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风”为什么能“击落”美F-35A隐身战斗机?

法国空军近日发布视频称,“阵风”战斗机在演习中“击落”美F-35A等战机。
F-35A为何会“落败”?“阵风”是否真有对抗五代机的实力?看专家解读↓
法国空军发布视频
“阵风”“击落”F-35A
8月20日,法国空军公布了“大西洋三叉戟-25”演习中的一段视频,画面展示了“阵风”战斗机先后“击落”美国的F-35A隐身战斗机和芬兰的F/A-18“大黄蜂”的瞬间。
视频中的一些细节显示,“阵风”的飞行员利用飞机良好的敏捷性和操控性,做出了一系列高难度机动,快速接近F-35A并抢占了有利攻击位置,最终使用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锁定并模拟“击落”F-35A。
专家:近距格斗致F-35隐身失效
落败于“阵风”
“阵风”为什么能“击落”五代机F-35A?军事专家王明志表示:
首先,从空战特点和规律的角度来看,世界上不存在“不可能被对手击落的飞机”,不管它有多先进。从大样本统计来看,先进飞机获胜的比例自然会高一些,但从某个局部情况来看,出现一些意外情况都是非常正常的。
第二,从事件发生的背景来看,“阵风”是在单机近距格斗的条件下,出现了“击落”F-35的情况。近距格斗,意味着已经进入视距范围,隐身性能不再发挥作用。而F-35所强调的优势,恰恰是隐身能力,也就是“先对手发现、先对手攻击、先对手杀伤”。但在近距格斗时,强调的是机动性,“阵风”这种机动性较好的机型,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占有优势。
在超视距空战中
“阵风”与F-35谁更强?
军事观察员张学峰认为,如果在实战当中,“阵风”从远距离接近F-35A的话,“阵风”肯定会吃亏。
以一对一空战为例来推演,双方在靠近的过程中,首先会用雷达进行搜索、跟踪。F-35的雷达口径大、功率高,探测距离比“阵风”的雷达探测距离远,可以在200公里以外探测到“阵风”。所以在互相探测时,双方的探测差距,就是“阵风”的“探测盲区”。
再继续靠近,F-35就可以使用AIM-120D空空导弹打击“阵风”。这款导弹的最大射程,外界普遍认为约为160公里。也就是说,在160公里到几十公里的范围内,F-35可以对“阵风”实施“单向打击”。

专家解读“阵风”为什么能“击落”美F-35A隐身战斗机
另外,从电子战系统来看,如果“阵风”用雷达探测,理论上可以对F-35进行干扰,但干扰的前提是感受到并知道对方正在用雷达锁定自己。
因此,张学峰认为,在实战中,如果双方真的发生超视距空战,“阵风”战斗机大概率会被F-35击落。
来源 央视军事
编辑 成嘉怡
审核 毛迪 王晨郁
延伸阅读
印官员:"阵风"被击落 是我们低估了中国产导弹的射程
据央视军事消息,印度武装部队5月7日发起代号为“朱砂”的行动,打击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设施。随后,巴基斯坦方面宣布,击落5架印度战斗机,其中包括3架法制“阵风”战斗机。而斩落“阵风”的正是中国产歼-10C战机。
消息人士称,“阵风”被击落的关键原因是印度情报部门对歼-10C搭载的PL-15E远程空空导弹射程的误判。
一位当时在作战指挥室的巴基斯坦空军高级官员表示,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机是印度空军的王牌,此前从未在实战中被击落过。
他称,当天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扎希尔·艾哈迈德·巴伯尔·西杜指示手下重点瞄准“阵风”,“他就想打‘阵风’”。
据悉,专家估计,这场在黑夜中持续了一小时的空战,双方投入了约110架战机,堪称数十年来全球规模最大的空中对决。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1日,国庆阅兵前夕,巴基斯坦空军歼-10C战斗机在伊斯兰堡进行彩排
公开资料显示,“阵风”战机由法国达索公司研制,于2001年正式投入使用,法国空军和海军均有装备,已服役143架。主要海外用户包括印度(战前36架)、埃及(54架)、卡塔尔(24架)、希腊(24架)和克罗地亚(12架);印度尼西亚(42架)、塞尔维亚(12架)和阿联酋(80架)已签署购买合同,马来西亚、伊拉克、沙特和巴西等国也表达了购买意向。“阵风”被击落的消息传出后,达索的股价随即下跌。
英媒采访的两名印度官员和三名巴基斯坦官员均表示,“阵风”的性能并非其被击落的核心原因,印度情报部门对歼-10发射的中国产PL-15E导弹射程存在误判。
印度官员称,错误的情报让“阵风”飞行员产生了虚假的安全感,以为自己处于巴基斯坦的火力范围之外。他们认为PL-15E导弹射程仅约150公里。
PL-15E出口型号是中国研发的第四代远程空空导弹,它具备全天候使用、超视距发射、多目标打击以及发射后不管等特点,可以对有人机、无人机、巡航导弹等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它采用的是捷联惯导卫星制导组合、双向数据链修正以及末端雷达制导的多种制导方式,是中远程超视距空中打击的“撒手锏”。
PL-15E全比例模型首次现身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我们设伏了他们。”巴基斯坦空军官员说,他们还对印度的系统发动了电子战攻击,试图迷惑印度飞行员。但印度官员对这些行动的效果予以否认。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RUSI)的空战专家布朗克(Justin Bronk)表示,印度人没料到会遭到攻击,PL-15E的远程打击能力显然非常强。
巴基斯坦官员透露,击中“阵风”的PL-15E是从约200公里外发射的,而印度官员则认为射程更远。这堪称有记录以来射程最远的空对空打击之一。
巴军展示并对比了网上流传的飞机残骸和印军“阵风”的对比图像,强调击落战果的可信度
印度国防部和外交部未回应关于情报失误的置评请求。印度方面虽始终嘴硬否认,拒绝承认存在任何战机损失,但随着“阵风”残骸图片的广泛流传,以及巴军方官员公布的录音等证据,这一战果已得到外界普遍确认。
印度空军空中作战总监巴蒂5月11日回应飞机损失情况时,未透露具体型号和数字,辩解称“损失是战斗的一部分”。
而在6月,法国空军参谋长告诉记者,他已看到证据表明印度损失了“阵风”以及另外两架战机。达索公司的一名高管当月也对法国议员表示,印度在行动中损失了一架“阵风”,但他没有透露具体细节。
美媒此前指出,歼-10C战机安装有一台WS-10C发动机,能产生大约145-150千牛的推力,而“阵风”战机使用两台M88发动机,每台发动机能产生75千牛的推力,这意味着尽管歼-10C只使用一台发动机,但两款飞机的推力水平很相似。在推力相当的情况下,歼-10C战机是一款在机身设计上大量使用复合材料的轻型飞机,使其具备高机动性。歼-10战机在速度、爬升率和升限上都占据优势。
在此次印巴冲突中,通过实战考验的中国武器,给长期轻视中国武器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意大利维罗纳安全研究所专家里瑙多表示,人们过去总有一种印象,认为中国武器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商品类似,质量不高,但如今情况已不再如此。
里瑙多说:“最初中国主要向巴基斯坦等国出口坦克和小型武器,而现在我们看到他们开始销售极其现代化且技术复杂的武器,且实战表现非常出色。因此,这场冲突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国武器并不逊色于西方装备。我们应当摒弃这种延续已久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