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兼职外卖月入过万?从业者:下班4小时拼全力跑 月入最高近五千元
封面新闻记者 姚瑞鹏
都市的夜幕温柔落下,许多年轻人开启了B面人生。
张万成摘下头盔,将电动车小心停稳。在小区门口等待顾客取餐的同时,快速抢到了下一单。白日里,他是指点诗词格律的对外汉语言教育者;夜幕降临,骑手服加身,他成了城市毛细血管中穿梭的送餐人。在兼职跑单的收入中,他最高斩获近5000元但他称“精疲力尽”。而这样的“双面人生”,如今在都市夜幕下已非孤例。
外卖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成都夜间订单环比增长超150%,奶茶、冰品等品类增速达200%,而兼职骑手占比已突破40%。而像他这样的兼职骑手,已成为支撑这轮“夜间狂欢”的关键“人物”。
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外卖单价展示
键盘与电动车之间
青年人的“斜杠”突围
说起为何加入兼职外卖的队伍,张万成说自己机缘巧合下,刷到了一个外卖博主分享相关生活,自己也加入了一个外卖骑手群,群中总被膜拜的外卖“大神”,巧妙将本职与兼职时间组合,竟能月月收入破万。“我是对外汉语言老师,上课时间固定且最近课程少收入下降很多。”这份无需高门槛却可观的回报,吸引无数年轻身影汇入流动的骑手大军,张万成就是其中一个。
在这些兼职的骑手大军中,有大学生、有体制内工作者、有普通白领,但面对跑单奖励,他们都猛足了劲。一位不愿具名的大三学生坦言,他常在傍晚课后上线接单,周末更是全天“浸泡”:“平台的新人激励像游戏任务,3天33单奖20元,30天950单能拿360元——跑起来真停不下。”每完成一单,手机清脆的提示音与账户数字的跳动,让张万成感受到了实时进帐的“踏实感”,他说使枯燥奔忙也裹上了一层挑战乐趣。
“我的跑单时间主要集中在晚间,基本上平均5元一单的单价,每晚能跑几十单就很不错了。”张万成称,自己最高收获5000元那月,下班后基本都在跑。这份“零存整取”的兼职,远不止于金钱意义。电动车后座承载的已非简单餐盒,而是青年人对抗不确定未来的弹性生存智慧。
受访者提供的实时更新跑单量排名,以单价5元计算,第一名日收入已超600元
新手避坑指南
每一单都有明暗规则
然而,月入过万的传说背后,更多的其实是新手在跌撞中摸索生存之道。张万成初试便栽了跟头,最开始手机乍响提示,他未及细看便抢下一单,待反应过来,订单要求竟是一桶大水加12瓶矿泉水。两分钟后他无奈取消,账户立刻被扣10元。在未弄清楚规则的那几天中,他苦笑称自己倒亏了近百元。
另一位新手骑手小陈的教训同样深刻,他未设常驻区域,几单跑下来竟离家越来越远,夜色中茫然四顾,最后空驶折返,时间与电量白白虚耗。这些真金白银换来的教训,逐渐凝结成骑手群中口耳相传的“血泪法则”。
“三不抢”是铁律——易损的蛋糕、迷宫般的医院、超规格的重物,新手务必绕行;挑单更要火眼金睛:距离近、时限宽裕的订单方为优选。至于转单,一旦接手便成“烫手山芋”,无法再转出。张万成如今每次点击接单都如履薄冰,手机支架上的屏幕被反复确认。他设置的最大接单数从未超过2单:“系统派单像撒豆子,但新手贪多必失,超时一张罚单,半天辛苦可能就白费。”

受访者提供的兼职10天外卖配送的收入
车轮上的“性价比”
准时到达背后的风险
兼职外卖和月入过万,中间的联系度到底有多少?当游戏般的新鲜感退潮,现实的礁石显露——性价比,成为悬在众多兼职骑手头顶的问号。四个多小时马不停蹄,小陈终于结束一天的兼职。他坐在路边细算账目:收入勉强攀上60元线,折算时薪仅15元。“和预想的‘轻松月入过万’差距太大。”
然而安全保障难掩收入焦虑,张万成也算过一笔账:7月夜班总流水2780元,扣除租电池费、车辆损耗、擦刮赔付等后净收入约1800元,时薪仅15元。“平台奖励像空中楼阁。”他点开“30天完成950单奖360元”的任务,“相当于每单多挣3毛8,但夜间接单量波动太大,完不成反觉挫败”。
更严峻的是保险缺口,尽管如简阳等地为4700名新业态劳动者赠送包含“雨雪打滑”等场景的定制保险外,但全国众包骑手工伤保险覆盖率仍不足35%。一位因夜班车祸骨折的骑手坦言:“自费3万元手术费后,才知保单里‘意外医疗’项仅赔5000元。”
当4万亿夜宵市场催生11万家24小时门店,当“松弛出行”的游客推动夜间订单占比突破30%,兼职骑手们用车轮丈量着城市夜经济的温度,用填补自己的空闲时间,掩埋自己的迷茫和不安。在兼职外卖月入过万的吸睛词条下,也要看到他们付出的时间成本和潜在的安全风险。副驾座上的“月光族们”每一单准时抵达的背后,都藏着未被系统计入的勇气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