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6文掌握! 紫牛头条︱时速14公里汽车气囊突然爆开,后排乘客眼耳受伤,长安客服:正进行技术分析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紫牛头条︱时速14公里汽车气囊突然爆开,后排乘客眼耳受伤,长安客服:正进行技术分析

紫牛头条︱时速14公里汽车气囊突然爆开,后排乘客眼耳受伤,长安客服:正进行技术分析

北京的郭女士怎么也没想到,乘坐同事的长安新能源汽车出门时,右后侧帘式气囊会突然弹开,导致其脸部、眼睛和耳朵受伤。“当时是出地库,车辆时速只有14公里,也没有发生任何碰撞。”郭女士说,她现在最担心的是右耳,诊断出是高频听力受损,也不知道能不能恢复。

车辆从地库出来

低速行驶时气囊爆开,后排乘客眼睛、耳朵受伤

近日,北京的郭女士拨打扬子晚报96096新闻热线,反映自己被突然弹开的气囊炸伤一事。郭女士告诉记者,事发时间是8月27日中午,当时她乘坐同事的长安EV460汽车出门。“我是坐在右后排,车刚刚从地库开出一米左右,突然一声巨响在我耳边炸开,就像放鞭炮一样。”郭女士说,那一瞬间的巨大冲击力直接把她打蒙了,脸部像是被狠狠揍了一拳,脑袋嗡嗡作响,自己当场就被吓哭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等郭女士缓过来才发现,右侧帘式安全气囊全部弹出了,当时她脸部、右眼和右耳都受伤了。

右侧帘式安全气囊全部弹出

从郭女士出示的诊断记录上可以看到,右眼眼球挫伤、右眼眼膜下出血,而最让郭女士在意的是右耳,她告诉记者,诊断结果是突发性耳聋,高频听力受损。“目前听力明显下降,还持续伴有耳鸣,医生说,这些损伤有可能是永久性的,一辈子都恢复不了!”

据了解,事发后,郭女士和同事报了警,也打了保险公司电话,可交警和保险公司都认定不是事故,保险公司也不可能理赔。4S店也来人了,当时怀疑是出地库时压到篦子,可调查后也没这回事。“车辆底盘确实有刮损,但并不是这一次造成的。”郭女士说,4S店查看过两次,没发现出地库时撞到了什么,而且时速只有14公里,自己当时也没感到有什么颠簸。

脸上、眼睛和右耳受伤

“事实很清楚,我觉得就是车辆质量问题,安全气囊突然爆开,是不是传导器有什么问题。”郭女士说,让她心寒的是事后厂家的态度,同事联系厂家后,对方态度敷衍,无人过问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一个本应保护生命安全的气囊,竟然成了伤人的‘凶器’,这难道不是严重的设计缺陷吗?”

紫牛头条︱时速14公里汽车气囊突然爆开,后排乘客眼耳受伤,长安客服:正进行技术分析

面对记者采访,郭女士提出自己的疑问:为什么正常低速行驶中气囊会无故弹出?自己的遭遇是偶发事故还是这个型号的车安全气囊存在设计缺陷?希望厂家能给出权威解释。

诊断证明

诊断证明

车主称这辆车已放在4S店进行检测,后面不敢再开了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长安EV460车主,当时就是她驾车带着郭女士外出。“事发后这辆车就放在了4S店检测,反正我是不敢再开了,实在太可怕!”

该车主告诉记者,车子是2018年在北京一家长安4S店购买的,一直都没出啥问题,自己也挺爱惜的。“8月27日出门的时候,我开得很慢,没有碰撞到任何物体,哪知气囊就这样爆开了,把坐在后座的同事炸伤。”车主说,4S店后来安排人过来,把车子拖了回去,说是要检测。

据车主介绍,目前还没有给她任何检测结果,最新消息是说本周三会有一个情况说明。“我为什么说不敢再开了,这一次是后面的气囊爆开了,如果是我这边的,场景再换到高速上,那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车主说。

时速显示为14公里

厂家称接到相关投诉,正对安全气囊控制器进行技术分析

紫牛头条︱时速14公里汽车气囊突然爆开,后排乘客眼耳受伤,长安客服:正进行技术分析

郭女士把自己的经历发到网上后,网友们也是十分同情其遭遇,“撞车时,安全气囊通过一个快速充气形成缓冲屏障的过程,来分散和吸收人体向前冲击的动能,从而减轻乘员受到的伤害,博主这种缓慢行驶中身体没有向前冲的力,完全吸收了气囊爆炸的力,受伤程度比事故中要重。”还有网友认为,厂家如果负责任,就应该彻底把事情调查清楚,如果是极低概率的偶发事件,承担相应的责任即可,否则,应该召回同型号车辆进行处理。

那么,安全气囊为何突然弹出,是不是设计缺陷?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了长安汽车客服人员。“我们已经接到了相关投诉,还在处理当中。”一名客服人员向记者介绍说,这辆车的安全气囊控制器已经拆除,并送到专业的部门进行技术分析,目前还在等待分析结果。当记者问及分析结果什么时候可以出来时,客服人员称暂时无法告知。

右侧帘式安全气囊全部弹出

安全气囊无故弹出现象并非个例,“冲击波”也有可能触发

网上公开资料可知,安全气囊无故弹出现象并非个例,涉及到多个品牌,记者搜索后发现,除了有的是本身设计缺陷外,相邻车道车辆突发事故产生的冲击波,也有可能触发本车气囊弹出。

2024年年底,某品牌越野车在G60沪昆高速正常行驶时,车辆安全气囊意外弹出,汽车随即发出警报并紧急刹停。事发后,交警对此无法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保险公司也认为该情况无法由保险公司处理。该品牌维修检测后,认为车辆检查未见异常,结合行车记录仪视频,相邻车道的卡车突然爆胎,形成的巨大冲击力造成约束系统工作。无独有偶,车主张先生正常驾驶车辆时安全气囊突然弹出,之后汽车被拖至4S店。4S店邀请技术专家赶到现场鉴定并将鉴定报告发至国外总部。总部报告发回,并指出,由于汽车受到冲击波导致安全气囊弹出。

“实际上,安全气囊的触发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有时一个共振就有可能触发,每个厂商不同,气囊设置的灵敏度也不一样。”南京一位汽修专家向记者介绍说,他曾遇到过一起案例,一辆轿车在停放时,车头部位仅仅是蹭上了墙壁,漆面都没有磨损,主副驾驶的安全气囊就全弹开了。这位汽修专家说,安全气囊都有传感器,传感器的位置也会影响灵敏度。“像郭女士遇到的情况还需等待厂家的检测结果,毕竟在没有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引发气囊弹开,还是存在很多可能性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一鹏

校对 盛媛媛

📸 李秉贵记者 陈连生 摄
九州灭灵人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萧达 柳玉鹏】当地时间4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俄方将不再维持依据《中导条约》单方面暂停部署陆基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系统的自我限制。对此,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这是“北约国家反俄政策的结果”,他还警告北约“准备迎接后续措施”。近来,特朗普一改试图缓和美俄关系的态度,指责俄总统普京“无意和平”,对俄乌达成和平协议下最后通牒,并向俄周边部署核潜艇。有分析认为,俄方在“最后期限”(8月8日)前发表这一声明,不仅是试图重塑核威慑平衡的战略转折,也被认为是对近期特朗普政府对俄态度转向的回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5日在网站首页头条报道称,“乌克兰或成特朗普的战争”,未来一周的决定将使特朗普进入俄乌冲突最关键的时刻。
紫牛头条︱时速14公里汽车气囊突然爆开,后排乘客眼耳受伤,长安客服:正进行技术分析图片
÷ 课代表趴入下开让我桶30分钟 - 电影 - 高清完整版在中美的联合声明终于落地了,这份“迟到”许久的声明,结果却并没有太多意外。看来美方心中经历了比较复杂的纠结才终于作出决定。只不过,特朗普接下来谈到的事情,让巴西有些坐立难安,中国再次成为枢纽,一场新的博弈即将打响。
📸 孙顺达记者 李秉贵 摄
🍶 2024年欧洲姓交大赛程最新变化哪些球队能夺冠如何分析赛巴基斯坦的一个动作,让邻国印度“破防”了,双方差距越来越大,未来双方若再打一场,印方的损失可能就不止是6架战机了。印度还在努力宣传自己的“胜利”时,巴基斯坦已经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据观察者网报道,在庆祝巴基斯坦独立78周年的仪式上,巴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宣布,将成立新的陆军火箭兵司令部,以增强国家防御能力。就连印方都能看出来,这是巴方在“照搬”中国的经验,可见巴铁是真的学到了“打印”的精髓,也难怪印方会感到不安。
51-大瓜黑料反差婊电磁炉-当地时间8月2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俄军已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集结多达10万人,正在准备进攻行动。他表示,目前前线局势基本可控,波克罗夫斯克方向形势最为严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资料图此外泽连斯基还表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的局势已得到控制。
💜 老镖客城中村探店达人,快餐店第一集——味道与情怀的“我家楼上住户私自在外墙面搭建电梯,开挖地下层导致光纤电缆被挖断、外墙渗水漏电、电梯紧靠天然气管道等系列问题,我反映了两年问题还没解决。”近日,上海“朱家角一号”业主姜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业主反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