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id.hj6j.com

4秒速览! 七旬老汉猥亵女子,何以被免罚

来源: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七旬老汉猥亵女子,何以被免罚

七旬老汉猥亵女子,何以被免罚

古稀之年、罹患绝症、精神异常。

在这种境遇之下,一般人的反应是弥补人生遗憾,与家人一起静待终期。而有人却在这种情况下激发人性幽暗,将恶意对准无辜之人。

据媒体报道,8月26日晚,湖南怀化溆浦县,一名身患绝症的老年男性,闯入一家商铺对独自守店的女子进行猥亵骚扰。

而在这之前,这位老人专挑女性独自一人守店时机,多次闯入当地不同商铺,猥亵骚扰女性。但因其年事已高,又罹患绝症,当地警方只对其口头警告教育,并未拘留处罚。

一位被猥亵女性亲属称,其嫂子遭猥亵报警后,警方未作实质处罚,老人甚至扬言要来店里报复。舆论发酵后,警方对老人做了精神鉴定,确认他有精神障碍,目前已送入精神病院治疗。

老人专挑女性独自一人守店时机闯入商铺(视频截图)

据报道,该老人约70岁,患尿毒症和癌症,目前由其继女赡养。

此前,发生过不少高龄老人违法犯罪后,未被行政拘留或监外执行刑罚等事,也出现不少恶性伤人事件后,施害者因精神障碍减轻或免于刑罚的情况。

而此次事件的主人公,一下集齐了高龄、精神障碍和绝症三种情形,让公众觉得他叠满了逃脱法律制裁的buff,甚至怀疑他是借此buff为所欲为。

这违背了普通人的朴素认知。

可以看出,此类事件中,公众情绪的核心,不是“同情谁”或“针对谁”,而是追问法律在顾及“人道主义”价值时,如何保障更多人的秩序与安全?

此次事件引起关注的焦点在于老人多次猥亵女性的行为,与其未被实质处罚结果之间的强烈反差。

依据常人朴素的道德和正义观念,无论何人违法犯罪,都应受到处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这也能震慑潜在违法犯罪之人。

否则,错误的“示范”,可能引发他人效仿。

但在现实中,法律规定有时与这种常识存在错位。如本案老人未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确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猥亵他人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但该法同时规定,年满七十周岁以上的老人,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上海有男子猥亵求职者,因年满七十周岁,不执行行政拘留

因此,尽管涉事老人猥亵女性,但确实无法执行行政拘留,只能口头警告和教育。

有人会问:老人多次猥亵女性,为何不按刑法追责?刑法确实设有强制猥亵、侮辱罪,但出于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在判断猥亵行为时,只有在强制程度和猥亵程度都比较强时,才能构成刑法上的强制猥亵罪。

强制猥亵、侮辱罪强调行为人是否通过暴力、胁迫等手段实施猥亵,以及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行为持续性和社会危害等。

在该案中,因为涉事老人年事较高,在强制程度、猥亵程度和人身危险性等认定方面可能会存在难度。

七旬老汉猥亵女子,何以被免罚

而且,该老人经鉴定还有精神障碍。

近几年,由于精神病人恶性犯罪事件屡屡引起关注,大多数人已经知晓,精神病人犯罪可以不负或部分免于刑事责任。

刑法第18条规定: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行为时造成危害,并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精神病人,不负刑责;必要时可由政府实施强制医疗。

但间歇性精神病在“精神正常时犯罪”仍要追责,“部分丧失能力”的,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法第18条对特殊人员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

故此,精神障碍成了对该老人另一无法实质处罚的理由。

紧接着,当地警方在经过专业鉴定后,将老人送医治疗也符合我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不过,按照受害者亲属的说法,该老人此前已多次猥亵女性,那么当地警方在此前就该对老人进行精神鉴定并送医,而非等舆情发酵后再处理。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老人的绝症在法律上并不构成免责理由。无论治安管理处罚法还是刑法,均无“因罹患绝症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的规定,顶多是在执行环节出于人道主义关怀予以暂缓或暂停执行。

但这种人道主义关怀如果处理不妥当,就会在公众眼中形成放纵违法者的不良印象。

中国自古有“矜老恤幼”的刑事法律传统,会对犯罪的老、幼、妇孺和残疾者施以较轻的刑罚处罚。

到现在,对未成年人、孕哺期妇女、精神病人、重病与高龄者提供差别化处理,是世界各国法律的通行做法,也是社会文明的体现。

而现实中,这种制度设计的“人道豁免”和公众的观感存在一定的落差。其中原因在于,对那些被人道关怀者的替代性处罚措施不够硬和执行不够实。

《我们与恶的距离》剧照

在公众眼里,不拘留等同于不处罚,宽宥成了纵容。

如治安管理处罚法虽规定七十周岁老人不得行政拘留,然而,在对方明确且多次违法的情况下,可以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启用罚款、告诫、责令具结悔过、纳入不良记录、通报家属与社区等配套手段。

或者是,在发生一起猥亵事件后,就及时对老人进行精神鉴定,并送医治疗,便可以避免后续再有人遭到猥亵。

但由于这些替代性措施的缺乏或不及时,让“未拘留”这一合法处置在社会效果上被公众感知为“没处理”,从而,法律的人道关怀被理解成对违法者的纵容。

此外,虽然法律对重疾或绝症患者并无豁免或减轻处罚规定,但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治安处罚中,为了避免这类人被拘留后在拘留场所发生意外,执法人员也倾向于不拘留。公众自然感到不公与失望。

精神障碍违法者免责更容易引发情绪反弹。近几年的治安或刑事案件中,不时出现精神病人违法犯罪的情况,而警方在通报中一般会指明违法者或嫌疑人曾有精神疾病史。

这也触发了特殊的情绪。公众一看到这类信息,会默认该违法者或犯罪嫌疑人极有可能不会被处罚,如后续强制送医,还会怀疑是“技术性免责”。

这其中,既有大家把精神病人违法犯罪等同于不受处罚的固有认知,也有精神疾病鉴定程序、结果的公开度不足的因素。

因此,这一系列的落差若不处理好,难免会出现一些负面影响。

七旬老汉猥亵女子,何以被免罚

如在前述老人猥亵妇女事件中,不及时处罚或介入,会让当地的女性,尤其独自守店的女性陷入一种安全恐慌中,并会让受害者长期处于一种“回避—恐惧—自责”的心理循环。

此外,当此类事件中,对违法人员的处置形成一种“违法-教育-再犯-再教育”的路径并产生路径依赖,那么,公众会把法律当成是街市上的劝架机器,而非权威的治理者和裁判者。

更为重要的是,这类事件处理不妥,在舆论发酵下,容易伤及真正需要保护的高龄与重病者,引发对他们的偏见和歧视。

而这又是另一种不公。

不过,法律已对此问题做出一些改变。从2026年开始,故意借自己年老、年幼而实施治安违法行为的人,难以再绝对避免拘留——2025年6月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已经对不执行拘留的规定打了补丁:

对“14—16周岁”“16—18周岁初次违法”以及“70周岁以上”等本应不执行行政拘留的对象,若情节严重、影响恶劣,或一年内二次以上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突破“不执行”的限制,依法执行拘留。

《欺诈之子》剧照

因此在规定上,如果这次的涉事老人是在2026年1月1日后“犯事”,那么执法者就可以依据他短时间内多次实施猥亵的特征,执行行政拘留,打破年龄“保护”。

这是法律对近几年违法犯罪形势变化的回应。尤其是针对“一老一小”,从以前的“一刀切”宽宥变成现在更加精细的分情况处置。这更符合现实,也更契合公众对法律的期待。

除此之外,对70岁以上无法拘留的违法人,也应同步作出相应的罚款、具结悔过、公开告诫,并及时通报监护人、子女与社区。

同时,在无法执行治安处罚时,相关人员也可以指导受害者依据民法典第997条、1010条规定,主张人格权禁令与精神损害抚慰金,诉诸民事诉讼途径,获得一定精神赔偿。

关于精神障碍违法者,应该及时依法启动强制医疗程序,但也要在各环节做到依法依规审查、评估,避免“以送医代处罚”或滥用强制送医。而且,对于送医评估和鉴定,在不泄露隐私前提下,可以对一些重要程序节点进行书面告知与适度公开,回应社会关切。

精神障碍违法者出院后,也应该有相应的随访和观察机制,并让家属做好看管工作,家属实在无力看管的,应及时求助社会机构,防止出现恶性循环。

《我们与恶的距离》剧照

总而言之,法律对老年人、重病者、精神障碍者的特殊处置,是文明与善意的体现,但善意不能变异为纵容。

真正的“人道主义”,不是把他们推到法律之外,而是提供更合适的法律工具与社会支持:该处罚的处罚,该治疗的治疗,该帮扶的帮扶。

对受害者,法律也应当给予“看得见的安全”,而非陷入无能为力的不安。如此,社会的“同情”与“敬畏”才能回到正确的位置。

作者 |冷西

编辑 |向现

值班主编 | 吴擎

排版 | 阿车

📸 孙寿康记者 蔡德霖 摄
🙎🏻‍♂️ 真人酱酱酿酿官方网站有哪些独特优势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文/观察者网 柳白】《今日印度》等多家印媒8月6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披露,印度总理莫迪计划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问中国天津,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如果成行,这将是莫迪2018年以来首次访华。报道称,参加峰会前,莫迪将在8月30日先行访问日本,与日本首相石破茂共同参加两国年度峰会,随后他将前往中国。
七旬老汉猥亵女子,何以被免罚图片
91短视频版在线观看www安卓|ios-91短视频版在线观看www官(原标题:2025年9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人民日报》记者:外界关注到中国8月份出口总值增长放缓,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受对美出口额下降影响,中美“关税休战”的积极效应似乎正在减退。同时我们注意到,中国同欧盟、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国家的贸易联系依然强劲,一些指标呈现持续攀升的积极态势。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 陈文记者 吴克俭 摄
史上最污细节别眨眼仔细看8月7日,广东湛江霞山村一位网友发布视频称,一群人在房东的带领下,凌晨上门给自己独自在家的两个孩子抽血,引发关注。监控视频画面显示,在她的家中,一位短头发戴口罩女士正在为一个小男孩和女孩抽血,房间门口还站着四五个人,其中还出现了身穿制服的民警。
👩🏽‍❤‍💋‍👩🏾 2025年3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西红柿批发价格行情中商情报网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据环球时报报道,菲律宾总统马科斯8月4日至8日对印度展开国事访问,寻求扩大两国在防务和经济领域的合作。同时,马科斯在访问期间在印媒面前对印度武器系统的“热情点赞”引发国际关注。面对马科斯的多番“认可”,印度主播逐渐兴奋,直接向其提问:“印度武器能够在实际冲突中战胜中国武器?”对此,马科斯并未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迂回地再次夸奖了印度装备。
探索“特色女BBBBBXXXXX”——当代女性角色的全新定在上诉期间,特朗普也在逐渐放缓对一些国家加征关税的步伐。在海叔看来,这并非是简单的缓兵之计,更是特朗普心里也明白,所谓的加征关税闹剧,搞得有点大。文 | 海上客“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29日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批准的大部分关税违法,他所援引的法律并没有赋予其征收这些税款的权力。”这是新华社8月30日所发一则电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