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对比《731》和《黑太阳731》,终于明白前者为何口碑分化!

电影《731》上映2天票房一骑绝尘,与之相悖的却是两极分化的口碑。但很多给出好评的都是打给题材,而差评者却对影片的拍摄手法十分不满,认为它远不及1988年上映的《黑太阳731》。
1988年上映的《黑太阳731》片头
热映的《731》片头
一部37年前上映的影片,有何等魔力让观众念念不忘。它和正在热映的《731》又有何区别?全方位对比两部影片,答案自然明了。
残忍度不同
《731》片长125分仅有2分钟的残忍画面,很多家长甚至带着小孩去看了。但也因此被指没能拍出七三一部队的罪恶,让观众无法更深入的了解这段历史。
观众看《731》流泪
至于《黑太阳》731,当年在香港上映时被列为“三级片”,禁止18岁以下未成年观看。事实上别说小孩子,就连大人都要谨慎观看,很多人看完之后称之为“童年噩梦”。
《黑太阳731》海报
拍摄得到底有多么细节,从一些观众的影评便可见一斑。看过的观众给出的建议是:不要轻易去看《黑太阳731》,比鬼片还可怕。毕竟鬼片是假的,但影片中呈现的却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实。
网友评论截图
网友评论截图
据悉,为了拍出尸体的真实感,导演牟敦芾是去殡仪馆租用了几十具真人遗体拍摄。剧组以3000元的价格购买,并约定无损伤的话以2000元的价格卖回去。
网友评论截图

不止画面真实、直接,日军的台词也十分直接,做了什么实验、多少数据,都清晰的呈现给观众。观众也能从这些数据里直接脑补更多的画面。
《黑太阳731》剧照
《黑太阳731》剧照
文字和画面的叠加,冲击力也更为强烈,让看过《黑太阳731》的观众久久不能忘怀,自然也达到了让众人铭记历史的作用。
《黑太阳731》剧照
拍出了日本人人性的挣扎
《731》上映前一直被指美化日本人,上映后片中日本艺妓的出现让人不明所以,日本女军官靠在中国孕妇旁边也让人觉得奇怪。虽然有人猜测她们都是中国孕妇剖腹生下的孩子,但导演这种呈现手法让人难以理解。
《731》剧照
《黑太阳731》却很好的拍出了人性的挣扎:良知的日本绘画家偷偷说 "马路大也是人",少年队员石川在目睹小哑巴被活体解剖后信念崩塌。这些细节影片多了一丝人性的温度,也更能反映出暴行有多残忍。
导演拍摄手法
《731》的拍摄手法引发质疑,被指没能拍出历史的厚重感,导演在色彩和画面的控制上火候不够,反倒有种网剧的廉价感。
《731》宣传照
但《黑太阳731》却像是一部真实的纪录片,让观众直接穿梭回那个年代,直面那个恐怖的场景,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更能代入和铭记。
《黑太阳731》剧照

《黑太阳731》剧照
主角视角不同
《731》是从姜武扮演的小人物王永章的视角,带大家逐步了解731部队的残忍本质,但很多观众吐槽姜武太过抢戏了,甚至调侃影片应该叫《姜武越狱记》。
网友评论截图
《731》剧照
《黑太阳731》这主要从日本少先队员组成的少年班的视角出发,这种视角能够让观众看到731部队对人性的扭曲,以及普通日本民众在这种战争机器下的被同化和挣扎。
也有人说,这么一对比《731》岂不是一无是处,拍摄的意义何在?
其实不是的,《731》较之于《黑太阳731》有一个显著的提升,那就是多了反抗的戏份。虽然最后无人生还,最起码他们反抗过。而《黑太阳731》在这点上,则少了点呈现。
《731》电影院宣传片
此外,《731》多了很多的电影元素,在大家看来或许有些荒诞,也没能刻画出七三一部队的残忍。
网友评论截图
网友评论截图
但换个角度想,《黑太阳731》已经是一部写实纪录片,以极致的真实镌刻下历史伤疤。而《731》试图用更具戏剧性的表达贴近当代观众,虽有瑕疵,却补上了 “反抗” 这枚重要的历史拼图。两部作品虽风格迥异,却共同指向铭记罪行的核心 —— 前者以痛感警示,后者以抗争立骨,都是不该被遗忘的历史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