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中国区硬刚荷兰,绝不执行命令,荷兰约见中方,提出一个请求

最近,抢了中国安世半导体的荷兰方面,发现情况不对劲,就在中方打响反制后,安世中国区正式出手了,10月19日发布公开信,与荷兰“切割”,一方面,明确拒绝执行荷兰总部的指令,宣布独立运营,另一方面,承诺保障员工权益与供应链稳定。与此同时,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紧急约见中方高层,还提出一个请求,希望协商解决因中方反制措施,引发的芯片断供危机。
安世中国区发布公开信,与荷兰“切割”
中方已经打出了组合拳,安世中国区展开了强硬反击,硬刚荷兰人,10月19日,安世中国通过公开信宣布三大立场,其一是员工有权拒绝未获中国法定代表人同意的外部指令,如荷兰总部命令,其二是工资福利由中国区独立发放,保障运营自主权,其三,承诺为员工应对外部压力提供支持。此前,荷兰总部曾切断中国区系统权限,并停发薪酬,但安世中国依托国内封装产能,占全球70%,和本土客户网络,迅速启动独立运营。
另一方面,中国商务部于10月初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禁止其中国工厂出口关键芯片,而且升级稀土物项管制,覆盖含中国稀土0.1%以上的境外产品。就在安世中国区硬刚荷兰人,绝不执行命令,中方也进行了出口管制后,荷兰方面终于坐不住了,紧急约见中方高层。最近,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表示,已向中方传递谈判请求,希望“解除出口禁令”。

荷兰经济大臣称已向中方传递谈判请求
要知道,荷兰方面近期态度一直很强硬,一方面“强夺”安世全球控制权,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及人员调整,另一方面,阿姆斯特丹法院裁决暂停中方CEO张学政职务,任命外籍董事并强制托管安世股份(仅保留1股),实质上剥夺了中资股东控制权。完全是想彻底接管安世半导体,而这次却一改强硬姿态,主动约见中方,看得出来,中方的反制,还是打在了荷兰的痛点上。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产能,占到了70%,荷兰这次只相当于抢了荷兰的总部,一个空壳子,产能微乎其微。另一方面,中国发布出口管制后,西方的客户就买不到芯片了,压力来到了荷兰一方,荷兰已经被骂惨了,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警告,安世芯片库存仅能维持数周,若断供持续,宝马、大众等车企11月可能停产。
而且安世半导体年产量超500亿颗芯片,其二极管、MOSFET等成熟芯片嵌入博世、电装等一级供应商的预装组件,替代需数月认证周期。中方出口管制,直接击中欧洲“准时制”生产模式的软肋,迫使车企向荷兰施压。
安世中半导体展台
而且中国通过稀土管制,和芯片出口禁令,将供应链优势转化为博弈筹码。安世中国独立运营,则依托本土产能,东莞工厂封装全球70%产品,形成“你控总部、我握产能”的制衡局面。
无论如何,荷兰的谈判请求,说明面临车企压力,但若仅寻求“临时解禁”,而非归还管理权,中方难以让步,荷兰方面必须承认错误,关键就在于荷方是否同意撤销资产冻结和CEO撤职令,或接受第三方调解机制,归还安世半导体。荷兰的紧急求援,暴露低估了中国反制决心与产业链依赖性,而安世中国的“硬刚”,体现中资企业在地缘政治挤压下的生存策略,还是那句话,中方不出重拳,刹不住这股歪风,荷兰此举开创“以安全之名剥夺合法股权”的先例,将进一步削弱,欧洲吸引外资的信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