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额度600多元却被盗刷将近2万元,浦发信用卡被集中盗刷之谜

近期,多位浦发银行信用卡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反映,其名下的万事达“无价世界卡”遭遇境外盗刷。相关交易大多发生在持卡人不知情、亦无境外交易行为的情况下,事件引发市场对支付安全的担忧。
9月13日凌晨,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声明称,近期监测到部分“无价世界卡”发生未经授权的交易。浦发银行方面表示,已会同万事达卡组织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并阻断风险”,并承诺将避免客户承担“不应由其承担的损失”,全力维护客户合法权益。
同日,万事网联也对外公告称,近期在中国境内监测到万事达卡的部分未经授权交易。万事网联与发卡银行已成立专项小组,追溯风险源、阻断潜在风险,并推动持卡人的资金保障流程,确保客户利益不受侵害。
浦发名下的万事达“无价世界卡”。图源:官网截图
可用额度600多元却被盗刷近两万元
有注销卡仍被盗刷,盗刷当日无提醒
9月11日下午,身处哈尔滨的杨丽红接到微信提示,三笔交易入账浦发信用卡,合计人民币近1.3万元,消费地点均在境外巴西。杨丽红登录App查询发现,早在9月9日,这三笔交易已经发生,交易当天她并没有收到任何短信提示。
同一天,远在新西兰的熊兰也遭遇了信用卡被盗刷,盗刷金额、交易时间与杨丽红相近,交易地点同样在境外巴西。在相近的时间里,不同地点的浦发信用卡持卡人都遭遇了类似的盗刷,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在某社交平台上,遭遇此次盗刷的持卡人群聊已达300多人。
发现信用卡被盗刷后,杨丽红选择立即报警,并联系浦发银行进行了信用卡挂失,但挂失仍没赶上又一笔境外消费入账。9月12日,她发现又一笔6458.32元的消费入账,这笔消费发生在9月10日,消费地点同样在境外巴西。
9月信用卡账单显示,被盗刷的欠款合计1.94万元。“这张卡基本不用,上次使用还是今年7月末在伦敦坐地铁,卡一直贴身保管。”杨丽红称,被盗刷的这张浦发银行红沙宣卡是2018年申请的,2026年1月到期。
左为杨丽红被盗刷信用卡账单,右为熊兰被盗刷信用卡账单。受访者供图
熊兰被盗刷的信用卡也为浦发银行红沙宣卡。熊兰查询账单发现,9月9日,信用卡消费三笔,金额分别为3.29元、6465.37元、6465.37元人民币。9月10日,又消费了一笔,金额为6458.25元,合计欠款1.93万元。
“首先在9号和10号被盗刷的时候,没有收到任何短信和微信的通知,一般来说,刷卡都会有微信通知。App内部也没有任何刷卡通知,甚至到现在都没有,并且连续两天发生盗刷,银行一笔都没拦截成功。”熊兰直言。
贾天乐浦发信用卡账单记录。
此次盗刷事件中,还有持卡人信用卡可用额度不足1000元被盗刷近两万元。贾天乐称,自己所持的浦发银行信用卡总额度2万元,8月曾在意大利和冰岛刷过卡,回国对过账单。截至9月8日,可用额度649.29元,却于9月10日在巴西发生3笔盗刷。
9月12日,贾天乐的信用卡入账三笔金额6463.1元的消费,分别是一笔用餐和两笔汽车配件,贾天乐合计被盗刷19389.3元。贾天乐称,“消费当日没有收到电话、短信及微信公众号推送,仅入账日微信公众号收到推送。”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另有持卡人发帖称,曾于8月18日致电浦发银行客服要求注销红沙宣卡,处理完App立刻就显示卡已经失效,但却在9月11日收到信用卡在巴西被盗刷的短信提示。
谁来担责?
有持卡人被盗刷账单已清零 银行称持卡人无需承担
杨丽红、贾天乐被盗刷的信用卡均已挂失,贾天乐收到银行反馈称,反诈部门仍在调查。9月13日,杨丽红、贾天乐均接到了浦发银行回电称,已经有了解决方案,盗刷款项无需持卡人承担,后续会进行调账。
杨丽红称,“保证用卡安全是银行的责任,不能每次都靠自己锁卡来控制。我保证了没有让任何人拿到我的卡记录信息,这次却仍然被盗刷。希望浦发银行可以尽快做出实际行动来解决,而不是客服挨个儿留言私信做表面功夫。”
盗刷探因:分析人士称技术性盗刷攻击可能性更大
银行信用卡被盗刷事件一直存在,为什么盗刷事件屡禁不止?
“通常来讲,信用卡被盗刷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持卡人不经意间泄露了自己卡片信息,最终导致被盗刷的情况出现。另一种则是发卡行或卡组织被‘黑客’等组织攻击,突破了安全防火墙最终造成了盗刷。”信用卡业内人士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一种情况下,信用卡盗刷的规模不会太大;而第二种情况下,往往某一类或某几类信用卡会出现集中被盗刷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浦发银行信用卡盗刷事件,主要集中在浦发万事达“红沙宣”信用卡产品。
另有信用卡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按照当前的情形看,有组织的技术性盗刷攻击的可能性更大。这意味着“黑客”可能找到了相关信用卡产品安全防火墙的某个漏洞,最终造成了集中盗刷。
监管趋严
针对频繁发生的境外盗刷风险管控,监管早有要求。早在2016年,央行即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卡风险管理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建立交易风险监控模型,健全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机制,并承担补偿责任。2022年,央行与银保监会也要求多家银行提升跨境支付风险防控能力。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陆续推出新举措。6月,湖南省农信联社宣布部分借记卡暂时关闭跨境交易功能;5月,上海银行发布公告,结合客户账户使用情况关闭部分境外业务;3月,民生银行上线“跨境无卡交易安全锁”,将单笔和单日限额统一设置为1000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目前,多数银行已支持“境外交易一键关闭”“可疑交易自动拦截”等功能,但行业普遍认为仍难以杜绝风险。
“境外盗刷的治理不可能仅靠单一银行完成,需要卡组织、收单方、清算网络协同。”支付清算协会一位专家表示,“而用户的及时监控和上报异常,也是风控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来源 第一财经 新京报D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