以上,也就是说它可以飞到1500公里外打一场空战,然后再返回母舰。
延伸阅读
福建舰采用的电磁弹射,厉害在哪?
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11月5日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
福建舰是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也是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舷号为“18”,2022年6月下水命名。福建舰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其电磁弹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随着福建舰入列,中国海军进入了三航母时代。此前,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成功在福建舰上完成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背后的电磁弹射技术功不可没。那么,这一技术到底牛在哪儿?实现电磁弹射起飞意味着什么?
舰载机装满油、挂满弹
电磁弹射技术有多硬核?
三型舰载机完成在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没有电磁弹射技术,再先进的战机上了舰,也不能“满油满弹”起飞,飞不远、打不狠。有了电磁弹射可就是“两重天”。
简单来说,电磁弹射推力大、效率高、还能精准拿捏弹射的力道。我们的舰载机就能实现短距起飞、快速出动、还能装满油、挂满弹,而且从30吨的重载战斗机到百公斤重的无人机,都能高效出动。
单位时间内起飞战机更多、更快,胜算也就更大。电磁弹射不止让我们以量取胜。空警-600起飞速度慢,原来是上不了舰的,有了电磁弹射它也能随舰出征。这就让本来就火眼金睛的航母战斗群又多了一双千里眼、一对顺风耳、还有一个空中大脑,来犯之敌,一个也别想跑。
不光耳更聪、目更明,拳也更硬。电磁弹射让歼-35和歼-15T“两兄弟”实现高效协同出击,大大提升航母编队隐身突防和饱和打击双重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航母舰载机的作战能力。这也意味着我国海军“航母五件套”已基本完备形成。这对我海军实现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的战略转型,显然至关重要。
福建舰上的电磁弹射器是中国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制造
为何跳过蒸汽弹射
发展电磁弹射航母?
福建舰上的电磁弹射器是中国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主制造,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航母核心设备。
这期间我们攻克了哪些技术难点?
总台军事观察员 魏东旭:电磁弹射器是我们中国技术人员进行长时间独立自主技术攻关获取的重大科研成果,也是在海军航母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取得的一项核心技术。电磁弹射器在使用过程中,瞬间耗电量非常大。针对航母巨大用电体系,可以做到充足稳定供电,每一次弹射舰载机都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升空作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福建舰上的电磁弹射器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航母核心设备
人民海军发展航母技术进行航母建设,是跨越式的发展。未来航母体系的全新作战模式的生成,必须要有新的技术进行支撑和保障。
之所以选择电磁弹射器而不是蒸汽弹射器,是因为:
蒸汽弹射器系统非常复杂,需要占用航母内部的宝贵空间。而且蒸汽弹射器的维修和使用也非常复杂。电磁弹射器不需要复杂的管道系统,占用航母内部空间较少。蒸汽弹射器的弹射力度不可调,可能会导致无人机机体结构的损伤。电磁弹射器会根据舰载机的尺寸重量,灵活选择弹射力度。
拥有了电磁弹射器,舰载机起飞就不需要滑跃的甲板结构。飞行甲板上可以布放更多的舰载机,在弹射舰载机的过程中,其他舰载机处于待命状态。能够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让更多舰载机升空作战,构成更大更完善的空中作战体系。所以弹射器带来的不仅仅是舰载机出动速度的提升,也会让宽大的直通甲板的利用效能进一步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